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2012-04-29 00:00:00王佩才
新课程·小学 2012年5期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学生如果没有音乐兴趣,音乐课如同虚设。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音乐教学,其重点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是音乐兴趣的培养,如果没有音乐兴趣作基础,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任务也难以完成。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中应该怎样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呢?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情境

因为兴趣的产生与发展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的,要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快快乐乐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二、以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利用节奏游戏法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乐感。学生用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双响筒等,在演奏时边唱边敲节奏或配简单的律动动作。如,在学习《火车开啦》这首歌曲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默记歌词,感受并掌握二分、四分、八分三种不同音符的时值,这样使学生通过律动、节奏游戏来表现音乐,通过聆听、默记来体会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积极参与,集体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丰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打击乐器、头饰等各种教具,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智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又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新年》这首歌时,我首先通过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并了解各国过新年的情景,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记忆歌词,然后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自制打击乐器(沙球、木鱼)为歌曲伴奏。既培养了思辨能力,训练了技能,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四、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种特长活动小组和音乐竞赛参与音乐实践

我校成立了各种音乐特长活动,如合唱小组、管乐小组、手风琴小组、电子琴小组、竖笛小组、舞蹈小组等,为学生提供了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在学校中不但使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音乐知识得以利用,而且还增长了技能,开阔了视野,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日趋浓厚,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兴趣基础。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音乐活动进行竞赛,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带动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总之,音乐教育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陶冶学生的优良品质及高尚情操,丰富其思想感情,发展其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只要教师善于采取科学而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永昌县城关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