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十大切入点之十:创新

2012-04-29 00:00:00李玉国徐荣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2年15期

技法指津

高考作文提倡考生作文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么如何创新呢?

一、见解新颖

这里的“新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平常的事物,不仅能看到别人所看到的、为人所共知的事理,而且还能看到其他角度的事理,可称之为“博”;二是对平常的事物,不仅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且还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可称之为“深”;三是对平常的事物,不局限于“正常”的思维,而是从“正常”之外的角度入手,可称之为“新”。如人们常把“能说会道”看做是“诡辩”“油嘴滑舌”的代名词,有的考生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蔺相如的能说会道,能安邦定国,退敌保民;鲁迅的能说会道,成为革命的战斗工具;周总理的能说会道,维护了泱泱大国的尊严,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二、材料新颖

要写别人所未见过、别人所未写过的内容,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有新意。为此考生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并积累最富有时代特色的、与新事物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挖掘身边事、身边人的“新气象”。在选材中不人云亦云,而是独辟蹊径,选取最能表现主题的鲜活材料来表达。如写关于老师的作文时,一定要摒弃那些老师带病上课,晕倒在讲台上的故事,可以写老师和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一同旅游,一同做游戏,如此可以以小见大,并产生无穷的魅力。

三、构思新颖

作文除了见解新颖,材料新鲜,还要求构思精巧。在结构技巧上,或运用倒叙,设置悬念;或卒章显志,振聋发聩;或巧设伏笔,前后呼应;或抑扬生变,出人意料。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运用了倒叙,把祥林嫂的死放在开头,然后再叙述她的平生事迹。这就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祥林嫂死的原委。另外考生还可在体裁上创新,如可选用寓言童话、应用文、影视戏剧等。

四、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就是和平时所想的不一样,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更不是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如“名师出高徒”似乎已成为至理名言,但名师未必出高徒。宰予虽然也在孔子的门下学习,但并没有学到孔子的学识。相反,他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名师教出的不一定就是高徒。

要做到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考生就需要认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培养独特的思维。同时还要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从中获取丰富知识,强化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五、写出自己的个性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文章是人格的外化。“写出自己的个性”其实也就是写出真我的风采,写出真实的感受,写出真实的生活。

考生要使作文有个性,不妨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说真话,诉真情,情感求实。“以吾手写吾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使作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应该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写自己的父母、师长、朋友,写自己的家庭、村落、故乡,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如能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感情融入作文中,定能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

误区警报

1.观点偏激,构思荒谬。为了追求观点的新颖,我们提倡逆向思维,但切不可偏激,不分好坏全都反弹琵琶。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有的考生却反其道而行之,并以彭宇救人反被诬陷的事例进行论证,得出不应助人为乐的结论。反弹琵琶,另辟蹊径,确实能够开辟作文的新领域,但一旦走上极端,发出一些奇谈怪论,只能是得不偿失。另外,有的考生为了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往往不惜虚构自己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双目失明的不幸者”等。这种构思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都不能认为是真正的创新。

2.结构奇怪,不伦不类。有的考生试图在文体上创新,杂糅戏剧、小说、诗歌和散文,写一些不伦不类的文章,让人莫名其妙。为追求文体创新,硬是选择那些自己不熟悉的文体,如小品、影视剧本等,其结果不仅把文体搞得不伦不类,也妨碍了内容的正确表达。

3.胡编乱造,贻笑大方。创新需要联想和想象,但有的考生在作文中胡编乱造,说自己变成古人,不受时空限制地去拜访古代的名人;还有的考生则称主人公为“露丝”“汤姆”“乔治”或者干脆是英文名字,编造他们惊险的生活或故事……这种脱离了现实生活的作文很难获得高分。

范文指引

拒绝平庸

江苏一考生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被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与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必先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越条件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定不会是一个平庸、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因你而精彩。

借鉴技巧

本文有以下三点值得考生借鉴:

1.选材新。虽说是议论文,但作者并未选那些耳熟能详的典型事例,而是以自己的独特视角,选取生活中对自己有深远影响的小事来论证观点,如以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的不平庸以及曾为理想而奋斗但现在甘于平庸的“蚁族”为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构思新。本文打破了议论文“论点—论据—结论”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小餐馆招牌“风沙渡”的新颖别致引出所论述的论点——“拒绝平庸”,使人眼前为之一亮,急于探求作者这样说的原因。中间正反对比的论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推理想象独到,有个性。由小餐馆“风沙渡”推想到平庸的“蚁族”,再由平庸的“蚁族”联想到不平庸的“强者”,原来二者的分水岭就在于“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见解独到,且极具个性色彩,使文章富有新意。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春天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不同的诗人眼里有不同的春天,诗人的不同个性使春天具有不同的个性。因为个性,世界才美丽,人生才精彩。

