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生
(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 516007)
魏晋南北朝墓志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试释
刘志生
(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 516007)
魏晋南北朝墓志属出土文献,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其中有数量不菲的词语被《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等普通辞书所失载,这里抽出10条词语试加诠释,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的编撰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墓志;词语;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墓志属出土文献,其语言研究价值已得到学界公认。由于时代的变迁,笔者近读魏晋南北朝墓志,发现有大量的历史词语已不为现代人所熟知。这些历史词语,有相当一部分被《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普通辞书所失载。这些被失收的历史词语,有的带有明显的语体特征,仅见于墓志语体;也有的则被后世文献所承继,成为普通词汇。现抽取其中的10条语词加以揭发,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的编撰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妃姓敬平阳平阳人也墓志》:“峨峨缔构,蔼蔼绵苽,挺斯令善,降此秾华。”[1]
按:“绵苽”,喻子孙绵延不绝。“苽”同“瓜”,如《南齐书·孝义传·韩灵敏》:“家贫无以营凶,兄弟共种苽半亩,朝采苽子,暮已复生,以此遂办葬事。”“种苽”即“种瓜”。故“绵苽”即“绵瓜”。“绵瓜”乃“绵绵瓜瓞”之省,语出《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汉语大词典》收载有“绵绵瓜瓞”和“绵瓞”;“绵苽”一词,《汉语大词典》漏载,应据补。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本郡功曹行高阳县省兼郡丞寇君墓志》:“呜呼彼仓,歼我良人,追痛泉宫,动彼仓旻。”《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尚书令仪同三司文静李公墓志铭》:“斯望既舛,如何彼仓,老少有恸,朝野悲凉。”
按:“彼仓”,代称天。此“仓”通“苍”。《广雅·释虫》:“仓,犹苍也。”《战国策·魏策四》“仓鹰击于殿上”吴师道校注、《札朴》卷八:“史晨碑云:黑不代仓。”并曰:“仓即苍。”故“彼仓”即“彼苍”。语出《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孔颖达疏:“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后因以“彼苍”代称天。“彼仓”又见于唐代墓志,如《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正议大夫行绥州别驾充本州团练蕃落等副使冯公墓志铭》[2]:“哲人殄瘁,彼仓胡谓?”《唐代墓志汇编上·大唐故汴州中牟县丞乐君墓志铭》:“华文锦照,壮思涛奔,彼仓不慗。”《汉语大词典》收有“彼苍”而未收“彼仓”。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王显墓志》:“哲人云亡,殄悴斯及,一人悼恸,百辟婵媛,知与不知,家悲户泣。”
按:“悼恸”,乃“哀伤”义。《集韵·号韵》:“悼,哀也。”《玉篇·心部》:“恸,哀也。”是以“悼恸”为同义并列复合词。“悼恸”一词,后世文献承用,如《东里续集》卷三十六“墓志铭”《故登州府学教授郭先生墓志铭》:“郡长贰以下以素服临哭,武将及市里之人皆嗟咨悼恸,咸来会葬。”《临川文集》卷八十八《神道碑》:“公年六十六,以八月二日薨于位,天子悼恸,为之罢朝二日。”《柳河东集》卷十三“志十三首”《亡妻弘农杨氏志》:“悼恸之坏,曷月而已矣!”“悼恸”,《汉语大词典》漏载。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晋贾皇后乳母美人徐氏之铭》:“皇后追念号咷,不自堪胜。”
按:“堪胜”,能承受。《尔雅·释诂上》:“堪,胜也。”《玉篇·力部》:“胜,任也。”《汉书·贾山传》“财尽不能胜其求”颜师古注:“胜,堪也。”故“堪胜”为同义并列复语。他例如《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四:“然天性勤于吏事,使务填委,胥吏盈廷取决,簿书堆案盈几,他人若不堪胜,而播用此为适。”《汉语大词典》无“堪胜”条。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北海王妃故李氏墓志》:“妃禀贞英之节,体雪曜之姿,惠性凝华,兰音冲婉。”
