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春风绿赵州

2012-04-29 00:44:03赵志勇
当代人 2012年7期
关键词:赵县票友联谊会

赵志勇

4月,伴着和煦的春风,文化部由来自国家级院团的青年演员和记者等组成的“文化青年走基层实践活动”小组一行9人来到赵县进行调研,这是全国8个组中河北唯一的一组。五天行程中,他们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及大学生村官深入交流;走访当地农户,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了解民情,挖掘感人故事;走进南寺庄村小学,与小学生沟通互动,了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希望,捐赠学习用品;调研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京剧爱好者联欢;进行专场慰问演出。

这群从首都来的文化青年,给古老的赵州吹来了缕缕清新的风。

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

4月1日,赵县王西章乡南寺庄小学二年级小学生石子颖和她的同学们度过了快乐而又难忘的一天。“我们不但学会了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领到了北京的叔叔阿姨送给我们的彩笔、铅笔、笔记本、图书等学习用品,还看到了他们带来的精彩节目。”石子颖说。

当日下午1点半,当文化部团委“文化青年走基层实践活动”演出小组的演员们还在调试着音响设备、做着演出前最后的准备时,石子颖和小伙伴们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哼唱着刚利学会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边搬着小板凳来到操场上。

“哎,这不是上午教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张老师么?”“他还会教我们什么歌儿呢?”当来自中央歌剧院的男中音演员张晓元来到石子颖和她的小伙伴面前时,大家你一言我一署地议论着,并给予了“张老师”最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哈哈,张老师唱得真有意思,嘴巴张得好大呀。”张晓元用美声唱法演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让石子颖跟身旁的小伙伴乐成了一团。

“之所以用美声唱法为孩子们唱这首歌,是因为美声唱法浑厚高亢的音调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而且这首歌的歌词特别美,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埋下热爱祖国母亲的种子。”张晓元特地向笔者解释。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编辑陈瑜一曲钢琴独奏《彩云追月》,让很多乡村孩子第一次现场聆听了悦耳动听的钢琴曲。“穿粉红色裙子弹琴的阿姨很漂亮,弹得非常棒。”今年已经10岁的三年级小学生白文宽兴奋地说。

“这里的学生非常天真可爱,对艺术的悟性也很强,演出中我能够感觉到他们是在用心聆听与感受,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陈瑜也难掩内心的激动。

同样是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邱锡鹏擅长配音模仿秀等口技表演,他以齐天大圣特有的腔调,现场模仿了“孙悟空大闹三清观”片段。“太像了!”“像极了!”来自观众席中的啧啧称赞不绝于耳。

作为演出小组组长的文化部团委副书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轻音乐团青年长号演奏家李冰川,十多年来,他的演出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他为给孩子和乡亲们演出进行了一番精心准备。听说他给大家献上的长号独奏《中国心随想曲》,曾为印度总统帕蒂尔演奏过,孩子们和乡亲们对自己享受到“总统待遇”感到兴奋。他说,文化青年走基层实践活动是文化部响应“走转改”活动的具体举措之一,也是落实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关于“组织大规模专题性基层调研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之一。该活动由文化部团委组织筹划,70名文化系统青年分为8组,赴河南、河北、黑龙江、陕西等地体验基层生活、调研当地文化建设。李冰川告诉笔者,“这次来的演员都是院团的中坚力量,在团里都有很重的演出任务,但一听说要下基层,报名都特别踊跃。大家都觉得能服务基层百姓,是一个演员价值的最大体现”。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这是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刘铮在演唱完京剧《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选段后,很久没有看戏的南寺庄乡亲们的迫切呼声。刘铮加唱了大家熟悉的《苏三起解》选段。谈到这次演出,刘铮有两点深刻体会:“一是给农村的小学生唱戏,让他们感知、体会京剧,具有很好的启蒙作用,对弘扬和传承国粹艺术很有意义:二是跟我配合的当地的京剧票友乐队很专业,大家配合得很协调,京剧在当地很有群众基础。”

慰问演出结束后,南寺庄的乡亲们用家乡香喷喷的农家大锅莱、油条招待了远方的亲人,“好吃,好吃”,文化青年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做饭的大师傅看着大家这么开心地吃,乐得合不拢嘴,笑没了眼。