请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首先,考生要明确“个性”的含义。个性不是奇异的打扮,也不是怪异的行为。个性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禀赋;个性应该是内在的涵养,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考生作文时,可抓住其中一点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其次,个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考生在写作中可以把它化大为小,如谦逊是一种个性,俭朴是一种个性,耿直是一种个性……选择小的切入口,能够写出深刻具体的观点。

再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独特的见解,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选取时下发生的新人新事入文,对材料进行推理想象,写出富有特色的文章。考生可以在构思、文体等方面找到突破,彰显创新的魅力。

佳作示例一

只眼看个性

□李秀伟

那是一个遥远的蛮荒时代。

一只人猿不顾全族的嘲笑和不解,毅然爬下树,还很个性地挺直腰背,抬起两只前爪,在辽阔的大地上,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行走……

若干个世纪过后,他的后代成了世界的主宰,而那些栖息在树上的人猿,只能恐惧地看着他们用斧子砍伐着自己栖身的树木却无可奈何。

——勇敢地展示个性,孕育出今天的人类,孕育出今天的文明社会。人类记住了他!

巨鹿之野,一位将军在这里书写了他人生中的一次辉煌。

战前,他很个性地让士兵砸沉归航所用的所有船只,还让士兵只带三天的干粮。

所有人都在摇头叹气:这可以吗?

然而凭着破釜沉舟的勇气,他九战九捷!历史也为之赞叹!

那位将军拔出长剑,遥指苍穹:天下谁是英雄!

——果断地坚持个性,成就了一个英雄的伟业,铸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历史没有忘记他!

欧罗巴大陆,神的力量支配着一切。

突然一个长发浓须的男子捧着一本破旧的小册子高呼:神错了,地球是绕太阳转的!

很快,他被囚禁了。教会开始了对他肉体的长期折磨,但坚毅不屈的个性支撑着他,他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

他在人间的最后一站是罗马的鲜花广场。那天,广场上鲜花没有盛开,他成了唯一一朵燃烧的玫瑰!

——执著地坚持个性,迎来了科学的曙光,谱写了一曲不朽的赞歌。科学没有忘记他!

21世纪的地球,街上满是长发披肩的男生和留着板寸的女生。

一位女明星剃了个光头,大家连叫有“个性”。没过几天,便有了另一位女明星要留胡须的新闻……

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被称为勇敢,但现在好像远不如敢吃蜘蛛、臭虫、苍蝇、蚊子的人更受关注……

——盲目地追求所谓的“个性”,污染的恐怕不只是环境!

历史家族召开万年峰会……

远古代表人猿:如果知道下树就叫个性,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纪元,我才不会贪树上那几枚瘦果呢!

古代代表项羽:个性就是用魄力和长剑让历史认可!

近代代表布鲁诺:个性就是寻找社会发展的方向,发现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

现代代表地球的发言:个性是好,但讲个性时别无知浅薄、伤害别人,好不好?

点评

画面组合是本文构思的精巧之处,每个画面后都有简洁透彻的分析,是点睛之笔。作者通过4个画面的组合,生动地阐释了个性的内涵,并用精练的语言诠释了个性的真正内涵。作者把“个性”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见解深刻。另外,语言简练而又不失生动,运用分节形式构思作文,有创新。

佳作示例二

如水个性

□张云霞

水,是生命之源。它总是含天地的玄机,藏人生的哲理。它象征自由,代表个性,但又不过分追求,而以社会需要为准则。这就是水给我的人生启示。

聆听着《秋日私语》,我的思绪沉浸在幽静的山林中。树木青葱,鸟语花香,一股山泉唱着欢快的歌从远处流来。山泉清澈,叮咚作响,尽管渴望自由与个性的它梦想着波澜壮阔,汹涌澎湃,但窄小的石(山虖) 不需要惊涛骇浪。于是山泉选择了另一种自由,营造了一幅和谐的山林春景。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一首《瀑布联句》引发我对瀑布的思索。苍松挺拔,险峰雄奇,壮观的背景需要壮观的陪衬。于是水不再妩媚,依山势而张扬个性,然后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吟咏着这豪迈的词句,我遥想东坡当年见到的奇观。跨过狭窄的虎跳峡,穿过两岸猿声的青山,长江陡然落到一个宽广的河床。于是,水放弃了娇气,放弃了柔美,成为自由的使者,任意欢歌,任意奔腾,任意起浪。水恰当地张扬自己,成就了一条奔腾不息、豪迈壮阔的长江,也成就了千古传唱的一曲“大江东去”。

