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在学习拼音、识字、阅读等等方面,方法也很多,但是主要原则是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且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图片链接法
先让学生观察彩照或图片,以渲染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如教学《北京》一课时,先出示“天安门”彩照,再逐一出示“故宫、天坛、北海公园、首都机场、中华世纪坛、立交桥、电视大楼”等图片,边出示边清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学生陶醉于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风景中,自然会对北京产生憧憬和热爱。这样以情激情,以情促知,更会收到以情育人的效果。图片链接要注意采用成组的彩照或图片,要能构成一个故事或较为广阔的场景,要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如果能配套使用幻灯机、录音机,收效会更大。
二、亲历表演法
它运用“表演”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生动的表演,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学好课文,又能锻炼学生表演才能。如,教学《狼和小羊》时,先让学生两两一组自找舞伴扮演狼和小羊,然后选一优胜组做汇报表演,最后进行全体评议。评谁的动作、语言表演到位,哪组演出了狼的强横、小羊的无奈,评谁对课文理解得透彻……让学生在活泼欢快的气氛中把握角色,理解课文。亲历表演要注意课文本身存在一定的动作,或者能挖掘出潜在的可表演性,学生经过阅读能设计出一定的动作,否则会“强人所难”,适得其反。
三、回忆议论法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回忆自己亲自经历过的情景或者亲眼观看过的精彩节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学《精彩的马戏》时,让学生细心回忆自己见过的猴子、黑熊、山羊可爱而滑稽的动作或某次学生自己见过的动物精彩的表演,再读课文,然后抓住“哈哈大笑、哄笑、喝彩”等这些观众对不同节目反映的词语,紧扣自己观看过的情景,积极发言,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描述。经过分析、讨论,一定会引起学生对劳动者的崇敬,从而更加热爱劳动,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回忆议论要求回忆与议论并重,无忆即议论无起源,无议则回忆无着落,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四、体验讲演法
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开展“小演讲”活动,同样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强教学效果。一位学生演讲时这样说:“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父母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而在我们当中,扔馒头、倒剩饭的现象时时发生。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样对得起在烈日下劳动的农民和为我们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的父母吗?我们应该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相演讲,倾吐内心感受,纷纷表示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爱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讲演要以体验促演讲,先体验后演讲,学生演讲可以充分发挥,教师要作简要小结。
情趣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对小学生而言,都应有可见性、可感性,才能有情趣性,增强效果。
(作者单位 甘肃省西和西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