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上岗者面试的注意事项

2012-04-29 00:00:00余仲华
人事天地 2012年5期

目前,我国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采用竞争上岗的办法来选拔正司(厅)级以下、副科级及以上的领导人员。这种选拔方法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与办法,一般而言包括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公开考察、公示、试用等环节。本文就面试这一环节,结合笔者多次当面试考官的实际经历,从旁观者的角度谈谈竞争上岗者面试的注意事项,供竞争上岗者参考。

一是事先准备工作要科学有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竞争上岗者参与面试的事先准备工作,大致包括四个方面:(1)心理准备。即是否愿意参加或接受这样一场考试与考察,面试者一定要有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因为它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所以面试者持有的比较好的心理状态是:把参与竞争上岗、参与面试活动当作自身学习与锻炼的一种职业实践经历,做到既要认真参加,又要积极准备。在面试过程中,笔者经常会看到有些面试者感觉自己回答得不太好,就开始刻意松懈和敷衍,这是很忌讳的事。面试考官会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松懈与敷衍所蕴含的不认真态度,这样的态度肯定会被减扣分数,也就很难得到高分。(2)要事先查阅拟参与竞争岗位的职位与职业要求、主要工作职责等,并针对岗位职责要求来梳理个人的职业经历,有针对性地、恰如其分地分析和归纳自身的职业经历、以往工作业绩,及其与拟竞争岗位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要特别介绍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以往的优势业绩。(3)要事先查阅一些相应的文献资料,弥补自身业务不熟悉或不熟练之短板。临时抱佛脚或临阵磨枪,经常也是需要的,俗称“恶补”。(4)要认真准备一个自我陈述的书面稿,并适当背一背,记住其中的要点。但在面试时,最好不要背诵,而是要自然陈述,原因是表达能力是要考的,但背诵能力是不考的。

二是自然进入良性的面试状态。面试作为一项考试活动,通常会全方位检验面试者。为此,面试者要自然进入一种比较良好的面试状态,大致包括四个方面:(1)衣着得体。面试者的衣着,既不要太靓,也不要太暗,总体看来以简洁大方、庄重得体为宜。(2)礼貌自信。表情要自然放松,做到有礼貌、有自信,言行适当、得体。(3)入场定神。面试者进考场,通常都会紧张,因此要适当控制自身的紧张程度。进入考场后,可以稍微定定神,调整一下气息,让自己适应考场的环境与气氛。虽然考场里有众多的面试考官,且也都一脸严肃,但这种严肃只是纪律要求与面试规则约束所致,面试考官一般不会为难面试者,更何况竞争上岗面试的考题通常也是事先拟定的,面试者不用担心面试考官会乱问问题。(4)站姿或坐姿端庄。有的单位要求,回答自我陈述这一问题时,面试者是要站着的。那么,面试者的站姿要自然而直,面朝考官,注视前方。可以像航空公司的空姐一样把两手自然交叉叠放在肚脐下方,不要手舞足蹈。坐姿要端正,目光注视电脑屏幕或考官。两手不要无目的地乱动,如有这种习惯的,可拿着铅笔作准备记录状,这样可自然而适当地控制手的不自然小动作。

