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我们要尽快“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介绍几种主要的识字方法。
一、借助儿歌识字
儿歌生动形象,文字简短有趣,易读易记,读来押韵上口,深受低段学生的喜爱。如学完复韵母“ɑi、ei、ui”之后,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编出儿歌《小燕子》:“小燕子,飞呀飞,一把剪刀身上背。飞来又飞去,剪刀挥呀挥。剪得桃花红,剪得柳枝翠,剪出大地披绿袍,剪出祖国山河美。”学生听了,兴趣盎然地跟着背。在大部分学生会背之后,我让学生看着这首儿歌,带有拼音指读几遍。最后,再让学生用笔圈出这首儿歌中带有“ɑi、ei、ui”的音节。就这样,学生在背儿歌中积累了语言,在读儿歌中认识了汉字,在圈圈画画中巩固了汉语拼音。
二、运用实物识字
实物是识字的宝贵资源,如挂图、报纸、水果、食品袋等物品。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这些实物,剪下字做成“识字剪报”。如在教“榴”时,我先出示石榴的实物,问学生:“这是什么?”出示拼音:shí liu,学生拼读后教师板书:石榴。这样,学生把实物与生字相对照,减小了识字的难度,增加了识字的情趣。然后,再利用实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石榴,反复识记这个字。
三、通过字谜识字
在认识生字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某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的字谜其实就是一种字形字义分析的过程。如教“冰”字时,我出示谜语“左看两点水,右看水两点。细看不是水,敲敲硬邦邦。”通过念字谜,学生无意识中记住了生字的各个组成部分。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一编儿歌、字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我还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编字谜让大家猜,简单乏味的生字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谜语,学生猜谜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四、采用比较法识字
汉字在文本里的出现遵循了先易后难、先繁后简的原则,所以由独体字可引出许多新字,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另外,给所学的字添减笔画,也可学习许多新字,如公—么、日—由—甲,这样既能互相比较,又能达到识字的目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同样也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另外,给所学的字添减笔画,也可带出许多新字,如午—干、日—田—白,这样既能互相比较,还能达到识字目的。
五、结合竞赛识字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运用竞赛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知识。比如:“开火车”,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念出字卡上的字,哪个小组“火车”不间断,哪个小组获胜;“我也要当老师”,谁先记住了生字,谁就可以当老师来教同学们识字;“考考你”,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字卡,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组长轮换着担任。通过各种竞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六、找到熟字识字
随着识字数量的增加,学生学习生字时,我们要引导他们把生字和熟字或熟的偏旁联系起来,逐步掌握观察、分析、记忆字形的方法。如加一加:票字加一个风字就组成飘;换一换:“苹”把“艹”换成“讠”变成评;合一合:利用学过的字组成新字,自+心—息;找一找:找出和它音近、形近的字进行比较区别,如天—夫等。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来记忆字形。学生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找一找”中不仅记住字形,也提高了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在识字过程中得到锻炼。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怎样才能在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不同学生个性的方法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方法、积累经验。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经济开发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