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不爱做家庭作业的现状
镜头一:
一天放晚学时,楼上四年级某班教室里突然炸开了锅,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问:什么原因?学生大喊:今晚没作业!
镜头二:
组长收作业,发现少了一本,教师询问没交作业的学生。
师:为什么没做?
生:没听清。(无所谓的样子)
第二天,同样的故事继续上演……
二、学生不爱做家庭作业的原因分析
1.数量过多,负担重
过量的作业,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疲劳,影响了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机械重复,无趣味
如,某个语文老师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会布置如下作业:
(1)第一课时:每个生字带拼音写10遍,课文读5遍。家长签字。
(2)第二课时,每个生字写10个,再组4个词,课文读3~5遍。家长签字。
(3)一单元结束,将几课所有的生字再各写10个,并各组4个词。
如此的一成不变,以至于每次布置作业时学生和老师差不多同时说出作业的内容,学生像个机器人一样照抄书本,不用动脑筋,也无趣味可言。
3.评价单一,无激励
自从对学生的评价统一改为等级制以后,批改作业时,老师可能只要写上一个“优”或“良”就算批改了,很少有人去想学生看了这样的批改结果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甚至有的老师由于事情多,课外作业还是由学生批改的。
三、让学生爱做作业的措施
1.数量适当,难度适中
在几年前印发的关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材料中,就明确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课后作业;二年级适当布置不超过20分钟的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30分钟左右;五六年级40分钟左右,但不超过1小时。在把握好量的同时,要注意把握好难度,设计的作业,既要能对课堂所学进行了解,又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同时还能带给学生一定成功的体验。
2.有趣味,有创新
“百学趣为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约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天生好奇、好动、好胜,那么我们的作业无论从内容、形式和结论表述上都应该体现一个“趣”,我们要做到内容、形式、结论等都要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智能。
3.评价要多元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a.学生的自我评价
b.同学之间的互评
c.教师的评价
d.家长的评价
(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a.知识、技能获取的评价
b.兴趣、动机的评价
c.学习方法的评价
d.调控能力的评价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布置形式新颖的语文作业,既要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又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确确实实地感受到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和自豪,从而不再讨厌做语文作业。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翔云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