训练1
书品与人品
□石 峰
一个作品一旦完成,就像一个人一样有了灵魂。这个作品一经成书出版,它就带着作者的思想、意志、愿望,也带着出版者的烙印走向社会,并以它独有的品格影响着接受它的读者。人有人品,包括一个人的品质、品行、品性等,书也有书品。什么是书品?书品大凡是由作者赋予这个作品的灵魂决定的。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诗书同类,但书的含义要比诗宽泛得多,书有几品,就难说了。然而,一个作品一旦面世,人们根据它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学术性等,自会作出评价,或上品,或中品,或下品。书品反映了作者的人品,但是人们在评论书品时,往往会涉及到出书人的人品。
把书品与出书人的人品联系在一起,是不无道理的。作者写什么,怎么写,这是作者的创作自由。而一个作品能不能出版,是由出书人作出判断的;判断的过程就反映了出书人的人品。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有色情内容的书,查处时追查到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问他:“这样的书你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看?”这位编辑忙说:“我怎么会把这样的书给自己的孩子看呢,这种书我从来不敢带回家。”这说明了什么?
说到出书人的人品,人们的眼前自然会浮现出鲁迅、邹韬奋、茅盾、郑振铎、叶圣陶、巴金等一批出书人的楷模。鲁迅把出书看做自己投身革命的途径,以笔作刀枪,生命不止,战斗不息。他对自己所出的书刊极端负责,“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邹韬奋毕生奋斗在出版战线上,“视事业如生命”。他曾发誓:“我要掮着这支秃笔,挥洒我的热血,倾献我的精诚,追随为民族解放和大众自由而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敌人对他创办的生活书店进行威胁利诱时,他义正词严:“人有人格,店有店格,丧失店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叶圣陶是近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把做编辑工作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他担任过多种刊物的主编、编委、编辑,他说:“读者诸君的满足,也是我们的欣慰。”我们今天在回顾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时,首先感到的是他们的人格力量。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经他们之手编辑出版的大量书刊,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崇高的思想,那种革命精神,那种高尚品格。
书刊是思想、文化、知识的一种载体,一经出版,就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出书与生产其他产品不同,是思想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我们国家,把出版工作者作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对其有特殊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工程师,这个称谓是很光荣、很神圣的,肩上的责任是很重大的。要做一个合格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要净化自己的灵魂,要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使自己的人品不断得到升华,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选自《光明日报》2000年3月2日)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1~3题。
1.文中的“书品”主要是指什么?请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书品”与“人品”有着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鲁迅、邹韬奋、茅盾、郑振铎、叶圣陶、巴金等一批出书人的楷模,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人品不等于文品
□一 锋
文人称赞宋代书法家,向有“苏、黄、米、蔡”之说。据说,原为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京。蔡京(1045~1126年),宋仙游(福建省东部,木兰溪上游)人,熙宁三年进士。徽宗时,因宠宦童贯得官尚书右仆射,后为太师。其以恢复王安石新法为名,四掌国柄,排斥异己,专以奢侈迎合帝意,广兴土木,工役繁重。又遍布党戚,专横跋扈。金兵入侵,其率全家逃难,被钦宗贬死。宋史载入《奸臣传》。蔡京书法虽佳,但人品令人不齿。所以,在其贬死之后,世人便将蔡京之字弃如粪土。而同属宋仙游人之蔡襄(1012~1067年)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工书法,小楷、草书为笔甚劲而姿媚有余,人称当时第一。卒谥忠惠,并著有《茶录》《荔枝故事》和《蔡忠惠诗集》。这样,宋代书家之“蔡”改为蔡襄,就名副其实,当之无愧了。
秦桧(1090~1155年),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政和五年登第。金人掳徽、钦二帝,秦桧随同至金,卖主求荣,获金主弟达懒纵归,宋高宗竟用以为相。他力主议和,反对恢复,竟得帝信任。先后杀岳飞,撺张浚,排赵鼎,凡主战之臣,诛锄殆尽。在位19年,擅权阴毒,察事吏卒布满京城。尤其“长舌夫人”王氏,以“擒虎容易纵虎难”而促夫以“仙人剥蔴”害岳飞于风波亭。而宋高宗对秦桧宠信不衰,死犹得赠忠王,谥忠献。然而,宋史将秦桧载入《奸臣传》。而且,在岳飞的“岳王坟”前,特塑有奸相秦桧的跪像。后人在瞻仰岳王时,总击打秦桧塑像之头,就把这个奸相铁头打得溜光耀眼了。后来,又一位姓秦的状元来到岳王坟前,感慨赋联:自公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是啊!在各个姓氏中,重名者不胜枚举,但姓秦的人却不肯有人再起名秦桧。据说,秦桧也写得一手好字,可又有谁愿意将这位奸相之书悬诸雅室呢?
