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级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做好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能有效提高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稳定就业局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工作重心前移,主动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2009—2011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85.46%、89.87%、89.98%,其中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就业率约12个百分点。2012年5月1日,广西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37.72%,比去年同期增长1.24%。
政策给力,拓展范围促服务
近年来,广西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拓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范围。
一是拓展就业岗位。相关文件规定:广西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每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应不低于新增就业岗位的15%;各级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创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区的各类企业每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应不低于新增就业岗位的20%;政府部门在落实中央扩大内需重大决策安排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应不低于新增就业岗位的20%。中小企业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的,可根据不同情况,优先考虑给予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
二是拓展服务内容。广西将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补贴,及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生活补贴纳入了就业专项资金支出范围。毕业后暂未落实就业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就业见习、职业能力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可纳入就业困难人员纳入户籍所在地失业人员统一管理,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三是加强创业扶持。广西将处在毕业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列入发展微型企业的扶持对象,享受财政资金补助、融资担保扶持、行政税费减免、专项资金扶持和项目安排等多项优惠政策。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贷款额度提高至10万元,申请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税收减免政策。
机制合力,齐抓共管要服务
广西在统筹城乡就业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统筹推进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城乡就业联席会议由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任总召集人,涉及高校毕业生的政策制定、重大问题研究、就业服务活动均由统筹城乡就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参与。从2010年开始,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年都组织召开由自治区教育厅、全区所有高校、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和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做法,重点研究部署下一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内部也形成了就业促进牵头,人力资源市场、职业能力建设各司其职,就业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政府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内部分工明确的良好工作机制。
领导亲力,多重指导为服务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引导高校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的重要措施。广西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公共就业服务的重点,已经形成了政府领导讲形势,职能部门讲政策,服务机构讲措施送岗位,就业专家讲求职技巧的多层次就业指导体系。
一是自治区领导进高校讲形势。201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亲自到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柳州医学院5所高校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学使命”的形势报告,引导医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
二是举办厅长校园行活动作指导。2010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副厅长于祖毅、韦刚强先后到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梧州学院、钦州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就业形势和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三是举办培训班讲政策。自2010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年都免费举办“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培训班”,由该厅相关领导、业务处室负责人,以及税务、工商、银行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为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开展就业创业业务培训。自2010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培训班已免费培训近千人。
各类形势报告和就业指导培训,有效转变了广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工作的热情逐步提高。比如广西的“三支一扶”招募计划为每年350人,2011年报名人数达到3081名,超过2009、2010年报名人数的总和。
服务全力,五大举措送服务
(一)人力资源经理及就业创业典型进校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了一支由企业HR和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组成的金牌讲师队伍,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做了一批门类齐全、层次丰富、专业性强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向高校推出指导课程“点餐式”服务。2012年已深入10所高校,为2000多名大学生带去了生动的就业指导讲座。
(二)就业信息进校园
一是政策信息进校园。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印制《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手册》、《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手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手册》、《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宣传单页》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手册近10万册,向大学生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政策、就业见习政策,介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各类服务。
二是岗位信息进校园。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举办全区大中专技校双选会1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6场,协助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8所高校举办校园招聘会。累计组织2000余家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岗位4.7万个。广西人才网毕业生就业频道已在16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网站嵌入广西人才网的毕业生岗位信息,与全区329所高校及中专院校实现了链接。
三是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进校园。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组织专家为263名求职有困难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已举办人力资源实操培训班、会计实操培训班、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班、网络工程师CCNA培训班、人力资源实操班、KAB创业培训等共11个培训班,免费为435名高校毕业生提供毕业生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
(四)创业扶持进校园
一是牵头启动了广西三年万名企业家培养计划。从2012年起,每年从高校选择5000名左右二年级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未来企业家培养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1万名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已拟定具体工作方案。二是支持各高校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广西各大高校共建立创业基地、创业园及场地213处,占地4万多平方米,累计投入创业扶持资金1600多万元。2011年梧州学院和广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被确定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五)联动服务进校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近30所高校设立了就业服务站,设置就业工作宣传栏,发布就业服务信息。5月上旬,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与广西大学共同开展为期两天的毕业生“求职训练营”活动,组织32名就业困难应届毕业生参加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参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重树就业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