水,追求自由与个性,但追求得切合时宜,恰到好处。它随物赋形,随时赋形:遇缝则渗,临渊则坠,就势而下;遇冷凝冰,遇热化汽,常温为水。虽身处万境,但仍能从容应对,不失个性,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记得散文家梁衡在《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大音稀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他们所具有的是理性的美丽,而这才是真正的个性。

时代变迁,观念更新,昨日的谦逊,往日的沉默,已成为历史。在追求张扬个性的今天,在高唱“个性万岁”的现代社会,我们要展示个性,但更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否则,就会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而这不正是水给我们的人生哲理吗?

点评

文章构思新颖,联想丰富,见解不凡。作者以水作喻,意在告诉人们:人的个性要像水一样“遇缝则渗,临渊则坠,就势而下;遇冷凝冰,遇热化汽,常温为水”,使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相适应。另外,本文语言生动,富有个性。本文融议论、抒情为一体,笔墨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读来别有韵味。

病文精评

老连长的个性

部队规定到了一定的年龄后,一批干部就要转业。本来老连长的证件上比实际年龄小两年,但他还是坚持退了下来。(虽然与下文联系也密切,但若再添上一句能揭示老连长性格的话,会更好。)

老连长复员了,但一时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了困顿。曾经作为部下的我,动用了许多关系,去打听有没有适合他的工作,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一个大酒店的保卫科长的职位。月薪高尚且不说,主要是连长有敬业精神,党性强,带兵能力强。他们的任务就是晚上巡逻,保卫酒店。(这里也是欲扬先抑,可再添一句构成情节波澜的话。)

半个月后,我去办事,顺便路过酒店,本想进去看看老连长,结果被告知他被开除了,我问为什么,老板铁青着脸说:“我们这儿是酒店,当然要搞一些服务了,你们这老连长一会儿问这些女孩子是干什么的,不说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嘛,一会说怎么那些人们动手动脚。我就跟他解释,那些女孩子是推销酒水的。谁知道十分钟后,不经我同意,他把所有的女孩都轰走了,我就把他开了。”

和老板分手后,我去了老连长家。

老连长正坐在椅子上沉思,还未等我说话,他先开口道:“你都知道了?”我点点头。他说:“我离开部队就成了废物,唉……”(可增添一些老连长的动作、神态等,体现其性格。)

我说:“其实那些事情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风气,你又何苦非要较真呢?”老连长(添上动作、神情,使老连长的形象呼之欲出)冲我吼道:“你说什么?身为一个军人,你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你配得上那身衣服吗?我必须按照自己的信念去做。要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门儿都没有。”

我离开了老连长,回到了部队。后来我听说老连长在别的战友的帮助下,又到一家企业任保卫工作,但只干了三个月。(为什么“只干了三个月”,原因不明,让人费解。)

不过最近从报上得到老连长的好消息,他见义勇为,勇斗歹徒,受到上级领导表彰。大致内容是这样的,那一天老连长去市里办事,遇到两个歹徒调戏一位年轻的姑娘,别人都只是冷眼旁观,老连长却冲上去,一把摁住了一个歹徒,另一歹徒却趁机用刀刺伤了老连长的左臂,血流不止。老连长忍住伤痛,同随后赶到的警察,制服了歹徒。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结尾若写上“我”的感悟进行点题,可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更加严谨。)

升格建议

文章在构思上没有任何波澜起伏,读完全篇,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文章对于主题“老连长的个性”表述不多,人物形象不突出。建议在文中加入适当的情节与细节,重点突出人物形象。另外,文中的一些语言不规范,需要进行修改。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体裁上进行了创新,运用了小小说形式。

升格佳作

老连长的个性

□吴 君

部队规定到了一定的年龄后,一批干部就要转业。本来老连长证件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两岁,但他还是坚持退了下来。人们都劝他说,你这是何苦呢?反正又没人知道,多干一年是一年。老连长听到这些,很严肃地说:“别人不知道,我知道,我的良心也知道。”他就是这么个直脾气,这么个不会转弯儿的个性。

老连长复员了,由于一时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了困顿。作为他曾经的部下,我动用了许多关系,费了很大的劲,才帮他找到一个大酒店保卫科长的职位。这个工作月薪高,待遇也不错,再加上连长有敬业精神,党性强,带兵能力强,我心想,人尽其才,这下可以放心了,老连长有用武之地了,谁知道……