三是有效合理把握面试过程。通常要注意四个要点:(1)集中精力,注意听清楚面试主考官有关面试的说明或提示,听清楚主考官的每一个提问。如确实因紧张或面试主考官口音等原因而没有听清楚某一问题时,亦不妨对面试主考官说:“主考官:对不起,这一问题是否可以重复一遍?”虽然占用了一点时间,但可以给面试者再一次听清楚考题的机会。(2)科学有效地利用工具。例如,面试者要利用考场里已经准备好的纸笔写出回答问题的关键词或句,它可给面试者回答问题时一个合理、简洁而有效的提示。有的单位在面试主考官提问的同时,还有电脑显示考题,而每一考题通常会有两三个“问号”,那么面试者就可以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考题来逐一回答问题,尽可能做到不漏项。(3)合理分配时间。通常面试时间是15-30分钟,共4-6个题目,每个题目4-5分钟的时间,因此要把握好回答问题时的时间安排,通过科学配比和利用时间资源来获取较高的分数。例如,如果时间富余,面试者不要浪费,而应该尽可能用起来,如可补充回答前面答得不够充分的问题或因紧张而忘记的部分内容。除了拟定的问题外,这种面试通常会有一个自由追问的题目,这样既可以考察面试者的视野宽度与思维深度,也可以帮助面试考官矫正前面的各题目的评分,因此面试者应该用好富余的时间认真回答这一问题。(4)语气平缓,用语恰当。面试者回答问题时的语气应该认真、踏实、平缓、有序,而不故作惊人状。用词要有分寸,不可过誉而入极致状态。用语应该平实、谦逊。语句之间的起承转合,要注意前后照应和内在的逻辑关系,既不要武断而显得蛮不讲理,也不要过于突兀而显得飘忽不定。

四是领悟考题的考试目的。通常而言,不同的考题有不同的考试目的。例如:(1)自我陈述主要是考自我认知的。在面试时,通常的第一个问题都是自我陈述,其大意是问:你对拟竞争岗位职责的理解,你的职业生涯相对于拟竞争岗位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如果竞争成功你想怎么开展工作?面对这样的问题,面试者的自我陈述一定要摆正位置,做到自我分析客观、自我评价恰当,自我优势与劣势分析要辩证而有主次,而提出来开展工作的措施或办法要可行,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2)综合分析类的题目,显然是要考面试者的分析能力,如对工作中的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认识与评价,要注意基本评价的正确性与分析的深刻性;要注意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做到不偏颇;提出来的解决措施或办法,通常是要考察系统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一般可以提出3-5个方面的措施或办法。(3)组织协调类的题目,当然是考组织协调能力的。例如,经常让面试者自述一个处理得比较成功的工作难题,不仅要说清楚难点,而且要说清楚怎么处理,并有效果或启示。其中,通常是考面试者是否能摆正自己在班子中的位置,处理好与上级、下级、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此外,要注意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善于合作共事。通常对题目的分析,一定要展示面试者在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并协调好各方而顺利开展自身的工作情况等。(4)业务能力类的题目,通常是考察面试者对业务的熟悉或熟练程度,以及如何在工作理解业务知识与应用业务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当然,在所有问题的回答中,总是要考察面试者的语言表达与整体气质的,如思维是否清晰、语言是否顺畅、分析问题是否有逻辑性、用词用语是否准确等。

五是回答问题的“八个小技巧”。这些小技巧虽然“小”,但一定要记得小处不可随便,小技巧可帮助面试者取得更好的面试成绩,具体技巧包括:(1)答题前应三思。通常而言,面试时间不长,但面试者对每个问题都不必急于回答,可以思考一下,甚至可简要地写个关键词或句的提示单。虽然脱口而出是一项良好的素质或能力,但一个急于回答问题的面试者,未必是个有培养潜力的领导者。对领导者而言,思考习惯与思考能力总是重要的,即想清楚了才能表态。(2)答题前加一句引言。在答题前,面试者可以说:“各位考官,我现在开始回答这个问题。”(3)适当复述题目关键内容。回答问题之初,面试者适当或有重点地复述题目的部分关键内容仍然是重要的,它既可以帮助面试者梳理问题、确定重点,也可以给人一种理解问题、清楚要点的感觉。(4)将回答的内容概括成几点再一一回答。概括所说的内容要点还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而概括的方式通常是使用关键词或句。(5)适当借助动作和表情。可以适当借助手势或表情,强化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切忌动作过于频繁或表情过于夸张,基本要领是点到为止。(6)每个问题回答完毕,一定要说:“回答完毕。”(7)在回答完所有问题而即将完成面试时,可以对着考官说:“谢谢各位考官!”(8)面试者结束面试而起身离开时,不要匆忙或慌张。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