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防治问与答

2012-04-29 00:00:00
药物与人 2012年10期

骨关节炎病人如何选用拐杖?

编辑同志:

我是个老年人,患有两侧膝关节骨关节炎,害得我走路都不方便,但人总不能不走路,为此,我只好借助拐杖了。但听人说,使用拐杖很有讲究,若使用不当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选用拐杖呢?

四川 周辉煌

周读者:

有关专家指出,对于下肢的骨关节炎病人,若能配合一些辅助器械如拐杖、步行架、矫形器等,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减轻患肢的负荷,达到保护关节、减少损伤及提高生活能力的作用。

拐杖的种类很多,具体使用方法:(1)步行时的两拐与健足呈三角形,形成三点承重。(2)为促进患肢的部分负重。使用单拐时,应置于健侧边。(3)使用中不得仅仅靠腋窝支撑身体,拐的中部有把手,使用者用手掌握住把手,以上臂的臂力支撑与腋下拐端支撑同时对身体承重移动。把手高度以使用者的上肢长度为准。(4)注意安全,即拐杖底端要有橡胶装置,以增加拐杖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同时注意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无水迹油腻物,周围无障碍物,防止滑倒跌伤或因碰撞障碍物受到损伤。(5)注意预防腋窝的压疮和腋神经损伤。保持拐杖适宜的高度,并在拐的顶端包以软垫,减少拐杖对腋窝的直接压力。

总的来说,患者在使用拐杖时应注意拐杖的高度要与使用者的身高臂长相适宜,即使用者直立时,从腋窝到地面的高度,拐杖末端着地点应与同侧足尖问的距离约15厘米。另外,患者无论上楼还是下楼,在使用拐杖的同时,人最好侧着身子上下。如是一侧膝关节骨关节炎,上楼则患侧在前,下楼患侧在后:若两侧都是,则选择症状较重的一侧在前或在后,这样可起到一定的避免膝关节受撞击、磨损及减轻疼痛的作用。

“×一贴”能消除骨刺?

编辑同志:

近日,我瞄见某晚报上的“××贴”广告,说能消除骨刺等等。我将信将疑,“××贴”真能消除骨刺吗?

江西胡建平

胡读者:

看了这样的广告,笔者心里也直犯嘀咕:国家早就不准医药“用患者、用医生、用明星、用疗效”等字眼或言辞或形象(照片)做广告,保健品则是更加不准说什么疗效,“××贴”这不是在明目张胆地“闯红灯”吗?另外,关于“××贴”消除骨刺的宣传,医学界早就有定论:骨刺是不能消除或化掉的,除非手术去除!

我们知道,骨刺的生长是由于骨关节的失稳以致人体负重应力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它的形成可以使失去稳定性的骨关节得以加强,从而有利于骨关节的稳定性,如果没有产生明显压迫神经、血管或脊髓症状的,我们没有必要想方设法将它去掉或化掉。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经化验测定,增生的骨质和人体原有的骨骼结构相似,成分相同。试想一想,如真化掉了骨刺,那整个脊椎骨不也化掉了吗!临床上常常见到有骨质增生的关节炎、滑囊炎等病,经治疗,症状基本消失了,可给予摄片检查时,×光片子上骨刺依然存在。

另外,有些人误以为在治疗前后×线片上的骨质增生稍有不同就认为是骨刺被消除了。实际上,由于拍照角度、距离、曝光量等因素的影响,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拍摄的×线片影像可有轻微差别。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骨质增生不一定引起病痛,而引起病痛的常常不是骨质增生直接造成的。因此,在×线片上有骨质增生而无临床症状的只能叫做“增生性改变”。有增生性改变同时有临床病痛的才叫“增生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增生性改变即骨刺是消失不了的,不需要治疗,骨关节炎即增生性关节炎才需要治疗。

治疗的方法很多,但不是化“骨刺”,而是通过种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以达到行气活血,舒筋通络和消除无菌性炎症的作用,有的药物还能延缓、遏制骨质增生的发展。对于那些骨质增生很厉害,造成神经受压、关节活动不良等严重症状的,可以施行手术治疗。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如今,许多专家都指出“骨刺”这个名称不妥当,不能反映疾病的真实特点,容易引起误解,似乎骨端有刺类东西,引起了疼痛。实际上骨质增生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人体在衰老过程中的一个必然改变,就像老年人的头发变白和皱纹增多一样是正常的生理退行性变化。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是理疗、针灸、按摩、封闭、牵引、雾化、中医药、西药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活血化瘀、行痹通络、抗炎镇痛等作用,缓解了疼痛的症状甚至是关节腔积液,但绝对没有“消除骨刺”的作用。

由此可见,“××贴”在报刊上的“消除骨刺”宣传应属于“打假”范畴。

受凉咋易引起骨关节增生?

