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优美散文,作者是著名煤矿诗人孙友田。他以深情的笔触回忆孩提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给自己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的情境,是母亲为他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使他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全文洋溢着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自始至终贯注着浓郁的母子亲情,真挚感人。
关键词:月光启蒙;教学设计;拓展延伸;感悟
以品读感悟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在自由读、合作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各种读书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通过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月光启蒙”一词的内涵,通过歌谣、故事、谜语,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穿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重点词语的推敲、说话练习的拓展等方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涌动的情感,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全文洋溢着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真挚感人。
一、导入新课
1.谈谈对“启蒙”的理解。现代诗人孙友田忘不了儿时母亲在月光下给自己的文学启蒙,写下一篇非常感人的回忆录《月光启蒙》。
2.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有价值的问题:母亲是怎样启蒙我的?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学贵有疑,从课题切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做铺垫。)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齐读并理解文中的生词。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联系课文推想词语的意思。
2.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通过检查生字,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感受夏夜的美妙
1.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夏夜的美妙。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来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这是景色的美,文中还写了什么的美?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这句表达母亲朴素的美,勤劳的美。还有哪些句子也写了母亲的美?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思考:母亲的歌声怎么能充满芳香呢?
2.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月光”意象的美,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童年的夏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爱与怀念。
四、感受启蒙,感悟母爱
1.交流对歌谣的感悟,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歌谣的韵味、歌谣内在所表达的情感。从小小的歌谣里面读出这么多东西,这就是歌谣的含蓄。)
2.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歌谣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童谣的幽默、风趣、流畅、有节奏的特点。)
五、学习“故事、谜语”部分
1.“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文中的省略号,思考并交流:母亲还会讲哪些神话故事?从“竟”字体会到什么?)
2.“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母亲给我说谜语,让我猜。”(猜谜语,又给了作者怎样的启蒙呢?)
3.母亲到底把什么给了我呢?在月光下,母亲用歌谣、故事、谜语,让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夏夜,让我懂得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热爱,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把作为母亲的最朴实、最纯洁的爱给了我。
六、作业练习
以“妈妈,我想对您说……”练习写话。(写作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更好地激起了学生对自己母爱的情感。)
(作者单位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莱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