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识字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创新的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识字;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条件,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提高识字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必须让学生没有思想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于是我在课堂上采用了这几种识字方法:(1)让学生做小老师。老师因势利导,启发他们,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小老师们”的兴趣很浓,常常小手如林,变被动为主动。(2)在游戏中识字。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如“帮小动物找家”“拼字”“摘苹果”等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创新。(3)制作生字卡片,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可以抄写,可以剪贴,也可以插图。这样,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大大地提高,拿着自己的漂亮小卡片。
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1.看图画,用形象帮助识字
在教认生字时,特别是进行象形字教学时,先把字画成图画,然后把图与字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字。如教日、月、水、火等字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看日、月、水、火的具体形状,接着教师出示汉字,让学生对照图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概念。
2.编故事识字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以及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例如“岛”字,学生说:一只小鸟在飞过大海时尾巴受了伤,就停在一座小山上,此刻出现了一个“岛”。
3.编口诀、儿歌识字法
教学中,我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再如:合手拿,土里埋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学到“喝”和“渴”两个字时,学生就能自编顺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
4.猜字谜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形,如:土字头,田字腰,共产党砍大刀,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就能猜出是“戴”字。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贫”即:“小小一分钱,站在贝壳上”,“告”即“一口咬断牛尾巴”。
5.多媒体演示识字法
CAI课件形象、有趣、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学习兴趣。我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并掌握了生字,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生通过多媒体识字软件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结构等,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三、巩固识字效果,分享识字乐趣
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制定出一些方法来巩固所学的知识:(1)换偏旁法。如:“级”和“极”“情”与“清”“何”与“河”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很快掌握了新字,还能在对比中与以往的学过的旧字见面,进一步巩固了旧字,体会了识字成功的乐趣。(2)拆字组合法。教师将所学合体字依据结构分成两部分,分别写在卡片上,分发给前后不同的学生,然后让前后同学分别亮出卡片,各自向逆方向奔跑,跑到能与自己组成新字的同学面前停下来。(3)改错字法。在识字过程中,学生写错字是很难避免的,教师找出了学生易写错的字,写在黑板上。并请小学生当医生,找出这些“字娃娃”的病症,把他们的“病”治好。
四、联系实际,拓展识字空间
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最好的识字课堂,我们老师应该学会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这也是增加识字量的一条便捷的途径。因此,我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低年级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告诉学生:只要你们认识了一定数目的字,自己就能读懂故事书,还能把故事记录下来,讲给别人听,这就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才能在生活中留心一些字词,如门、窗、阳台、讲台、黑板、电视机等。
总之,识字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创设多种趣味性的手段帮助学生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学习,轻松步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从而不断地提高识字效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石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