走访京剧联谊会

4月2日下午,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文化部文化青年走基层实践活动一行9人,来到位于石塔村的赵县京剧联谊会,与近百名京剧票友联欢交流,受到京剧票友热烈欢迎。

石塔村,素有京剧村美称。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的戏剧艺术家张东川和京剧活动家张冶皆出生在这个村。村里人爱戏、懂戏、唱戏。李维刚就是位痴迷于京戏的老人,2010年元旦,他和村里其他几位戏迷牵头,把本村以及方圆数十里的戏曲爱好者组织在一起,取名“赵县京剧联谊会”,并出任团长。除了坚持每周二、周六晚上和周日下午在村委会活动室学戏唱戏外,周四还把戏迷活动安排在自己家里。京戏,已经成了他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赵县京剧联谊会刚成立时,没有活动场地,李维刚就把大家请到自己家里,并为戏迷朋友提供好茶好烟。联谊会没有乐器音响,李维刚又拿出自己的4000多元的积蓄,购买了全套音响设备以及京胡、板胡、板鼓、月琴等,必备乐器。短短时间会员就由起初的30人发展到65人。

听说北京的艺术家要来和票友联欢,戏曲爱好者蜂拥而至。容纳77人的联谊现场座无虚席,走廊上也被闻讯而来的乡亲们站满。

联谊会现场悬挂的“欢迎文化部青年艺术家莅临指导”的横幅格外醒目。小小舞台上京胡悠扬、锣鼓铿锵,你方唱罢我登场,气氛热烈。国家京剧院刘铮一连为大家演唱了《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名段,之后,京剧票友纷纷登台亮相,使出看家本领。曹少军的《登天台》、刘芬霞的《望江亭》、李维刚的《三娘教子》、崔胜阁的《打龙袍》、杨玉斌的《范进中举》赢得阵阵掌声。刘铮与杨玉斌合作的《坐宫》唱段,把联谊活动推向高潮。

刘铮出生在京剧之家,从小受到京剧艺术熏陶。虽然从事舞蹈专业但始终衷情于京剧艺术。面对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他深情地说:“我父母原本就在河北省京剧院工作,很小的时候,就和父母到过赵县,这次来就像回家。”而下基层和百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令他感觉接地气:“这次我跟赵县京剧联谊会的票友们有个互动活动,我看到这里有很多爱戏也会唱戏的票友。另外艺术是相通的,走近赵县的民间艺术,也使我收获很大。”在票友要求下,刘铮对票友的演唱一一做了点评。

联谊结束后,北京客人分别向赵县京剧联谊会赠送了《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和写有大红福字的画轴,祝愿联谊会越办越红火!

赵州传统文化名不虚传

“扇鼓扇鼓生得圆,上面缀着九连环,扇鼓本是狗皮面儿,要打扇鼓得舍出脸儿”。4月5日上午,在县文化馆排练厅里,七八个来自杨户村的妇女手持扇鼓,用方言土语念完这段开场白后,为北京来的青年艺术家们表演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扇鼓舞。

65岁的妇女杨俊月是扇鼓队的教练,她40来岁上跟本村的老艺人张四子(已故)学打扇鼓,先后学会了“八仙过海”“四辈上工”“逛花园”等扇鼓调。接着组织起一班子同村的姐妹,将自己学来的扇鼓舞传授给她们。杨户村的扇鼓表演讲究“表演中肩膀要上下耸动、臀部悬空扭摆,斜眼用眼神与女角戏逗”,具有明快、活泼、诙谐、风趣的艺术风格。

青年艺术家们在排练厅观摩了“夕阳红”舞蹈队的扇鼓表演。在与扇鼓艺人座谈时,李冰川组长说,赵州扇鼓首先要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原汁原味的舞蹈形式,还原扇鼓的本来面目,其次才是发展和创新。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欢快的鼓点声,南寺庄村的背灯挎鼓艺术团为到访的走基层小组进行了一场演出。队员们个个身着喜庆的服装,敲起鼓来动作潇洒有力,精气神十足。

