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爆炸案再调查

2012-04-29 00:00:00刘子倩张丹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30期

一起因拆迁而引发的爆炸案因案情峰回路转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在爆炸案之外,那些因征地拆迁无法得到合理补偿的居民命运也开始备受关注,巧家爆炸案中当地政府的作为亦引人深思

对于赵登贤来说,三个月的煎熬等待漫长而痛苦,警方的通报终于还弟弟赵登用清白。8月7日,昭通市公安局通报称,“5·10”巧家爆炸案已成功告破,犯罪嫌疑人邓德勇、宋朝玉被捕,而当场身亡的赵登用并未参与爆炸案的预谋策划,他也是本案的受害人之一。

赵登贤听到通报后号啕大哭。质疑

事情缘于三个月前的一声巨响。5月10日上午9时,在巧家县白鹤滩镇花桥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村民们正排队签名确认拆迁安置地块,巨响过后,数十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很快,关于女拆迁户携子引爆炸药的说法甚嚣尘上,但一天之后,巧家县公安局即公布犯罪嫌疑人为赵登用,动机为报复社会。但这个“神速”的侦破结果疑点重重。赵只是在县城打工,家在离县城百余公里之外,与拆迁毫无瓜葛,没有理由在此实施爆炸。

与此同时,警方公布的赵QQ空间日志和日记,以佐证警方观点,巧家县公安局局长杨朝邦更坚称赵登用便是犯罪嫌疑人,“不会拿自己的职务和前程开玩笑”。

但赵的二哥赵登贤向警方提出六个疑问,最主要的是报复社会的动机和爆炸物的来源。“爆炸点的人和事,都与赵登用没有任何关系,即使他要报复社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跟他有关的地方?”赵登贤质疑称,赵登用从来没接触过炸药,不懂爆炸技术,更没办法搞到爆炸物。

爆炸案发后第三天,赵登贤开始私下调查。主要找当地的村民和赵登用的工友了解情况。两个重要工友的出现,坚定了赵登贤的信心。当天有人看到雇佣赵登用的人背着双肩包,而背包何时转移到赵登用身上不得而知。赵登贤即把相关线索告知巧家县公安局,对方答复说,正在调查之中。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案件发生之后,国务院和公安部均组成调查组赶赴巧家,云南省公安厅刑侦专家亦参与其中。除了家属的努力,上级部门的介入被认为是案件峰回路转的重要力量。

接近警方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实在认定赵登用为犯罪嫌疑人不久,警方就发现了新的可疑DNA以及电路板残片的重要线索。昭通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赵琼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警方发现电路板或可看作是案件的拐点。

警方似乎吸取了仓促公布赵登用为犯罪嫌疑人的教训,在有了新的侦查方向之后,公安机关一直在质疑声中保持沉默,而案件侦破工作实际上一直在进行。

爆炸发生后20天,警方排查出的犯罪嫌疑人邓德勇、宋朝玉被带走。已查明的事实是,邓宋二人从劳务市场以100元雇佣了赵登用,并指使赵将装有爆炸装置的双肩包送人花桥社区办公室,邓宋二人中的一人用手机引爆炸药。

邓德勇今年43岁,曾开过饭馆,跑过运输,靠给人打零工过活。他的二哥邓德明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5月10日他被爆炸声惊醒,后来他发现邓德勇并无异常,还骑着摩托出去买菜。

同为村一组的宋朝玉与邓德勇同龄,两人熟识多年。宋长年在玉溪的矿山工作,每年只有春节回家,而今年工地很难挣到钱,在妻子王朝平的要求下,他回家专门照顾孩子。王朝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爆炸后,她回到家看到宋正在给孩子做午饭,说起此事,宋漫不经心地回答自己也听说了。5月17日,宋被矿山老板电话召回矿山上班,14天后,宋在麻将桌上被警方带走。

