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登基庆典,有人捧场有人烦

2012-04-29 00:00:00曹劼
世界博览 2012年12期

导语

一家调查机构赶在庆典开始前进行了一次全国民调,结果发现约半数的英国人都觉得“现在的日子没有六十年前过得好”。

6月3日这天,来自英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百万民众挤在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两岸,观看“千船巡游”活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同夫婿爱丁堡公爵乘坐着具有特殊装饰的王室彩船,在庞大船群护送下,在泰晤士河上进行大约10公里的巡游。

在河边,当地人福克斯却对《世界博览》记者说,这样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并不能掩盖英国国力衰弱的事实。

庆典仪式勾起英国人强国旧梦

英国《新政治家》杂志评论说,女王选择乘船接受泰晤士河两岸,数十万民众的致意,用意深远。这次陪同女王乘坐的船只一道巡游的包括各类传统的老式船只和现代新式船只,它们代表的是英国从工业革命时代以上,在水上始终占据世界强势地位。早年的伦敦主要交通就是依赖泰晤士河道,水路的畅通意味着国家的兴盛,执掌英国60年的女王自然是希望在乘船欣赏泰晤士河两岸壮观景色的同时,对外界彰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稳固和受欢迎程度。

从亭亭玉立的少妇到雍容华贵的老人,伊丽莎白二世已经成为除维多利亚女王之外,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了。为了庆贺女王在位60周年,庆典达到“钻石”级别。从去年开始,英国就在积极筹划各项活动,6月的第一个星期,庆典达到高潮。

为了确保这场全国范围的盛事能够顺利举办,英格兰和威尔士各地已有9500条街道递交了封路申请书,更多的人则计划在公园、花园或家中举行庆祝仪式。英国钻石庆典组委会还号召广大民众和邻居一起以花园酒会、美食品尝或野餐的形式举行庆祝活动。街头庆祝规模最大的,要算英格兰南部的赫特福德郡,该郡申请关闭451条街道以举行街头派对。而在人口仅有1.5万人的北约克郡的城镇斯基珀顿,有超过1万人参加庆祝活动。

为了准备这场“钻石庆典”,伦敦当局从1日清早就开始彩排,参与活动的二千名安保人员一点也不敢马虎,整齐有序地列队行进在伦敦街头。他们从议会大楼出发,沿途经过白厅、林荫大道,最后到达白金汉宫。

虽然只是彩排,但已经成为伦敦市区交通意外拥堵的主要原因,大批的行人都好奇地停下来,看看皇家卫队究竟要怎样盛装迎接女王陛下的驾到。坐在出租车里碰到这样的交通堵塞时,我惊讶地发现出租司机毫无烦躁情绪,眼睛也一直盯在窗外。为了安慰我,结账时他还特意少收了3英镑,开玩笑说:“就当把钱送给女王买蛋糕了。”

福克斯显然没有出租车司机这样的好心情。他从事的零售业销售近来很不景气。他说举办这次大型千船巡游所需的1000万英镑(1英镑约合9.8元人民币)经费虽然来自于私人募捐,但为了当天活动而花费的保安费还是由纳税人承担。他感到这是政府在用百姓的血汗钱来妆点皇室的门楣。他虽然不讨厌皇室,但认为在如此不景气的当下,这样大肆铺张举行庆典活动,并不能给英国经济注射有效的强心剂。

不过,虽然当天抗议皇室的示威者也走上街头,高喊“推翻君主立宪,建立共和制度”的口号,但和人山人海的观众们相比,他们显得多少有些寡不敌众,很多示威者干脆趁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躲到商铺前的房檐下休息。

比60年前更好还是更坏

英国本想将庆典包装成一次消费盛宴。

很多英国人熟悉的商品都推出了“纪念女王登基六十年”特别限量版。原本一盒160袋装的最普通的PG红茶,如今在纸盒外面又套上了一个铁皮外套,上面绘着皇室的王冠和英国的田园风光。虽然价格翻了一倍还多,但很多英国人都觉得物有所值。

但有的“限量版”却让人哭笑不得,不知道该如何“珍藏”。比如“钻石庆典版”奶酪,60年特别版印有女王头像的鲜奶蛋糕,最终还是没几个人不愿意花这样的冤枉钱。

除了吃的,甚至还有“钻石庆典版睡衣”,印有女王头像的“特别版伦敦地铁卡”也已经上市,还有大量为赶到伦敦参加庆祝活动的外地人提供的“钻石庆典酒店套房”。就连电影院里也在5月底加映“庆典版影片”,播放女王60年前登基的资料影片,票价和好莱坞大片一样贵。英国皇家邮政公司也给每家每户发信,推销自己的纪念邮票。

