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

2012-04-29 00:00:00邱凌乡
新课程·小学 2012年8期

在春意正浓的四月,我们来到杭州,走进了“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会。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贾志敏等老一辈教学大师的精彩教学。时间虽然短暂,但宛如与智者同行,聆听到了语文最本色的乐曲,感受到了语文最简单朴素的教学,并深深地感受到语文阅读教学真的应该回归本真,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学,下决心摒弃那些华而不实、虚而不真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看看大师们的课。

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真的简单。整堂课就几个简单环节:检查预习、朗读课文、提出问题、写字练习。通过检查预习,老师了解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下面的教学便心中有数。朗读课文于老师花大力气指导,师生轮读,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为的就是一个目地——课文读好了,理解就八九不离十。事实也是这样,学生很快就在老师的引领下把自己的理解融入了朗读之中,读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独立思考”学习品质的基本特征。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所追求的境界。最后的写字环节是于老师把新课标的写字要求落到实处,引导学生读帖,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再范写,点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看似简单的教学环节,却实在有效。

贾志敏老师执教的《古文今译》同样朴实简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流程是读通古文,了解故事,扩写交流,取题目。在读文中,贾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古文的停顿,把古文读通顺,连贯。了解故事时,老师则引导学生抓关键字词理解句子,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文意思,学生有困难的,老师予以指导、点拨。扩写环节,贾老师先请学生把古文分成三个层次,学生理清思路后,分起因、经过与结果再读古文。然后再以一个字为例子,教学生如何从一个字到一个词再到一句话,扩写的训练已然展开。取题目时,老师先要求每一个学生取三个题目,再选取最合适的一个题目。这一设计,使学生明白了如何准确取题。四项教学活动,清清楚楚,简简单单。每一项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都指向如何学习古文。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知道了学习古文的方法。

没有经历,就不会有体验;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感悟;没有感悟,就不会有灵魂的升华。回顾自己走过的教学路程,真是如同一叶扁舟飘荡在茫茫大海之上,没有方向感,更没有安全感,只有满身的负累感。名师的教学使我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指路明灯,他们“告诉”我:教学其实就是实实在在上课,脚踏实地地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会、学好、学得轻松,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就是名师们提倡的本真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才会学得踏实。于永正老师虽然年过七旬,但是他却敢于范读,这是我们很多老师不能做到的,学生在他的范读下很快地明白了应当怎么读书。名师们大气而又严谨的课堂,孩子们还会愁一堂课下来没学到东西吗?

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才会动以真情。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许总会拘泥于孩子们表现是否积极,总觉得热闹了,孩子们就一定投入地学了。想想,热闹的背后,孩子真的学到东西了吗?这个知识会在他的脑子中生根发芽吗?这次听课,让我明白了课堂不需要浮华,不需要作秀,它要的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贾志敏老师在课堂上,敢于肯定,更敢于否定,学生在老师真实的情感流露中不仅能明辨是非,更懂得了去思考、去钻研。

简简单单教语文,才能成就孩子的快乐。现在中国的孩子都觉得学习累,因为有着太多的作业,一个小学孩子的书包重量甚至可以达到十几斤重。教育难道一定要让孩子“负重而行”吗?我想,教育的真实面目不应如此。如果每一堂课,老师们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实效;少一些要求,多一些质量,孩子还用课后那么累地去抄抄写写记记吗?简简单单教语文,应从我们老师自身做起,踏踏实实备好课,认认真真做好课前准备,真真正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去做。我想我们的孩子会轻松很多,快乐很多。

(作者单位 江西省宁都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