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

2012-04-29 00:00:00姜鑫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2年17期

近来,“衙内”横行,可有点子治一治吗?

拍案而起者道:“除了犯事的衙内们,不就得了嘛!”

果真除了犯事的衙内们便可万事大吉了吗?就算你除得了一个强抢林冲之妻的高衙内,然而高太尉仍在。少了一个高衙内,自然还会有“二衙内”“三衙内”接连出现,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衙内”。

那么,干脆把高太尉们也给除了。问题恐怕并非这么简单,你想啊,高太尉不在了,又会跳出个赵太尉、钱太尉、孙太尉,因为太尉们的主子、幕后支持者——皇帝,还端坐在龙椅上,享受着千秋万世的膜拜。显而易见,废除飞扬跋扈的衙内们最好的点子,还是要废了皇帝!有人不禁疑惑起来:废除帝制,孙中山先生不早就成功了吗?诚然,孙先生是消灭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孙先生留有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我看来,孙先生的遗憾就在于:名义上的皇帝是永远地下台了,但特权思想并未能真正根除,甚至可以说至今未绝。

特权思想如今换了一副嘴脸,众人称曰:官本位。它有如臭皮囊上涂满香料,里面装的却依旧是亘古不变的污秽。太尉们在心里盘算着老子天下第一,草根算什么东西?天高京城远,关起门来就可以称霸一方。有的公仆早就脱下了仆服褐衣,套上皇袍摇身变为土皇帝了。于是,李衙内撞死了人之后可以大吼:“我爸是李刚!”情况虽然因这句牛气冲天的话被“无冕之王”曝光而变得错综复杂,但最终结果无非就是让衙内父子多掉了几滴鳄鱼的眼泪,在电视上演了一出苦肉戏罢了。你若真以为对其网开一面,就可使这些官本位的流毒已腐蚀到骨子里的衙内们痛改前非,那你简直就像婴儿一样天真。赔偿死伤者的一百多万,你也大可不必为他心疼,多则半年,少则月余,李太尉是一定会想办法把它捞回来的。而对李衙内来说,几年或是十几年的徒刑又算得了什么呢?等风头一过,“患病”监外医治,或因狱中“表现良好”减刑获释,这些都不无可能。或许他下次再犯法被抓,还会在其“我爸是……”的口头禅后加上这么一句:“我是撞死过人的!”那时,大众就能豁然明了个中门道了。

故而,官本位思想一日不除,“衙内”之患便一日不得根治。坚决铲除官本位思想,牢固树立民本位思想,确实是一个不仅治标而且治本的金点子,但能否被采用,并付诸实施,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色在于作者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对古代“衙内”动刀也罢,对当代“衙内”动刑也罢,“点子”其实都动在“现象”上,即“标”上。何故?动刀,杀鸡儆猴,前赴后继;动刑,你有政策,我有对策。那么“本(质)”在哪里呢?在于思想。“公仆”们只有以“民”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方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衙内”之患。

【作者系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24)班学生,指导并置评:姜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