无论是哪一样,其实都是“新瓶装旧酒”。不过明知道要多花钱的英国人很多还是愿意尝试一下,“毕竟这是个大日子”。

其实各种“限量版”商品,反映的是英国人对过往时光的眷恋。一家调查机构赶在庆典开始前进行了一次全国民调,结果发现约半数的英国人都觉得“现在的日子没有六十年前过得好”。

在英国女王的个人社交网页上,有二三十万“粉丝”每天都会讨论“当年我们的日子过得如何”这样的话题。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年,英国人的生活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英国独立电视台与民调机构ComRes早前联手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7%的受访者说,英国的今天不如女王刚登基的1952年。一些民众认为女王治下的60年,大英帝国实力早已江河日下,而今天的英国人还在承受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紧缩。

但英国独立电视台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这样的民意结论其实也是怀旧情绪在背后作怪。实际情况是,英国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好过”。

英国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在几乎所有方面,从健康到寿命,从工作时间到收入,英国人的生活都比60年前要好。1952年,英国的百岁老人有300名,今天则有13420人;当时平均5个家庭有一辆轿车,今天则是80%的家庭有车。但是,今天英国的离婚率是60年前的四倍,今天的1英镑只相当于当时的4便士(1英镑等于100便士)。

尽管有这些非议,但80%的受访者说,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有助于彰显英国的形象。

往年,英国女王5月在英国议会上院的年度讲话常被认为是“走形式”,然而在最近几年经济萧条的影响下,数千万的英国人都在电视屏幕前仔细地聆听女王的讲话,希望能从字里行间听到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转机的利好政策。

在伦敦,每年5月初,都会因为太多人在街上观看女王的直播讲话导致交通堵塞。一些早已退休的老人们告诉我,这样的情景似乎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半个世纪里都没有见到过了。事隔四五十年,演讲者和凝听者们都已经白发苍苍,但是他们面对的挑战,其严峻程度一点也不比当年逊色,女王给予民众的鼓舞也和当年一样没有区别。

正是因为英国社会有着这样一股浓浓的怀旧情绪,各路商家们才会放心大胆推出在外人看来“土到不能再土”的商品,比如需要用手拉绳才能点亮的老式台灯,印有英国国旗的绒布沙发靠枕或者是镶嵌着女王年轻时照片的皮革钱包。

坐在电影院里看女王登基纪录电影的,其实也不都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些当地人对记者说,看这样的电影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为眼下每天需要面对的经济萎缩找寻动力支持。很多人在看完电影出门后,四顾着现代化的英国,告诉自己生活条件至少比60年前要好很多,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怀旧噱头有人捧场有人烦

林林总总的“特别版”,“纪念版” 商品让英国的商家们在6月初借机大赚一笔。庆典前两周,超过290万外国人来到英国。对于这些游客来说,在难得一见的皇家庆典中,无论是5.59英镑的铁盒薄荷糖,还是495英镑的限量版装饰茶壶都是让可以带回国收藏的好礼物。

英国各界也早早开始琢磨为女王送上什么礼物。除了英国皇家邮政推出的纪念版邮票之外,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各大媒体也纷纷准备了女王登基60年的纪录片和影视剧作品,向女王献礼。

身为长子的英国王储查尔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时回忆说,1952年夏天,四岁的他与妹妹安妮公主,和妈妈伊利沙白在草地上晒太阳,父亲在一旁拍摄,像普通家庭一样。当年英王乔治五世突然驾崩,身为长女的伊斯沙白在没什么准备的情况下继承王位。查尔斯回忆,在正式嘉冕礼前,女王战战兢兢排练,连给他们洗澡时也戴着王冠练习。查尔斯在祝贺特辑中,回忆了不少儿时的点滴,展现一些从未曝光的家庭生活,展现出王室像寻常百姓家那样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不过这样的怀旧时光也没法赢得每一个英国人的芳心。在伦敦西区的音像店里,当地人告诉我说,“相信只有傻瓜才会买钻石庆典版的皇室庆典音乐唱片”,因为没有多少人会把女王爱听的古典音乐拷贝到自己的手机或mp3里。

女王官邸白金汉宫破例在近期增加了一天对外开放参观的时间,但面对这样的“钻石庆典版”,不少伦敦人都自认没兴趣。还有英国人对我抱怨说,“白金汉宫原本就是纳税人的捐献,平时每年的参观费用都让皇室白白赚到了,就连这60年一遇的大日子,也不愿破例让老百姓们免费参观一回。”

抽文

1952年,英国的百岁老人有300名,今天则有13420人;当时平均5个家庭有一辆轿车,今天则是80%的家庭有车。但是,今天英国的离婚率是60年前的四倍,今天的1英镑只相当于当时的4便士(1英镑等于100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