编辑同志:

我是个爱美的人,几年前着装就一直很前卫,几乎一年四季穿裙装。前不久,我发现自己的两个膝盖不行了,即以前夏季在空调房里穿裙装虽然有些冷但还可以忍受,但现在一吹空调双腿就酸胀疼痛,时间长了膝盖疼得竟然如同针扎。近日,我的双膝关节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下蹲、上下楼梯时关节感到明显疼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问缘由,医生说很可能与我长期“要风度不要温度”致使膝关节暴露受凉有关。我不明白,受凉咋易引起膝骨关节增生呢?

北京 刘媛媛

刘读者:

我们知道,现在大型的办公商务楼及商场内一般都设有中央空调器,而且由于楼内人员进出频繁,在炎热的夏季为了维持较低的室内温度,中央空调的设定温度一般都较低,如工作人员着装少、衣服保暖性能差,长期在此种环境下工作,或从炎热的室外突然进入寒冷的室内,机体感受温差过大,非常容易患病,尤其是女性,除了全身无力、容易疲倦外,且容易产生颈肩疼痛、腰酸背痛、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胃肠不适等症状,另外,还容易出现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经期延长、性欲减退甚至性冷淡等。这种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疾病,即叫“冷病综合征”,也有人将此称为“冷房病”。

那么,受凉咋易引起膝骨关节增生呢?因为膝关节喜暖怕冷,尤其是女性膝关节对寒冷刺激较为敏感,膝关节经常裸露受寒,大大加剧了对软骨的损害,导致其代谢能力减弱,免疫能力下降,日积月累,膝关节周围的血管因为寒冷收缩,血液循环不充足,引起了关节提前退化。

至于膝关节骨(增生)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病人在关节疼痛剧烈、关节肿胀加剧和关节活动受限加重的急性期,应避免关节承受过大的负载,例如避免走长路和频繁地上下楼,特别是在提重物的情况下。在非急性期可作一些适当的关节锻炼,例如散步、骑自行车、游泳和活动范围不过大的健身操等。还有,穿鞋以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较好,如坡跟的休闲鞋等,坡跟以高出鞋底前掌2厘米左右为好,尽量不要穿步鞋及高跟鞋。总之,女人要美但不宜冷。因此做一个美丽而健康的女人,首先必须防冷,虽然中央空调的温度不能随意改变,但人们完全能有意识地给予机体以自我防护。

跑步机,别“跑”出膝关节病

编辑同志:

我是一家知名酒店的大堂经理,由于酒店业务非常好,我们平时也就没有专门的时间锻炼,如上下班走路等,几年来便每天抽空暇到酒店的健身房跑步机上“跑”。近来,我觉得双膝关节处经常疼痛,尤其是在跑步机上“跑”后疼痛更加明显。无奈,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骨关节炎,并指出此关节炎的病因很可能与我长期过度在跑步机上“跑”引起的关节磨损有关。跑步机不是锻炼身体的吗?我困惑了。这跑步机,“跑”还是不跑?

上海刘玉娜

刘小姐:

如今像你这样上下班不走路开车去健身馆“突击”锻炼的人不在少数。是的,若使用跑步机锻炼正确,是可以很好地锻炼下肢肌肉和膝关节、增强心肺功能的,但如果不正确地使用反而易引起膝关节的软骨和韧带劳损,从而引起骨关节炎等。有关专家认为,一般刚开始用跑步机时,每次以15~20分钟为佳,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跑步时间一般每次可达到45分钟,跑步的频率一般是两天一次。运动时,心率以每分钟120次为宜。其次,开跑之前要做准备活动,比如压腿、弯腰等,幅度要小;开始跑步时,要先快走,后慢跑再加速快跑;停下来时应先把速度调慢,慢跑进而转成快走,再渐渐停下。

另外,跑步结束后,放松肌肉很重要,因为大小腿的肌肉放松好了。膝关节的血液循环才能通畅。可是你每次跑步前不做准备活动、一跑一两个小时、跑完也不做放松,这样的“跑”法是很不科学的。现在,你应该立即停止这样的“跑”了,让你的膝关节好好“病休”一下,必要时配合推拿、针灸、拔火罐以及药物外敷、内服等治疗,理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推拿手法则不宜太重,否则会使膝关节的症状加重。

最后要提醒的是,有两类人不宜使用跑步机,一是有骨质疏松、骨关节病、关节炎等慢性病的人;二是体形过胖的人,最好选择游泳的方式瘦身,因为体重过大会增加跑步中损伤膝关节的风险。

骨关节炎的病人不宜常按揉

编辑同志:

我是个退休老人,患有两侧膝关节骨关节炎,前不久,去一家个体诊所做推拿、针灸,可按揉和扎针几次后反而觉得疼痛加重,连走路都困难了,这是怎么回事?另外,这样的毛病在饮食上有什么要求?

