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受到很多教师的重视。它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引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让语文课真正收到了实效。
【关键词】媒体;语文教学;课堂实效
如今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教育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我们很多教师仍旧习惯于“一根粉笔、一张讲台、一本教科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对多媒体技术持排斥态度,或只是略知皮毛,不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达不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从而收不到课堂实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受到很多教师的重视,它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引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让语文课真正收到实效。
一、 攻破重点难点,让课堂实效清晰呈现
如何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如果是文章较短的,教师可以用板书、讲解的方式来完成,可如果课文较长,重难点较多时,完全凭教师的讲、学生的说是很难尽善尽美的。如笔者曾听过一堂常态课《陶罐和铁罐》,虽然课文不是很长,重难点也十分突出,可是,因为教师的板书过多,学生有些无所适从,从而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节奏,效果也可想而知。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大信息采集量。多媒体集中了多种教学媒体的优点,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和声音的综合能力,学习者要运用眼、耳、身、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多渠道地接收信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内容或年代久远,或涉及域外风情,小学生存在认知缺陷,难于理解,无现成可借鉴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单凭学生自己想象,无能如何也想不出的。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景再现、历史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深入文本,使课堂实效得以拓展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达到一个“知”、“行”、“意”三方面的有效结合,与文本对话,产生共鸣。那么,多媒体课件此时就可以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即用感性化、活动化的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课作为提升学生对生活认识、丰富人文情感、形成人文精神的一门重要课程,更应以有效地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文本当中去,去体验文字所带来的真善美,让学生充分张扬心理、情感、思维、智慧和行为,让学生在感性活动中和谐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在一些长文当中,对于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是很多教师所困惑的。在传统的课堂当中,出示重点句子和段落非常困难,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剖析上。
三、有效拓展,促课堂实效升华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有许多课后补白、联想创新,还有在语文园地中设置的“宽带网”,其导向性和目的性都很明确,那就是让学生除上课之外,还应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语文学习,而很多教师往往在常规课堂中忽略了这一点。这时候,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进行课外延伸,以提供更多广泛的信息,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让课堂实效不断升华和提高。
通过多媒体课件,不但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而且让课堂拓展也变得精彩纷呈,第斯多惠说:“科学的知识是不应该只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明白文本告诉了他们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去自主发现,独立地掌握这些文本之外的体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成为知识融会的地方。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学过程生动化,具体化,亲切化,快乐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教学中要服从教学目标,辅助语文教学,是教学手段的一种,否则语文教学就将不是语文教学。只有当我们弄明白网络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后,在语文课堂上适时、巧妙地使用,那么它才能以其“图文惹人眼,声像扣心弦,动感永无限”的课堂优势让语文课教学魅力无限,生动多姿。
责任编辑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