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中的人文教育

2012-04-29 00:00:00李琳
新课程·小学 2012年7期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加快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师职业被人们赋予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凸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1.夯实美术根基,稳步提升自身素质

美术不应局限于简单的素描、多彩的颜色,更深层次的是它所表现的手法,所体现的精神,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对于传授这些知识的美术教师,应在工作之余多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多翻阅一些美术书籍,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

2.拓宽文化修养,稳步提高艺术涵养

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所以教师在平时要多欣赏一些名家的作品,不但要注意基本的艺术造型,更要看到作品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

二、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承担的是引导者的角色。

1.紧贴学生的业余生活,灵活地构建美术教学

学生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往往都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例如,《下雨了》这节课,我用情景剧的方式导入,让几位学生充当话剧演员,加上旁白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内容进行即兴表演。利用这样的生活化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体验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方法,把自己在下雨时的各种行为表现出来,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紧贴学生的学习科目,巧妙地安排教学内容

如今的艺术已经提炼成美术与音乐的有机结合,综合性发展成为现在推崇的趋势。例如,《狮子大王》这节课,我首先利用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看的《狮子王》动画片中的音乐来进行导入,然后又利用《狮子王》中的主人公狮子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找出狮子们的外形特征、五官及表情的变化。绘画制作完成后进行即兴表演,把美术与音乐、舞蹈表演巧妙地融为一体。

三、以人为本,用人性化的管理规范美术教学

让学生自己管理学生,不但能充分体现人文内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起到了双重的效果。

1.引入竞争、轮流机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学生是最了解彼此的个体。选择一些富有责任心的孩子承担起一些班级管理职务,使孩子们感受到了“责任”的含义。除了竞争之外,还可以采取一种轮流机制,往往在班级中表现不太好的孩子,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2.引入奖励机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有评选就会有奖励,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的主要动机是获得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我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心理,实施了奖励机制,对课堂表现优秀,获得大家推选的学生进行奖励。“课堂小明星”“答题状元”等称号成为学生课外之余互相称呼的主要词语。

学生人文态度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文引导,前行之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