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领导人不懂得农民,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经济。一方面推进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的目标。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看望师生,作长达50分钟的即兴演讲时谈到。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和享有幸福广东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切实维护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建设幸福广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首创,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
——近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作报告时指出。
身为领导干部,无论身在顺境逆境、群处独处,都不该失去做人标准和为官的原则,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清苦,不拿权力作赌注,不拿前途当儿戏。好人坏人、好官坏官,常常在于一念之差,修炼好慎“独”的功夫,才能在权、钱、色面前不打败仗,确保“一袭白袍”一尘不染。
——针对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近期与不同官员群体两次提起“一袭白袍”的典故,网友“寒夜流年”在新华网发表评论说。
对多数人而言,缺乏的不是信任,而是一种显示信任的勇气,一种传递信任的行动。有制度为信任“撑腰”,让陌生人建立起一种“制度化信任”,每个人心中的玫瑰都将娇艳盛开,社会的交易成本就将大大减少,发展也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近日,署名文白石在《湖南日报》发表文章称。
一个人的英雄行为不一定可以复制,但他的精神复制意义就大了。一个人向善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每人把微不足道的力量都贡献出来,就能影响整个社会。
——近期,“最美女老师”张丽莉牵动着全体中国人的神经,长期从事社会主义核心理论价值研究的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幸福感虽然属于社会心理体系,但却直接影响人的生产能力。把员工看作“成本”,就会总想着去压缩;把员工看作“资本”,才会总想着去投入。要说自己困难,先想员工困难;要想自己幸福,先让员工幸福。
——署名汪金友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人为本、藏富于民和共同富裕。藏富于民与共同富裕,我们的所有改革,包括需要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应该贯穿这个精神。
——近日,郎咸平就新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的出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打破发展壁垒,努力调整和改革社会资源以及话语权的分配方式,年轻人才有可能在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里得以成长,年轻人身上所附带的“发展和变革”的进步力量才可能真正被激荡出来。
——近期,人民网署名陈方发表评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