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带来了一个关注适龄流动青少年的提案,建议对这些孩子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尤其是在他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社会应该给予关注,不能让这些孩子失学、失业、失营。
“现在流动青少年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仅14岁到16岁区间的,全国就有四五百万在城市里,仅在北京就有7万多人”,杨澜说,武汉市这样的孩子也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对他们给予关注。
杨澜希望,能在这些打工子弟较多的学校,在初二、初三的时候,就为他们提供一些职业生涯的培训课程,让他们知道能申请什么样的职业高中。而且,杨澜还建议,对于这些上了职业高中的流动青少年,也能给予和本地户籍学生一样的学费补贴。
除了给流动青少年具体的帮助,杨澜更是对他们有很高的期待。她认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相比,有着更广阔的视野,是开始有自己人生规划的一代人,他们不仅仅是走向一个盲目未知的城市,找到随便的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他们可以有自己未来的筹划和打算,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在城市里安身立命。
张晓梅:将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
近些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数度“冷冬”。今年霜降以来,强冷空气几度急剧南下,江、浙大雪,湘、黔冰冻,就连往年大多温暖如春的粤、桂、滇北部地区也呈现了雪花飞舞的天寒地冻。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采暖地区一般是累年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S℃的天气超过90天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陇海线,北方地区集中供暖室温标准为16℃~18℃。
在张晓梅看来,解放初期,国家制定秦岭淮河供暖线,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考虑是合理的。改革开放30多年,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南方部分城市提出集中供暖的要求也是正当的。“目前南方城市一般使用空调和电暖器来度过寒冬,这种分户方式不仅浪费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加重百姓经济负担,还存在安全隐患。”张晓梅表示。
有鉴于此,张晓梅建议,对南方地区提供集中供暖,并将此惠民项目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由国、省两级按重点工程项目金额投入建设资金,并将城乡居民供暖补贴纳入财政预算。
张晓梅表示,长江流域的江、浙、沪、鄂、皖、赣、黔、滇、渝、川及相邻区域人口有四五亿之众,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5强,若能下决心实行冬季区域集中供暖,不但能提高广大南方地区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还可以拉动内需,因为供热服务市场潜藏着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