背灯挎鼓是南寺庄村独有的民间古体乐舞表演,因表演者腰挎小鼓、背后背灯而得名,迄今已有300年历史。几百年来,每逢喜庆节日,老百姓们就聚集在村子里的广场、大街上,挎鼓举钹起舞狂欢,声震十里。2009年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寺庄村背灯挎鼓艺术团总导演韩存瑞,同时也是“背灯挎鼓”第11代传承人。他说,以前我们都是在村里自娱自乐,由于缺乏资金,服装和装备都很简陋,所以一直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生态的民间艺术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可,并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我们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成立了背灯挎鼓艺术团,希望这一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能重新焕发光彩,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添柴助力。

表演结束后,北京来的青年艺术家和南寺庄村80岁的韩庆瑞、76岁的李振须、70岁的白凤山等八九位民间艺人进行座谈,当了解到这个村的鼓谱只靠口传心授,没有记录时,便为白凤山老人口述的“喜迎春、新年乐、庆丰收、金龙闹海、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喜鹊登梅、万马奔腾”等鼓谱进行录音记录。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瑜表示,要将这12套鼓谱完整地记录和谱写出来,转赠村里。

文化青年一行还调研了“范庄龙牌会”,观摩了“范庄梨乡书画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赵县浓厚的传统文化和淳朴的民风令下基层的青年艺术家难忘。谈到赵县之行,李冰川说,他们此次到赵县不仅是为百姓送两场高质量演出,还是带着任务来的,“跟以往文化下乡不太一样,我们这次还要调研,围绕基层文化建设,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发展状况,回北京后每位成员要提交一篇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还要将调研报告汇总到文化部”。他们之所以选定赵县就是相中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次我们在赵县重点了解了扇鼓、背灯挎鼓和龙牌会三个非遗项目,感觉河北的传统文化名不虚传。”

二进南寺庄 依依惜别情

短短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要离开赵县了,文艺青年们又想起了南寺庄村曾经走访过的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以及小学校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决定到村里给他们道个别。

82岁的王俊菊是1948年入党的老党员,土坯门洞里钉有一块“光荣之家”的小木牌,床头放着一台收音机。她说,“俺每天都注意听广播,死了也不能忘记学习。”起初进村时,文化青年们就曾拜访老人,给老人送去了《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和慰问金。在村党支部书记白振亚引领下,文化青年们再次走进了老人居住的小院。爱好绘画的邱锡鹏,从画夹里取出了为老人绘制的铅笔头像,留作纪念。老人听说这群孩子们要走了,拉着他们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嘱咐他们一定要听党的话,干好自己的工作。临别时老人饱含深情的一首《东方红》,让北京来的年轻人潸然泪下。

82岁的老党员张晨孩,是他们走访的第二位老党员。在年轻人的要求下,他回忆了自己当年秘密为党工作的故事。他语重心长地说,新中国来之不易,你们年轻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好好为党工作。告别时,老人执意将年轻人送出家门,并连连挥手,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

在小朋友陈奇腾家,文化青年给她送上全体走基层人员签名的照片。中国文化报的王连文记者还特意给她带去一桶糖果,嘱咐她一定要好好学习。王连文说,村里的孩子很朴实,那天采访小奇腾时,孩子一定要将身上唯一的一块糖送给我吃,我很感动。一行人还逐一看望了魏世凡、石子颖、胡禾梦等小朋友,为他们送上签名照片。

依依惜别的时刻到了,村干部们将一面写有“服务农民德艺双馨”的锦旗送到文化青年走基层实践活动小组手中。李冰川眼含泪光对赶来送行的父老乡亲说:“我们还会再来的,有一首歌叫《二十年后再相会》,我想不会这么久远,或许就在明年梨花盛开的季节。”

这也正是家乡父老的期盼。

(责编:郭文岭)

猜你喜欢
赵县票友联谊会
赵县中医院
公民与法治(2022年8期)2022-08-12 01:21:38
别开生面的“迎新春联谊会”
1952-1958年赵县安济桥修缮工程回顾
河北赵县:“无人农场”尽显农业种植科技范儿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福建省海外妇女联谊会捐款超1.4亿人民币支援抗“疫”
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28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中华戏曲(2019年1期)2019-02-06 06:51:52
2015年慰问老专家新春联谊会在京举行
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17
赵县诗词进校园——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顼国成
中国火炬(2010年11期)2010-07-24 14: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