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培养

2012-04-29 11:42:14阿不都外力·艾尼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开发少数民族新疆

阿不都外力·艾尼

摘要:加强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是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和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对新疆的和谐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通过阐述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的现状着手,提出了女性人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开发;新疆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23-02

一、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的现状

新疆是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人才。因此,加强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是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和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对新疆的和谐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

1.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党政干部结构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妇女干部队伍发展十分迅速,积极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后备力量不断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委员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妇女代表和委员。在第六届到第九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少数民族妇女委员都占一定比例。此外,在全国各省、地、县级人大、政协机构组织也都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妇女代表和委员。

2.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壮大。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总体上讲,这支队伍的数量在新疆过去的各项事业发展中基本满足了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新疆21世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缺少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优秀女性人才,缺少科研领域和直接与经济建设紧密相关的优秀高级女性科研人员和女性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女性高科技人才和女性技术创新人才。高科技人才对新疆的快速发展极为重要的。

3.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增多。从新疆企业经营人才队伍的构成来看,新疆的女性经营人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比起改革开放以前,少数民族女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从极为少数,发展到了在国有企业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私营企业里自主创新,开辟新领域来得到社会的认可。可是这还是远远不够。

二、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女性人才开发力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对人才的需求和重视的程度空前提高,女性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然而女性人才的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构不合理。新疆女性人才中高级人才少,中级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低学历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集成型人才多,高薪拘束人才少,传统专业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单功能型人才多,外向型人才少,内向型人才多的问题很突出。第二,分布不平衡。女性人才城乡、区域、产业、行业领域的分布不平衡,高科技文化素质和高技能素质女性占女性总数的比例还很小而且大多数高素质女性集中在教、文、卫等领域,而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高素质女性较少。第三,比例不协调。新疆女性人才资本投资明显落后于男性,导致女性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女性人才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

2.女性人才开发受条件制约。社会环境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凝聚力、亲和力和吸引力。主要表现为“需要的进不来,不需要的出不去,优秀的留不住”,少数民族女性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部分干部群众认为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吸引力偏低,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创业环境不优,还有的认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看到,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工作还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目前的少数民族女性人才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与市场经济体制配套的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开发投入不足。

3.女性人才开发自身条件限制。由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 “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贤妻良母,使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望大于社会角色期望。女性的社会角色也囿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如在就业结构层次中,女性分布于中、低层次居多,在同一领域,就业结构层次越高,女性比例越小。这就使女性无法得到更多参加社会实践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以致某些领域成为男性的世袭领地。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思想意识的束缚,“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习惯性性别分工模式,使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就很大范围内失去了提高自己素质的平台。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听天由命地接受社会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社会上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等基础性和辅助性的低层工作,在家里主要扮演养儿育女操持家务的母亲角色。

三、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开发对策

1.分类指导开发女性人才资源。所谓民族开发就是指根据各少数民族的“族情”来进行人才资源开发。 因民族开发战略是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子战略,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以及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类指导”政策在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领域的运用和要求,又是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因族举措”原则号召的体现和要求。既是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其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的需要,又是保护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少数民族特有传统文化的需要。针对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实施因民族开发战略的具体对策有:第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契机,重点开发少数民族党政人才资源。第二,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突破口,努力开发少数民族科技人才资源。第三,以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为引擎,重视少数民族女性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第四,以举办民族节日庆典为良机,扶持少数民族草根人才资源开发。

2.少数民族女性开发中注重素质与环境的统一。 女性人才的成长发展有不可或缺的要素即素质与环境,其中素质是内因,是基础。环境是外因条件。女性人才开发要注重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统一,实现人才资源的聚集和人才资本的裂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第一,把提高素质作为女性人才开发的根本。素质是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素质提升是开发人才资源的前提和条件。因此,要把加强女性人才素质提升和能力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改进培养方法,加大选拔力度,拓宽培训渠道等措施,着力提升女性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存量,提高创新能力获取发展机会。第二,把优化成长环境作为女性人才开发的关键。环境是人才成长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女性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政策、机制、舆论、人文等软环境不尽如人意,限制了女性人才的发展与开发。因此,抓好女性人才开发,必须把环境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具体来说,要抓好女性人才培养选拔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规划等政策体系的制定,创造有利于女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女性人才评价、监测、激励等各项用人管理机制,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环境。要大力宣传女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保障少数民族女性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第一,充分保障妇女参与自治区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权利。各级人大、政协常委中女性比例和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比例逐步提高。第二,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完善平等竞争机制和公务员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女性有优先权。第三,在制定有关妇女生存、发展的方针政策,涉及妇女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时,要听取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以及妇女组织和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第四,要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使其成为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反映妇女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第五,重视妇联组织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妇女参政议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和推荐女性人才的优势。

4.制定和完善女性人才开发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竞争和民主管理。第一,在选拔、聘用、晋升干部和录用公务员时,要切实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保障在选拔、聘用及晋升干部时女性不受歧视。第二,制定和落实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划,对年轻优秀的女干部要优先选拔。第三,建立女性人才开发信息网络,加强对优秀的年轻女干部的培养。第四,提高女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女干部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第五,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符合条件的女性,在聘用合同中不得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第六,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注意培养和发现高层次的女性管理人才。第七,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第八,扩大基层民主,鼓励和推动妇女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保障妇女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5.提高妇女竞争能力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对妇女参与决策、社会事务管理和民主参与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接纳女性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妇女参政议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培训教育机会。第一,加强对女干部的培训教育和轮岗锻炼,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和竞争能力。加强对女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第二,重视奖励、表彰妇女中的先进分子,大力宣传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提高女性人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第三,加大对少数民族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她们参与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葛丰交,刘彤.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社科论坛,2010,(4).

[2]陈红梅.对新疆少数民族妇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8,(5).

[3]周立.新疆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机制研究[J].高教论坛,2008,(5).

[4]李慧,李儒忠,卢佳伊.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研究[J].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5]玛依拉·米吉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7,(3).

[6]曾豪杰,张德选.浅谈少数民族科技人才资源开发[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2).

[7]曾豪杰.因族开发: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5).

[8]王乐夫.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陈凤雪]

猜你喜欢
开发少数民族新疆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