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创作教学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的阐述,提出了几点在教学中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对学生在音乐创作中有所帮助和提高。
关键词: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精神
在音乐课中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作教学并在其它形式的教学中逐步渗透而实现的。如何在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音乐教师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作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素质、调整知识结构
在音乐课中开展创作教学,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需求。作为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作素质,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是创新者,除了自觉献身教育和具有较深广的学科与文化素质外,还需要有浓厚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作性活动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不断提高。
其次,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的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为学生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
二、创作教学必须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建立自信,体验创作快乐
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许,但在创作时,他们又都觉得音乐艺术是那样的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而且自己只能在神圣的艺术脚下遥遥张望,要跨入音乐殿堂,那真是“难于上青天”啊!这种畏难情绪大大抑制学生的创作能力,造成学生有这种畏难情绪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一是学生缺乏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材,脑海中没有足够的素材,因而他们不可能创造出新东西。二是部分学生缺乏表现勇气,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构建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建立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创作教学模式,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聘请老师指导咨询,确立创作主题、启发引导创作、点拨指导完善、成果展示评价,激发学生明白,创作并不像天上的月亮那样可望而不可及,而是人人都能做,人人都可以去尝试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作能力的核心
创作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使他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积累大量的音乐印象。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以听觉为先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美感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比如在欣赏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这首交响诗套曲时,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脑海中就产生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音乐的流动中让学生们边听边作画,画中有潺潺的流水、有树林、、有乡村婚礼、有月亮、有水仙女的舞蹈。乐曲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也许大家想象中的东西不一样,所以画出来的画面也不尽相同。我们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从音乐现象和感知积累中,逐步认识和掌握音乐的规律,发展音乐想象能力。
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旋律的知识时,在黑板上写出几组不同类型的音符与休止符。让学生把它们分别组合成2/4拍、3/4拍、4/4拍的旋律,组合完成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唱一唱旋律,念一念节奏,体会自己创作的乐趣;再如老师用电子琴奏出前半句的旋律,再请学生用琴或演唱来回答下半句旋律。锻炼他们的即兴创作能力。在讲授节奏的有关知识时,也可以用节奏接龙的方法进行即兴创作,你说一句,我跟一句,不仅增加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创作能力;再比如给学生设定创作的内容,让他们用节奏分别表现出“骏马奔腾”、“泛舟海上”、“军队前行”等不同的内容。学生们纷纷开展自己的想象力,把头脑中学过的、记住的节奏和老师要求的内容作对比。有驰聘草原上奔腾骏马的快速节奏;有小舟荡漾在江面上的轻轻缓慢节奏;有部队行军时的坚定、伴随步伐行走时的进行曲速度的节奏。使学生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锻炼创作能力。
五、加强教学的阶段性、有序性、和系统性,有步骤地开展创作活动
在每一节音乐课中,都或多或少的给学生加入创作活动,且都要有学生的参与与创作。比如歌唱表演,器乐表现等都属于创作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带有随意性,因而学生的创作水平也常常不稳定,时高时低,不会有太大进步。因此,教师应对创作教学分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创新精神日益增强。
创新精神的增强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所有基础教育者不断去努力、去探索。但是在整个创作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不能让自己的思维影响学生,不能暗示学生,以免束缚思想,影响其构思。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开拓一片新的蓝天,做出一个又一个自己的作品,并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一点一点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
总之,音乐创作教学要注意创作过程的教育功能。在教学中老师要多鼓励、多诱导、多启发,少批评、少强制、不替代。不要过分追求学生创作的结果,虽然学生的创作“成品”是粗糙的、是幼稚的,但它发展了学生创造的精神和能力,这就是音乐创作教学的主要“成果”,也是音乐创作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