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一种担当

2012-04-29 00:00:00程丽娜
人事天地 2012年5期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素有“崇尚诚信,耻奸伪诈”的优良传统,诚信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如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诚信,如:“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圣贤哲人无不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纵览古今成功人士,在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都崇尚“诚信”理念。在全世界拥有2.9亿铁杆影迷,把手印留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演员成龙,有一次,有人请他出演另一个剧本的主角,愿替他出10万元违约金,同时给了他一张100万元的支票。成龙拒绝说:“不能因为100万就失信于人,大丈夫一诺千金。”公司得知后非常感动,主动买下这个剧本,让他自导自演。就这样,成龙凭电影《笑拳怪招》创造了当年的票房记录。湖北武汉市建筑商孙水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农民工发工钱,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途中不幸发生车祸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上。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这种诚实守信的精神和行为,无疑在全社会竖起一座诚实守信的道德标杆,成为社会各界学习的诚信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由于诚信建设相对滞后,现实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在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经济领域中,不诚信已经影响和危害到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最使人深受其害的是造假、贩假。比如,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 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造成了经济秩序混乱。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因不诚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哲学家告诫我们:别看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互不相识,其实都有着紧密联系,谁也不可能孤立存在。诚信一旦崩溃,尔虞我诈、坑人害己的恶行必将泛滥,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陷入互相残害、人人自危的魔圈。那些不讲诚信的人,往往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者。任何欺骗消费者,甚至漠视消费者的企业,都会遭到市场无情的惩罚。据商务部一项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然而,尤为值得警醒的是,当下一些地方处置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抓大放小、避重就轻,对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的界定不清、责任不明、处罚不力,草率地以致歉、罚款或降级、撤职等形式处置,事件往往不了了之。“失信惩处”往往是治起来像“风暴”,不治便成了“沙漠”,让人费解更令人担忧。

“守诚者得市场,失信者失人心”。诚信是经济主体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道德资本,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石,更是开放的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在失信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要打破无诚的怪圈,消灭失信的黑洞,国家意志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2012年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这说明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食品生产领域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关键所在。然而,笔者要说的是,引起重视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认识只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要解决失信问题还必须依靠实实在在管用的行动。因为,在笔者看来,诚信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抓好社会各方面的诚信建设。相信,只要在全社会树立起诚信价值观念,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施重典、下猛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必将得到积极发展,社会也必将更加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