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度陷入低迷状态的中国高铁建设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铁道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从2月份开始投资已连续5个月递增,一度停工的部分高铁线路开始加速建设;针对社会上一些有关高铁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质疑,科技部在今年4月通过的《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也给予了澄清,并对中国高铁科技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大技术方向和重点任务做出了规划,表明高铁发展不会因为一些事故而停下脚步;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也在考虑如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以解决当下融资不畅的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7月9日、10日上午主持召开的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相关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要在铁路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保增长”重要性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国高铁建设正逐步从刘志军事件、资金短缺、7·23事故的阴霾中走出来,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