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波
(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23所,扬州 225001)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倍频器作为一个基本的电子部件,被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电子战、频率合成器等各种电子设备中。本文的倍频组件是为满足某雷达模拟器系统需要而设计的,通过外部一个晶体振荡器的输入,得到多个成整数倍的高稳定度、低相位噪声的倍频频率。此组件要求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1]。
本组件技术要求如下(见图1):
(1)输入频率100 MHz,功率0±1 dBm,为晶体振荡器输入。
(2)输出频率1、2、3为100 MHz,功率2±1 dBm。
(3)输出频率4为200 MHz,功率2±1 dBm。
(4)输出频率5、6为1 000 MHz,功率2±1 dBm。
(5)输出频率7、8为1 500 MHz,功率13±1 dBm。
(6)输出信号杂散、谐波:≤-50 d Bc。
本组件设计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考虑点就是怎样把组件的体积尽量减小、成本尽量降低。在倍频组件中,滤波器占了很大一部分体积和成本,要降低成本和体积就是要尽量压低滤波器的尺寸和个数,这就要选择合适的方案。
在此倍频组件方案中,如果直接在输入端用谐波谱发生器去倍频,那么出来的频谱分量会非常多,相连频谱的功率值相差很小。在这种情况下,要选取所需要的频点,则对各个滤波器要求很高,滤波器实现起来,节数会很多,体积会很大,成本也就相应提高了;而且谐波谱发生器本身成本也较高,体积较大,不适合低成本、小体积的要求。
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频点去分别多次倍频,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倍频主要用 Mini-circuits的AMK-2-13+实现二倍频和Avago公司的PIN二极管HSMP-3822实现五倍频和三倍频。此2种器件体积小,成本低,摆放灵活。
图1 倍频组件设计方案框图
输出100 MHz的3路信号是输入端晶振信号直接分路放大出来的。此3路信号的干扰信号就只有谐波,在此只需用Mini-circuits公司的LTCC低成本小型化1206封装的低通滤波器LFCN-80+就可以轻松滤除。为了防止输出端有别的干扰信号输入进来,干扰有用信号,先把信号功分3路,然后再在各输出端口低通滤波。
输出200 MHz的一路信号是输入端晶振信号分路后采用 Mini-circuits公司的 AMK-2-13+二倍频器实现的。此倍频器对1次和3次谐波有很高的抑制作用,这样对200 MHz滤波器要求就大大降低了,在此只需要借助ADS仿真软件就可以轻松设计一个200 MHz的5阶LC高通滤波器和一个200 MHz的5阶 LC 低通滤波器[2],再配合 Minicircuits公司1206封装的LFCN-190+低通滤波就可以轻松滤除杂散和谐波。
输出1 000 MHz的2路信号是输入端晶振信号分路后采用Avago公司的PIN二极管HSMP-3822五倍频,然后再用 Mini-circuits公司的AMK-2-13+二倍频,再滤波分路实现的。
输出1 500 MHz的2路信号是在前面晶振信号五倍频到500 MHz后,再通过HSMP-3822三倍频,然后分别放大滤波实现的。此2路信号分别放大滤波是为了防止输出端有干扰信号输入进来,干扰有用信号。
在1 000 MHz和1 500 MHz信号实现过程中,主要是 HSMP-3822器件的应用。根据 HSMP-3822器件参数调整输入输出匹配网络,可以很好地实现三倍频和五倍频。五倍频实现电路及频谱特性见图2,500 MHz三倍频也是类似电路,根据器件参数,稍微调整一下输入输出匹配。
由图2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五倍频到500 MHz后,对相邻频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这样,对后面的500 MHz滤波器要求就大为降低,小体积、低成本滤波器实现起来较容易。
同样的,AMK-2-13+对 500 MHz二倍频,HSMP-3822对500 MHz三倍频,得到1 000 MHz和1 500 MHz频点,同时对其相邻频点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这样,对后面的1 000 MHz和1 500 MHz滤波器要求大为降低。
图3 HSMP-3822五倍频频谱示意图
在 此,通 过 对 500 MHz,1 000 MHz,1 500 MHz 3款滤波器带外抑制点的计算,选用小体积、低成本的介质滤波器,可以很轻松地满足指标要求。
由于此板体积较小,射频信号频点较多,为了防止各信号间相互干扰及信号自激,应合理地布局信号走向,尽量把各频点信号空间隔离开来,并且做好电源滤波,防止各信号通过电源线相互干扰,同时尽量通过过孔大面积接地,使整个PCB板等地电位,增加PCB板的抗干扰能力。PCB板布局见图4。
此倍频组件测试结果见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此结果达到预期设计要求。经环境实验表明此组件在+70℃~-40℃环境中工作稳定可靠。此组件尺寸大小:120 mm×89 mm×18 mm。
图4 倍频组件设计PCB图
表1 各端口指标测试结果
灵活的设计方案、合适的器件选择、先进的仿真软件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本文设计的倍频组件达到了低成本、小型化的目的,经实际使用,产品指标合格,性能稳定,安装灵活简单,能达到预先设计目的。
[1]朱志勇,王积勤.微波倍频器的发展与设计[J].制导与引言,2003(9):46-50.
[2]森荣二.LC滤波器设计与制作[M].薛培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