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控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它注重学科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应积极提倡。
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但这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相反,教师及时、适度的组织指导是综合性学习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根据学生实际,我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
一、要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例如,我们进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学习,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把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自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如学习“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第1组猜字谜,第2组搜集歇后语,第3组搜集谐音的笑话,第4组了解汉字的来源等。必要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说说、议议本次活动中自己小组有哪些策划,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为了让学生制订的计划不流于形式,教师要参与到某个小组中,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要重视综合实践的过程
许多事情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尤其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过程是第一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要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要把学生“推”出课堂,加强社会实践,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作为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挖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因素,突破教学空间,拓宽教学范围,设计出新颖高效的综合性语文学习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实践活动。
三、提倡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综合性学习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自主设计活动程序,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出成果,最终进行自我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自始至终贯穿自主学习,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到真正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自我展示,至最终学习结果的自我反馈、自我评价,都体现了自主学习。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一定要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全新的课程理念的体现,因为它深受学生的欢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投入更大的热情,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体验,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 陕西省合阳县新池镇坡赵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