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的冷酷仙境

2012-04-29 00:00:00张海龙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18期

落地冰岛,第一感觉就是出离现实世界。

冰岛很荒凉,荒凉到如果下飞机时给件宇航服就好像到了火星;冰岛很漂亮,漂亮到如果大瀑布上有道彩虹就仿佛到了尼亚加拉;冰岛很穿越,穿越到如果间歇喷泉下有个隧道就几乎能通到地心;冰岛很魔幻,魔幻到如果火山持续喷发,差不多就是天堂的焰火盛会。

从飞机上往下看,空气凛冽透彻,云层下是寒冷逼人的挪威海,曲折的海岸线清晰异常,海面却像板结了的冻土地。

踏上这个听起来即拒人千里之外的小岛,就像到了地球之外:火山石遍地,火山灰烬无处不在,地热气雾随处升腾飘摇。大地仅黑灰白三色,寸草不生,不见土壤,石头上长着的浅灰色的北极苔藓,几乎就是唯一的植被。

寒冷、荒凉、孤寂、遥远、陌生……野蛮硬朗的风景仿佛一记重拳击在心头。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落差,一旦踏上这块土地,你就会被它独特的地貌所震撼,你就会因它粗粝的风景而陶醉。在这里,你将与自然做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并将重新认识自己。

冰岛诗人古德蒙兹多蒂尔在《祈祷》一诗中这样描写:

在闪耀着的积雪中

树木伫立

向天堂伸出它们

黑色的手

祈祷

春天到来

温暖它们的手指

诗人想象中的树木我还没看到,却极度理解那种对温暖的渴望。我想,也只有在这种四时皆白的北方雪野中,才能理解什么是“一日长于百年,拥抱无始无终”的爱与哀愁。或许,这就是世界尽头的魅力?由此,就是冷酷仙境的开端?

冰岛似乎有着漫长无尽的冬季,我们9点钟出门时,外面还黑着。风开始大了,带着呼啸的哨音,路灯的黄色光线里,风夹着雪花横扫过来,一副决不罢休的姿态。

上午10点左右,天光放亮,风雪交加,放眼望去,一片苍茫。天是白色,地是白色,路也是白色,一切都似混沌初开。坐在租来的越野车里,好像木浮于海,上下沉浮。只有路边延伸下去的反光棒在提醒我们:这是在一块陆地上行走,我们在暴风雪中一路穿行。

司机有丰富的雪地驾驶经验,车子坚定前行,风终于小了一点,路慢慢显现出来。终于理解了道路为什么代表着希望,有它就意味着,你不会在这风雪交加的尘世上迷失方向。

不知走了多久,天开始明朗,但是仍然没有人间烟火,没有村落,没有生物,只是偶尔撞见一间孤零零的房屋,被厚厚的白雪掩埋得看不出细节。从人声鼎沸的中国南方忽然移身至此,真好像崂山道士练成了穿墙术,到达与真实世界平行存在的另一所在:粗犷、壮美、奇特、虚幻。难怪当年美国宇航员登月前要先到冰岛,亲身体验月球上的荒凉感觉。

终于,前面烟雾缭绕,我们来到了间歇式喷泉。整个大地像一头喘着粗气的巨兽,重重地颤抖晃动着身体,迸射出自己的能量。冰岛地热资源丰富,有大量自然喷泉,这里差不多每隔不到10米便有一个泉眼,泉眼旁用细绳围着。据说有的泉眼水温过高,曾有人不甚踩进去,发生了危险,所以现在所有的泉眼都被禁止靠近,反而更让人想探知那泉眼深处的灼人秘密。

最大的间歇式喷泉,每隔七八分钟喷发一次。在向上喷的瞬间,泉眼处就像倒扣着一口青瓷大碗,晶莹剔透,喷出来以后化为水柱,高达10多米,而后霎那崩塌,过去不留,只剩水雾弥漫在空中。

我们所去的第二站是“古斯佛瀑布”,也即黄金瀑布。这是冰岛最大的断层峡谷瀑布,宽2500多米,高70多米,分为上下两层。四围是冰封静止的冰天雪地,大瀑布却势如奔雷,轰鸣声震耳欲聋。冰水激荡而下,溅起水花如弹片袭人,溅出的水,瞬间冻成晶莹剔透的冰柱。瀑布边上,劲风袭来,让人站立不稳,像是立马就要被卷到天上去。

冰岛的白昼实在短得令人措手不及,我们下午3点多返抵市区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整个城市却闪烁着七彩光芒。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没有高楼大厦,像个海边的大村镇,视野十分开阔。冰岛只有30万人,说一种只有这30万人听得懂的冰岛语,据说幸福指数全世界排名第四。还听说,这里的囚犯周一到周五坐牢,周末就放假回家与家人团聚。

冰岛人大多个头不高,长相却很好,性格也温和热情。和一个戴着粗羊毛围巾和帽子的红脸蛋冰岛姑娘聊天,她说话时会直视着你的眼睛,脸上一直有那种很暖心的微笑。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老城区里哪家餐厅有好吃又便宜的意大利面,又一定不要错过哪家酒吧里的现场音乐,还有哪个街角有温暖舒适的小咖啡馆可以上网。她的英文很好,说话时脸上的表情也生动,眼睛里有种在中国人中许久不见的光彩。

太阳没了,天空很近,人们一下拥有大把的夜晚时间可以挥霍。因为北大西洋湾流的影响,冰岛的气温并不是太低,海风中没有海腥味,只能闻见清冽呛人的雪气。

我几乎一刻不停地拿着DV和相机拍摄下眼前所能见到的一切,那些随手摄取的画面,都像明信片一样美得不可思议。极光是来时的重要目标,却在游走冰岛中被全然忘怀,手边处处都是陌生新鲜的风景。

在冰岛,人被置于如此的一种极限环境中,相当于全世界都背对着你,你会作何打算?我想起来了冰岛诗人古德蒙兹多蒂尔的另一首诗《表达》:

在树皮中

时间绘画

它的影像

在它们的色彩

和枝干的

手势中

它们表达自己

虽然夜色已至,但时间分明还早,索性信步来到雷克雅未克大教堂。这座大教堂建于1930年,是雷克雅未克的地标建筑。教堂设计不走寻常路,非常新颖,就像大地上矗立着一架巨大的管风琴,四野的风一起涌来,齐奏赞美诗。

大教堂里有一座钟楼,也是其最显著标志,高72米,游客可乘坐电梯上顶楼,俯瞰该市全貌,还能看到周围耸立的群山。

我们努力攀到了大教堂钟楼的顶层。这里寒冷异常,风从十几个打开的窗口吹灌进来,每个窗口下面都有一个小石凳,游人们缩着脖子站上去,把头战战兢兢伸出窗口……

突然之间,你会从上空看见雷克雅未克全景,深蓝、纯白、灰黑、艳红、蓝紫、明黄、橘橙、天蓝、亮粉……美如梦境。你会一下子愣怔在那里,因为,那是神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