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刊要览

2012-04-29 00:00:00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20期

美国《时代》6月11日

如何走完人生

本期文章中,著名记者和政治专栏作家乔·克莱恩和读者分享送父母走完人生最后历程的感悟。在母亲临终前的5个月,克莱恩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临终医疗关怀。他看到昂贵医疗保险项目所引发的混乱,也注意到,一组受雇于医院的医疗人员不同于传统医疗方式,向他母亲提供更人性化的临终医疗服务。

美国《新共和》6月7日

战场

每隔4年,美国人都会通过俄亥俄州竞选来重新认识自己。而今年,该州可能将会再次成为决定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地方。当然,今年的总统大选并不是俄亥俄选情受到外界高度关注的唯一原因。因为该州今年参议员的选举也一定会竞争激烈,而其结果,将对国会共和民主两党的对阵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英国《经济学人》6月2日

道德和机器人

随着机器人的日益智能化,自动化机器面临伦理道德抉择的看法正在从科幻走入现实。它们最终将做出一些生死攸关的决定,从而具备至少是表面上的道德主体资格。比如无人机是否该向据信隐藏有军事目标的平民避难所开火?抢险机器人是否该将可能引发公众混乱的实情告诉大家?这类问题导致了“机器伦理学”的兴起,该研究赋予机器人判断对错的能力,让它们面临两难困境时能做出适当选择。正如科幻作家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伦理规范三原则所显示的,机器人的开发利用和监管需要建立一个更复杂的框架,特别要在下列三大领域取得进展:首先,立法确定机器人“犯错”时其设计编程人员,制造商或操作员是否有责任;其次,嵌入伦理系统的机器人所做的判断须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后,工程师、伦理学者、律师和决策者要加强合作。

野村公司四面楚歌

日本《要素》6月

针对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控股公司的内幕交易调查升级。近日,日本金融厅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对该公司进行了罕见的“特别检查”,野村有可能参与了国际石油开发帝石公司及东电等公司的内幕交易。监视委员会佐渡贤一委员长表示,“这就是我们与野村之间的一场全面战争。我们会彻底战斗下去的。”

法国《巴黎竞赛》5月30日

梵蒂冈的背叛者

梵蒂冈教廷不久前证实,教皇本笃十六世的管家保罗·加布里埃尔涉嫌非法藏有秘密文件被拘捕。几个月来,陆续有关于天主教廷金融腐败、权力斗争和梵蒂冈高层任人唯亲的机密信息遭泄露。尤其是一本名为《圣座》的书籍出版,暴露了教皇与私人秘书之间往来的信件和备忘录,使泄密事件进一步升级。

德国《明镜》6月4日

秘密行动

德国已向以色列提供了3艘潜艇,另外3艘还在建造中。以色列在这些潜艇上装配了巡航核导弹。德国政府为该项目提供了逾亿欧元的资助,也向以方提出诸如停止在有争议地区扩建民居等要求。但德国一直声称对核武一无所知。事实正相反,德根据这个被称为“萨姆森”的秘密计划帮以色列发展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