前不久,季承出版了《我的父亲季羡林》,引起舆论大哗——许多文化圈内人氏指责季承在书中诋毁其父,“破坏了季羡林在人们心目中的国学大师形象”。余不禁心受震撼:为文先为人,作品加人品方能树形象。周作人乃中国散文家,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周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运动”时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但他就是在抗战时期曾任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就沦为汉奸,就作品与人品共泯,不能与其兄鲁迅同日而语了。
熟读鲁迅的“论战”杂文,深悉有些无行文人擅长编撰攻击他人的文章,也会以为是“作品”。如季承都肯著书攻击其父,何况攻击他人乎?然而,这十分可悲——狂犬吠日,犬自狺狺,日仍光明。和谐社会,尤其不宜以撰文伤人为目的。况且,历代文人中因人品不佳而使其本该列入上乘的作品黯然失色,此类教训理当记取。
(选自《潍坊日报》2010年12月24日,有删改)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1~3题。
1.标题“人品不等于文品”在文中有何具体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秦桧的例子中插入“王氏”和“一位姓秦的状元”的内容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举例子比较多,似乎有重复啰唆之嫌,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3
品行高洁画自美
□高云天
9月12日至18日,由徐州艺术馆、大风书画研究院主办的吴俊友山水画作品展在徐州艺术馆展出。吴俊友先生于今年7月病逝,此次画展是书画界好友和家人为纪念他而举办的,展出了他近年来的约百幅优秀作品。
吴俊友1945年生于徐州,南京艺术学院毕业,曾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是徐州市美术书法工作者协会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自幼酷爱绘画,学生时代画作就多次在省、市美展中展出并获奖;上世纪60年代师承当代山水画大师傅抱石先生专攻山水画创作,作品质朴大气,酣畅浑厚,自成风格,受到人们喜爱。
画展开幕当日,就有600余人前来观展。人们在称赞吴俊友画作神形兼具的同时,对吴俊友画品、人品亦高度评价:他德高望重,品行高洁,令人敬重。
用特长做益事
2005年6月,曾任原徐州铁路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徐铁电视台台长的吴俊友从徐州铁路分局文联秘书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一下子没有了工作乐趣,吴俊友琢磨着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于是,他把目标锁定在了自幼酷爱的画笔上,受聘于市老年大学书画班。虽然患有冠心病,还曾做过心脏手术,但在老年大学上课从来风雨无阻,其认真授课的态度,令学员们感动。
学习书画,多数老年人都是从兴趣开始,并无基础,一接触到实际,普遍存有畏难情绪。作为教师,吴俊友首先从消除学员思想障碍开始,由易、简到难、繁,循序渐进,用点评习作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让学员短期内尽快看到习练效果,建立学习信心。大多数学员渐渐感到做画是苦,但苦中有甜,乐在其中。吴俊友对学员全心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所教的学员有的被省、市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有的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深造,有的还举办了个人画展,出版了个人画集。
做好人做好画
要想做好画,先要做好人;画要被人爱,首先要爱人。多年来,吴俊友运用手中的五彩画笔,实践着“德艺双馨”,努力创作精美作品回报社会。基于此,著名画家姜舟认为吴俊友最值得人们称道与敬佩的,除了他在绘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外,还有这样几点:一是他对中国画艺术的执著追求及其刻苦磨炼、勤奋耕耘、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二是他始终坚持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并大胆实践;三是他为人处世心胸豁达,与人为善。
2004年5月,得知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举办义卖字画活动资助农村贫困辍学儿童的消息后,吴俊友积极参加,当场创作三幅山水精品画,所得润笔费3000多元,全部捐助给了辍学儿童。2005年春节前夕,吴俊友参加市文联和市民政局组织的为社会福利院献爱心活动,带头捐献一幅四尺国画,并将所获现金2000多元送给福利院的老人。“非典”期间,吴俊友专门创作国画《严冬过去绽春雷》,送给市传染病医院,感激并赞扬医护人员为抗击“非典”作出的贡献……
吴俊友的山水画豪放雄奇,清俊洒脱,意境深远,植根铁路沃土40年的他,更创作了大量反映铁路火热生活的美术作品,《畅通无阻,四通八达》《港陆联运忙》《山区小站》等作品在全国和全铁路举办的美展中获奖。2006年,吴俊友还被济南铁路局评为“十佳风采老人”。
忆起吴俊友时,画界友人都一致称赞他“为人正派,技艺超群”。这场景使记者想起自己在观看吴俊友的作品《春风》时的想法:春风在他的画中汹涌,他更是让无数人感动且永记于心的一缕春风。
(选自《徐州日报》2010年9月13日,有删改)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1~3题。
1.吴俊友绘画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说说吴俊友的高尚品行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俊友学画的过程体现了哪些精神?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亚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