半个月后,我去办事,路过酒店,顺便去看看老连长,结果被告知他被开除了。我急问为什么,经理铁青着脸说:“我们这儿是酒店,有一些女孩子经常来。你们这老连长一会儿问这些女孩子是干什么的,还说未成年人不是不得进入嘛;一会儿又说怎么那些客人动手动脚的。我就跟他解释,那些女孩子是推销酒水的,没有什么,可他仍不信。我说你刚来,不懂的慢慢学就知道了。谁知道十分钟后,不经我同意,他把所有的女孩子都轰走了,我就把他开了。”

和经理分手后,我去了老连长家。

老连长正坐在椅子上沉思,还未等我说话,他先开口道:“你都知道了?”我点点头。他握紧了拳头,说:“我离开部队就成了废物,唉……”

我说:“其实有些事情都是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了,你又何苦非要较真呢?”老连长“蹭”地一下站了起来,青筋暴跳,冲我吼道:“你说什么?身为一个军人,你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你配得上这身军装吗?我必须按照自己的信念去做。要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门儿都没有。”

我离开了老连长家,回到了部队。后来我听说老连长在别的战友的帮助下,又到一家国有企业担任保卫工作,但因揭露企业领导贪污腐败,企业领导被双规后,他也下岗了。

不过最近从报上看到老连长的好消息,他见义勇为,勇斗歹徒,受到了政府表彰。那一天老连长去市里办事,遇到两个歹徒调戏一位年轻的姑娘。别人都只是冷眼旁观,老连长却冲上去,一把摁住了一个歹徒,另一歹徒却趁机用刀刺伤了老连长的左臂。老连长左臂血流不止,但他仍忍住伤痛,同随后赶到的警察一起制服了歹徒。

我从那一刻起明白了,老连长正直、无私的个性是改不了的。同时,我也深刻地意识到:做事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要以心中的信念为基准,以自己的个性为基准。这都是做人的准则。

升格小结

本文构思巧妙,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老连长的个性很真实地凸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本文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写老连长的事迹,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了他正直、无私的个性。文章运用了第一人称来写,给人的感觉真实可信,合情合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曾在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说,北大校友中的亿万富豪数量,已经连续三年居内地高校首位。短短10来年,北大校友中就诞生了79位亿万富豪,连续三年高居内地高校首位。北京大学真可谓人“财”辈出,“钱”景光明。大学究竟是培养“大师”,还是培养“大款”?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材料的两个关键词是“大师”与“大款”。写作时考生可就其一点展开议论,也可对两者进行辩证的论述。就材料来看,写议论文更方便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可以议论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培养出更多推动历史进步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再如北大是我国著名的学府,但出自该校的名师、大师数量却不是很多,拿世界级大奖的知名学者更是屈指可数。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考生可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联系新颖材料,写就有个性特色的文章。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写了一本自传书《做你自己》,书中讲了这么一件事:爱好音乐的彼得上中学时曾为一部音乐剧的巡演到处筹款。人们很不理解,说你爸那么有钱,给你一点儿不就得了。他连忙解释,我是“小彼得”,不是“巴菲特”。据他讲述,父亲对他的要求非常严厉,从小学到中学每月只给他几十美元的零用钱。30岁那年想换房子,向父亲借钱被拒绝。父亲说,你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去贷款买房,然后凭自己的能力将贷款还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考生可以将巴菲特对孩子的教育及其儿子的表现作为探讨的重点,由此引申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考生可参考以下立意:家长不应溺爱孩子,应鼓励孩子自食其力;孩子不应依赖父母,应自强不息,独闯天下。写记叙文,要讲究精巧的构思,可叙述一件或多件事,但一定要突出重点。写议论文,要围绕父母与孩子辩证地谈如何教育,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得太痛苦。大师吩咐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大师问:“味道如何?”弟子回答:“师傅,太苦了。”大师又吩咐弟子抓一把盐放进湖里,说:“再尝尝。”弟子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苦吗?”弟子回答:“没什么苦味儿。”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材料中弟子撒的盐代表着“生活中的痛苦”。同样是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就很苦,放在一湖水中就没什么苦味儿了。这是因为湖水能消解更多的盐分。那么,人生是用什么来盛装痛苦的呢?显然是一个人的心胸。这样一来,就把痛苦和人的胸怀联系了起来,即胸怀越宽广,面对坎坷的时候越不觉得痛苦。由此再进一步上升到做人的方法论上,立意也就明确为:“人应该用宽广的胸怀去消解人生的痛苦。”明确了立意,考生就可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