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发展

2012-04-29 00:00:00张超吴华娓
艺术科技 2012年5期

摘 要:本文从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设计基础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设计基础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发展

1 引言

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艺术设计同人类文明和经济是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拥有不同的特点。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已处在一个非常滞后的状态。为了改善这种状态,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改革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所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拥有它的独特之处,艺术设计也是一样。笔者通过分析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2 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

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模式下的艺术追求与发展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性很强是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的发展进步能够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类艺术院校也相继的发展了起来。在这种大形势下,我们应该去思索需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以及怎样去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所有艺术院校都拥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分析各个院校的特点,加大对学生的艺术培养的重视程度,利用现在非常丰富的艺术资源,着重的培养艺术学生的艺术素质,同时也不能忽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以后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需要。

3 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认识模糊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艺术院校对设计基础课程的认识很不清晰,它们主观的以为色彩、素描、图案和立体、平面构成属于设计基础课程中的经典课程。因此在基础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时没涉及到这些课程,使如平面设计学科的文字、编辑、图形和创意设计等,还有室内设计学科的空间规划、测量制图、建筑组件和材料、模型制作等这些本应该属于基础设计的课程游离在基础设计的教学范围之外,却当作专业课程去教学,这就是对专业课程认识和设计基础课程认识模糊造成的。这样,就不容易找到专业教学与基础教学的契合点,从而造成基础设计课程教学具有盲目性,从而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3.2 难以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连接

有些艺术院校对课程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的考虑和认识不足,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图案、素描、色彩以及“三大构成”都是相互独立的,基础设计教学和专业教学也就看起来成为两个没有关系的领域,难以将专业教学与基础教学进行融合连接。如色彩写生、素描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造型和色彩写实能力的培养。而专业基础课程“立体构成”如同给抽象雕塑打基础。这样的教育模式对设计学科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严重地影响。

3.3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缺乏个性

一些课程教学,如素描、色彩等,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讲究培养写实能力和技能,注重素描和色彩的长期写生练习。 “三大构成”和图案的教学也是这样,学生的表现方法以及思维如出一辙,完全失去个性和创意,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受到抑制,不能发挥。有些艺术院校长期以来因为要考虑基础课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量的问题,把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观地进行延长,四年长要占用一年半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基础教学,进入专业设计教学非常晚,因而很难去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4 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建议

4.1 对绘画基础课有正确的认识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对绘画基础课有正确的认识,既不能轻视也不能过分强调,应该将绘画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中的位置摆正。在美术专业的色彩、素描等基础课的教学中,尽力去培养学生掌握准确的表现方法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力以及想象力,让学生熟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表现技巧。绘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不同课程之间要有进行合理衔接,科学、有机的安排课时与教学内容。

4.2 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调节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对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来说是很重要的措施。首先要培养视觉的反应能力,提高视觉接收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感悟能力;其次要开发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以及想象能动性,也就是创新能力;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对事物的把握能力方面进行锻炼,努力做到使基础课的教学与专业课的需要相适应。

4.3 注重兴趣培养

无论是艺术类专业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材施教。艺术这门学科的综合性特别强,就更应该加倍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关于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知识是非常乏味的,学生面对无趣的理论教学,很难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全部精力。此时,对于艺术理论的学习来说,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时很重要的,同时也要改善教师的教学状态,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5 结束语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具有灵活性,因此要对其加以调整、规范和整合,直到其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应社会需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由于艺术无国界,所以,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应该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使学生更加适合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吕胜中.造型原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周至禹.艺海扬帆[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