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改以来,数学日记成为教师、学生及家长认可的学习方式。数学日记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回顾、反思、总结、评价、交流,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发现数学、思考数学,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日记;作业;数学学习;有效性
把日记引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旨在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数学学习的情况,把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反映新发现、新思路,提高数学学习的感受。在中年级段数学日记应用与探索中,笔者认为数学日记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如下:
一、“数学日记”是数学学习的“窗口”
数学教学中,我们倡导在生活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探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数学日记源于生活日记,好比打开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一扇扇“窗口”,以数学日记为纽带沟通数学与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现数学中的生活问题,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日记写作初期,学生普遍以“记叙日记”的样式记录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显得内容单一,认识浅显,对数学的理解不够。
一年以后,四年级数学日记中出现了摘抄日记、生活日记、反思日记、童话日记、探索日记等样式。在摘抄日记中,对数学故事、人物、法则、定律等进行摘抄;在生活日记中对生活中行程、图形、统计等问题进行记录;在反思日记中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在童话日记中对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个性创造”,用童话形式来阐述;在探索日记中对鸡兔问题、植树问题、数阵排列等进行探索。数学日记让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
二、“数学日记”是自主构建的“基石”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教”与“学”的问题上,应该改变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日记在学生自主学习中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等活动,是构建新知、形成方法和训练思维的极好途径。如,在《跑步时的故事》中,学生写道:“我们在做一个题,如果算法很多样,就选一种算起来简捷方便的方法来解答,不要选一个算起来麻烦的,怎么简便就怎么写。”这反映出学生在数学日记写作过程中关注到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逐步实现由“要学”到“学会”,最后到“会学”的过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数学日记”是师生交流的“媒介”
新课程倡导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又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数学日记主要记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教师通过数学日记可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真实情况,关注到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鼓励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数学日记中,对日记写上个人的评语和见解。如,在《采购的数学探索(数学童话)》数学日记中教师评语:“好有爱心的河马夫妇。现实生活中像河马先生一样面对采购时,如何选择还真是个大问题。”“‘白白兔’能够想出12种方法,还能选择20台151元最便宜的方案,真厉害!不过,话说童话故事里彩电售价好便宜啊!嘿嘿……”这种师生交流走出了课堂教学限制,解决了教师无法兼顾每个学生学情的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针对的引导,为师生直接交流设置了“缓冲地带”,实现了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
四、“数学日记”是互动分享的“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快乐学习在于学会分享和交流。在数学日记中,引入合作、分享和激励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数学日记的写作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对写作主题感兴趣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对于写作能力较弱,对写作主题不感兴趣的学生往往质量不高。对此,笔者坚持开展每周一次数学日记推荐会,每月一次数学日记交流会,每学期一次数学日记展评会。在活动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优质数学日记进行师生交流,对好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引导学生选择写作主题,认识写作方法,表述数学学习活动,体现数学学习感悟。
综上所述,数学日记是学生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自我感悟的重要途径。把数学日记引入到学生数学学习中,经历数学日记写作的“不会写”“尝试写”到“爱上写”的历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度。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研成果。课题名称: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