警方的通报中称,邓德勇因对被征收土地和房屋不满,与宋朝玉合谋通过实施爆炸制造社会影响。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宋朝玉家并非在征地拆迁片区中,为何他要参与爆炸案,令人费解。“拆迁跟我们家也没有关系,他为什么走这一步我也想不通。”王朝平说。

其实,两人被抓几天之后,关于爆炸真凶被抓的传闻就不胫而走。一位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6月14日,他在县检察院的亲戚就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爆炸前后的整个过程。“我原本有些将信将疑,直到警方公布我才发现跟他说得一模一样。”

就在这个时间节点,赵登贤收到了县政法系统一名工作人员的短信,告知其真相,他立刻将消息群发给媒体记者。

邓德勇的律师王世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7月13日他在巧家县看守所见到邓德勇,会面持续了40多分钟,发现他精神状态不错,还询问律师办理此案是否感到外界的压力。在会面中他承认爆炸是其所为,但关于作案细节,他说自己会在开庭时详细讲。问他犯罪动机,他说,“我不告诉你们,也应该会想到。”

王世云分析说,稍有社会经验的人在没有确切证据下都会先否认,但他全部承认了,估计在案发后他就做好了随时被抓的心理准备。

“通报”的尴尬

8月7日,警方在沉默三个月后终于公布巧家爆炸案已成功告破,涉案犯罪嫌疑人邓德勇、宋朝玉因涉嫌爆炸罪已被依法逮捕。

尽管如此,媒体对于警方的质疑和批评仍不绝于耳:过早地公布赵登用为犯罪嫌疑人是否过于草率,而以前程担保的公安局长是否应交出自己的前程?

事实上,在案件的整个侦办过程中,当地警方颇多做法值得反思。巧家县公安局局长杨朝邦曾向媒体表示,省市多名刑侦专家调查确认,引爆装置是这名背包男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监控录像逐帧分析显示,爆炸前瞬间这名男子右手有触摸腰部的动作。

按杨朝邦的说法,赵登用自己引爆了炸药,但最终的事实却是对公安局长草率结论最有力的回击。在官方的通报中,不留余地的表态,最终令官方骑虎难下。不过,在官方看来,案发第二天就召开通报会,毕竟首先击破了女拆迁户携子引爆的谣言,但县公安局长不恰当的表述让警方变得被动。接近警方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案情逆转后,杨朝邦压力极大,鲜有露面,手机也换了号码,记者数次前往巧家县公安局局长办公室,房门紧闭,敲门亦无人回应。

在这位知情人士眼中,杨朝邦是个性情中人,“他完全可以念完通稿就拍屁股走人,可他还是耐心回答记者的提问,在当时的情况下,双肩包的确是在赵登用身上爆炸的,怀疑他也没有错。”

此外,官方的另一个败笔是在事件发生后,极力撇清爆炸与征地的关系。但最终的事实让公众对于当地征地拆迁有了更

大的想象空间。

不过,警方很快认识到错误。昭通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赵琼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案件细节不便透露,目前已进入起诉阶段,之前的表达不严谨,给公众误导,“本着依法办案的原则,该道歉的还是要道歉”。而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对于赵登用家的影响,巧家县公安局专门将赵老家的村民们集中起来说明情况并致歉。

在这次事件中,当地政府吃了“表达不准确”的亏,上级部门甚至要求不要接受媒体的面访,改为书面采访,以防止杨朝邦式的事件再次发生。但《中国新闻周刊》发给县委书记的采访函,直到截稿时止,仍未收到书面回复。

征地之争

巧家县隶属于云南昭通市,人口50余万,是国家级特困县,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仅1.4亿元。当地把更多的期待投向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四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

像中国大部分县城一样,这里县城周边的村镇划入新一轮的城市开发规划之中,征地拆迁便难以避免,迤博村即是其中之一。

迤博村位于县府所在地的白鹤滩镇,有8个村民小组,3000多人,大多以种地为生,不少年轻人在县城打工。原本在县城边缘的迤博村如今被县城包围。在仅三四百米长的巧家县步行街的尽头便是迤博村低矮的民房,与相邻的大楼形成鲜明对比。2011年下半年,迤博村就传出征地拆迁的传闻,很快应验。

