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艳彩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要不但承担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育的职能,同时也要承当职业道德的培育。本文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谈起,结合了实际工作实践,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朱镕基同志曾经给国家会计学院作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题词。这是对从事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的基本的道德要求。目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账,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大量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账分不开。这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强化法制、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从培养会计人员的学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奠定从业道德基础。
由于中职学校招生比较困难,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相对轻视了职业道德的培养,会计专业这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该课程的特点,谈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会计的职业道德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他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
二、会计专业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中职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在智育方面下的力气比较大,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考试,提高学生考会计证的积极性与通过率,相对而言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高通过率对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学质量在某个方面上是一个巨大的促进,有时还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招生的压力。不少单位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只是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在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忽视职业道德的养成。然而现实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高超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掌握国家的相关法规,同时,在从业的过程中要与形形色色的单位和人打交道,经常会面临利益诱惑,不具备从业的道德操守,就很难做好会计工作。
2.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同程度上忽视德育工作,不善于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应试教育的理论在中职学校仍有很大的市场,考试成绩和考证的通过率是衡量一个老师的教学好坏的标杆的思想普遍存在,而且职业道德观念、责任意识、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等会计行业的普世价值很难在学校考核中得以验证,因此,也就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培育缺陷。
3.德育手段单一,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偏重于学生的应试效果。德育与智育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同,而忽略了从多方面对其的影响与考核,都会导致了生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上的认识流于形式。
三、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是在短时期内形成的,这就迫切要求转变观念,把职业道德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1.丰富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教育
(1)在教学内容中和教学方法上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课程实践性很强,这里的实践性不仅仅指实操的问题,而且也包括其德育教育,也就是德育教育与会计实践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就要求会计教师努力挖掘专业知识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把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2)充分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突出德育在学科体系中位置。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规范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深刻体会并逐渐养成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的道德信念,为从事会计工作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3)寓职业道德建设于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在会计基础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并感受到会计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坚持准则的职业操守;在学习财务知识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在税法教学中,教育学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足额缴税,不偷税漏税,把道德培养贯穿于整个过程。
2.加强法制教育,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1)法律意识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老师应充分利用犯罪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警示教育手段是德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通过讲述自己长期积累到的会计犯罪案例,不断把会计犯罪分子的忏悔讲给学生,可以深刻教育学生。同时,教室布置体现会计文化氛围,班级师生应结合专业特色,订立班级公约,营造自省自律的氛围,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
会计专业实践性很强,相关的职业操守不容易通过纯粹的教学获得。可通过专业的企业财务人员以及相关关执法部门的专家以专题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教育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品质。
(3)建立诚信档案,培育诚信人才。诚信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学生诚信档案既是对学生专业考核的重要补充,也是加强会计专业学生严格自律的的有效手段。
3.在教学过程中要,要坚持正面引导,抵制不良社会影响对学生的侵染。可经常组织讨论会,辨析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断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总之,中职学校要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实践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基本要求,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鹤壁工贸学校)
参考文献:
[1]骆培业.会计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J].会计师,2010,07.
[2]杨建芳.论中职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J].职业,2012,02.
[3]杨彩阁.中职会计教学中应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内江科技,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