安徽周银柱

周读者: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具代表性的退行性疾病之一,关节疼痛是其主要症状。

我们知道,膝关节炎多因生理性老化导致,表现为关节软骨营养不良,代谢异常,并出现骨刺。这种情况下,如果常被按揉推拿,容易使软骨或骨刺剥脱,成为关节游离体,卡住关节,影响活动。此外,对于肿胀的关节,常按揉后还会刺激发炎的滑膜,加重关节积液。

如果按摩过度或手法过重,也会使关节受热或受刺激过度,局部血管扩张,加重炎症。

因此,一旦发现关节僵直、变形,或者出现肿胀,就要想到可能是患上了膝关节炎,不要轻易去按揉推拿。

至于针灸,疗效值得商榷。据英国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显示,在功能锻炼为主的理疗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并不能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止痛效果。在这项随机、对照、多中心的研究中,英国Keele大学的Foster等纳入了352例50岁及以上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并评价其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显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理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并不能额外提高缓解疼痛评分。虽然加用针灸组疼痛强度和不适比单用理疗组有轻微改善,但未必是针灸的作用。

另外,像您这样的毛病应该多吃胡萝卜、南瓜、红薯、芒果、奇异果、梨子、橘子、柠檬、木瓜、杏、柿子、玉米、菠菜、苜蓿、甘蓝、水芹等鲜艳果菜等。希腊科学家前不久做的实验表明:绿色蔬菜吃得越多,患关节炎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是科学家针对3301人进行的试验中得出的结论。而且,爱吃蔬菜的人,老年患关节炎的可能性是不爱吃蔬菜人的1/4。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员在一项为期8年的研究中,即从1993年至2001年以250001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膳饮食与关节炎之间的关系,发现多吃胡萝卜以及其他一些颜色鲜艳蔬菜和水果,对防治关节炎确实大有好处。因为水果与蔬菜所含有的被称为类胡萝卜素的特定抗氧化物,可以降低罹患发炎性关节炎的风险。

因此,为了健康的骨骼和关节,请您在餐桌上多增加些鲜艳果菜等。如能配合温水游泳则更好。

骨关节炎为什么不用消炎药治疗?

编辑同志:

最近,我因腰背以及“大梁骨”疼痛到某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我是脊柱增生性关节炎,以腰椎最为明显。医生除了给我推拿、针灸和拔火罐等,还给我开了几盒腰痛宁胶囊。我不明白,骨关节炎也是炎症,为什么不用抗生素之类的消炎药治疗呢?

湖北李有富

李读者:

脊柱增生性关节炎又叫肥大性脊柱炎、老年退行性脊柱炎等,这种病是脊柱在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发病,常常累及负重或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椎间盘。这种病好发于人体的腰椎和颈椎,发病者多在40岁左右的中年人,尤以老年人发病明显,所以,俗称“夕阳病”。这种病,男性多于女性,特别是颈部、腰部活动频繁的体力劳动者,如搬运工、翻砂工、建筑工、木工、煤矿工等。由于人体不协调的脊椎活动、外伤、闪、扭或老年性髓核脱水,导致椎间盘硬化、椎间隙变窄、椎间韧带松弛、肌肉萎缩等,使椎体间相互关系位置发生变化,破坏了原椎间力的平衡。如果未得到恰当治疗或老年性变化,不能及时恢复原椎间力的平衡,人体为建立和维持新的椎间力的平衡,稳定脊柱便产生了脊椎增生。

可以这么说,骨质增生是一种人体生理上的代偿功能,也是人体为适应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它既是生理的,又可能转变为病理的。它可以使失去稳定性的骨关节得以加强,从而有利于骨关节的稳定性,但也可能造成对周围神经、血管等的压迫,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消炎药是老百姓对抗感染药的俗称,用于治疗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人体感染,药物消灭了细菌,使疾病也得到了治疗。但脊柱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发作性炎症,早期也称为炎症,但并没有细菌的感染,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所以即使服用抗感染药治疗也没有效果,反而会犯了“滥用”的错误。

脊柱增生性关节炎在治疗上没有什么特效药,但在缓解疼痛时可选用芬必得、扶他林、布洛芬、消炎痛等,现在,这些药都有外用的,患者可自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