2011年10月18日,巧家县县城规划区土地与房屋征收安置补偿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发布通知对迤博村进行土地丈量,理由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对旧城进行改造,指挥部给出的价格是耕地6万5千元1亩,果园地8万5千元1亩,但村民认为价格太低,均表示不满。

四组的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在土地实物调查平面草图上签了字,对自己土地面积予以确认,但指挥部的解释是签了字就代表同意征收土地,这令村民们很愤怒。一个月后,指挥部委托房屋评估机构对迤博村的房屋进行丈量。根据巧政发[2011128号文件规定,150平方米以上的按150平方米划拨国有土地,120平方米~150平方米的按120平方米划拨,以此类推。“也就是说你家就是有三四百平米,最多也只能划到150平米。”不满的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更令村民们感到意外的是,公布的丈量结果中有80%的农户都存在违章建筑,按规定,违章建筑只能赔偿合法建筑的40%。“十几年的老房子也给我划为违章建筑,没人给我们解释违章建筑的标准是什么。”迤博村老生产队长邓祟林有些想不通。

在房屋拆迁安置中采用货币补偿、划地安置等形式,而大多数村民选择了后者。一位邓姓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有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能划到150平方米的宅基地,每平米补偿626元,共计93900元。按照规定,在划拨的安置地块,每家必须盖起五层楼。“你觉得这些钱能盖起五层楼吗?”他反问道。

令村民担忧的是,安置地块处于滑坡地段,原有一口水井,以至于地面不断有水渗出,在村民看来,即使建了房,也无法居住。

事实上,早在2009年,指挥部在迤博村召开征地听证会,依据是巧政发[2009179号文件,耕地与果园的补偿与28号文件相同,但村民们拿出了巧家县人民政府印制的土地承包合同,其中规定承包30年不变,有效期到2028年12月。为此,村民们提出征收土地按30倍赔偿,但最终不了了之。

当3年之后,政府再次征地时,村民发现原来的79号文件被28号所取代,用村民的话说,79号是征多少补多少,而28号则是最多补150平米,村民为此多次向政府反映未果。多名村民在拆迁过程中与拆迁人员发生冲突,甚至有村民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刑。

对拆迁不满的就包括日后制造了爆炸案的邓德勇。他与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合住在一个小院里,他有一间61平方米的房子,按照评估价格为每平米880多元,由于被评估为违章建筑,价格只能打4折,所以房子最后的总价为21719元。邓德勇的妻子陈明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两个孩子已长大,已无法挤在原来的两间土坯房里,邓曾多次申请建房,但均以规划区内禁止新建房屋而被拒绝,而这两间房还是在2011年花6万元铤而走险建的。

除此之外,加上房屋附近的耕地等,邓德勇家的补偿款是6万多元,因其为违章建筑,按规定,邓德勇家不能获得安置,似乎此时一颗仇恨的种子便种在了邓德勇的心中。

爆炸发生后,巧家县所有的征地拆迁工作均被停止。迤博村的村民们发现,政府开始主动和村民们沟通,县里领导多次组织接访。7月中旬,县委书记方宗辉在县委礼堂接访,三四百个座位的礼堂坐满了群众。每个人可以举手提问,县领导当场回答。曾因阻挠拆迁而被判刑的郑永江认为自己是冤案,便质问县委书记。多位在场的村民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方宗辉表示他有责任,但他并不知情,是看了网上村民的联名帖子才知道此事。当天,方回答了上百个问题,接访从上午11点持续到下午4点多。

两天之后,县委书记方宗辉到迤博村吴祥华家“微服私访”,村民反映2009年的79号文件被2011年28号文件代替,百姓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但令村民们意外的是,方宗辉表示,除了79号文件,之后的文件他均不知情,但会进行调查。

在7月中旬村民与县委书记的对话中,县领导承诺对于群众的利益请诉求将于8月中旬给予答复。“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一位村民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