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一次阅读分析的练习中,有一个要求是:给无标题的短文加个题目。
(短文大致内容是:从前,有对夫妻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很好,因为妻子乘丈夫外出在酒里掺水卖,多卖了钱,却也因此生意日渐衰落,最后破产,夫妻俩后悔不已。)
【教学背景】
学生已能在文本个性化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
【教学现象】
师:读读短文,说说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生:短文主要写了一对夫妇卖酒,开始生意很好,后来,妻子掺了水在酒里,生意越来越差。
生:短文主要写一个妻子为了多赚钱,竟然在酒里掺水,最后没有人买他家的酒。
生:写了一个妻子贪小便宜,在酒里掺水,结果谁也不来买他家的酒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可是,这篇文章如果能加上一个好题目,就会吸引更多的读者来阅读。你能帮老师这个忙吗?
生:行!(纷纷思考,逐渐举起了小手。)
生:我给它取个“酒”。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篇文章是有关妻子卖“酒”的。
师:真好,你能从文章内容思考,还能从文中找个关键词。棒!
生:我给它取“卖酒”,也是有关课文内容的。
师:也不错!
生:我给它取“悔”,因为当妻子知道自己做了这件傻事,毁了小店时,肯定后悔不已。
师:能从这件事中的人物内心出发,好!
生:我给它取“诚信”,因为原来小酒店的生意很好,主要靠诚信,现在她掺水失去了顾客对他们的信任。因为他们欺骗了顾客。
师:能从小酒店兴衰的原因上思考,也是好办法!
生:我取的是“诚信无价”,因为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做人应该讲诚信。
师:能从获得的道理上思考,真行!说明你读得更深入了。
生:我取的是“她卖掉了……”,因为我想用省略号引起读者的深思,使读者读后能深入地思考,妻子到底卖掉了什么。她卖掉了顾客对他们的信任。
生:我取的是“贪小失大”,因为妻子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以后的生意,她贪小便宜蚀大本了。
生:我取的是“悔不该”。
生:我取的是“追悔莫及”。
生:我取的是“见利忘义”。
生:我取的是“最值钱的东西”。
……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活跃,取的题目都很好。现在,我们来想一想,给文章取个好题目,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生:可以从文中找个重点词或好词。
生:可以从考虑文章主要内容入手。
生:可以从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入手。
师: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生:还可以根据课文用些成语、标点符号进行引起读者的兴趣。
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周到,平时我们作文中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教后反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要尊重处于读者地位的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以权威身份向学生宣布判定课文的“确切”意思。
1.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
阅读分析是我们平时练习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在学生练习中,我们不能只是练习与批改,而是要由此及彼,以一篇为“点”,进行辐射,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最大限度地利用阅读资源。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联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本次的阅读分析中,先给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后,再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因为个体的差异,学生会想出许多不同的主意,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都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因为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多元化。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2.注重开发学生思维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要充分引领他们,开发他们的思维。本次一道加题练习就使学生绽放出如此美丽的思维,我们不禁要思考,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大程度上不都与我们教师的引导有关吗?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们具体的思考,更要使他们在方法上掌握一定的技巧。本题练习就使学生知道了文章取题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思考,从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假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注重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处处有精彩!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后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