按:“凝华”,谓闪耀光华,喻人充满灵气。《书·舜典》“曰重华”蔡沈集传:“华,光华也。”故“华”可用以喻指人之神气。“凝华”一词,唐代墓志中用例更加繁富,例如《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上柱国邢国公王君愕妻义丰县夫人张氏墓志铭》[3]:“毓懿清闺,凝华閟宇。”《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光州光山县丞孔君墓志铭》:“弟乃高韵岐嶷,挺一枝于仙桂;凝华点绚,光(下泐)册。”《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处士张君墓志》:“夫人曾氏,柔灵体月,淑质姿天,凝华桂浦,散彩芝田,何与善之无验,遽迁化以凋年。”《唐代墓志汇编上·大唐故万年县尉孔府君墓志铭》:“凝华桂畹,擢润珠池,志性幽闲,心神明敏。”《唐代墓志汇编上·大唐永徽三年王君墓志》:“夫人容范成轨,天性自然,婉顺凝华,无劳师训。”《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朱君墓志铭》:“披云布族,亘地凝华,盛传周汉,誉洽龟沙。”《唐代墓志汇编上·夫人讳陇字淑德南阳人》:“夫人渐润珠皐,圆折氾其清朗;资芳桂苑,团魄净其凝华。”《唐代墓志汇编上·大唐故苏州司马轻车都尉崔君墓志铭》:“夫人陇西李氏,籍庆高门,凝华中谷,贞姿玉映,淑问风扬。”《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黄州总管府阳城县丞王君夫人阴氏墓志》:“降生淑女,凝华比舜,作配君子,克明礼训,德冠珪璋,无喜无愠。”《唐代墓志汇编上·大唐故河东王夫人墓志之铭》:“四德慎美,温质宜家,神情柔举,仪韵凝华。”《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隋并州司兵张君墓志铭》:“披云布族,亘地凝华,盛传周汉,誉浃龟沙,清夺金石,秀表烟霞。”皆其例。“凝华”,《汉语大词典》失收。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君讳弘字法雅》:“昊天不弔,奄同摧樑。”《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齐故直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阳太守广川大中正皇甫公墓志铭》:“为山未用,摧樑奄及。”
按:“摧樑”,比喻有为之人死去。“樑”同“梁”。故“摧樑”即“摧梁”,乃一典故词,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摧樑”于唐代墓志中还可逆序为“樑摧”,如《唐代墓志汇编下·唐故左千牛京兆府折冲右率府郎将李府君夫人杨氏墓志铭》:“夫人弘农杨氏,夙清兰茝,名德惟馨,积善无徵,皇天不慭,药饵不愈,倏忽樑摧,权瘞于楚州。”“摧樑”与“樑摧”二词,《汉语大词典》均漏收。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董敬墓志》[4]:“藏舟骤徙,遇隙无修,俄悬素盖,奄闭玄扃。”
按:“素盖”,谓棺盖。“素盖”一词的该用法,唐代墓志使用颇繁,例如《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周故宣威将军燉煌县开国男索公墓志铭并序》:“嗟一张其素盖,痛永閟其玄堂。”《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故□□杨君墓志铭》:“车向长源,空扬素盖,山岳似削,川河如带。”《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泐)尹君墓志》:“薤歌悽而入汉,素盖飘以抟空。”《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唐太子故左内率河内司马公墓志铭并序》:“一朝零落,万事何有,云低素盖,风生昼柳。”《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游击将军信义府右果毅都尉韩公墓志铭》“昔乘朱幰,陪竭承明;今旋素盖,魂游蒿里。”《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法曹参军事皇甫府君墓志铭》:“转素盖于遥原,扬清笳于广隰。”《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张君墓志铭》:“咽悲泉之秋水,凄陇路之寒云,惨红尘于素盖,嘶白马于塗分。”《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唐故司宗寺丞上骑都尉王君墓志铭》:“揽辔洛阳,理冤吴会,昌门白马,江涛素盖。”《唐代墓志汇编上·大唐前齐府功曹参军尹君墓志》:“薤歌悽而入汉,素盖飘以抟空,白马徘徊。”《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盖夫人墓志铭》:“玄堂斯立,素盖俨兮愁云兴,灵轜低兮清风肃。”皆其例。“素盖”,《汉语大词典》漏载。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齐故使持节都督冀定瀛沧怀五州诸军事太师太尉公怀州刺史阳平郡开国公司马文□墓志铭》:“职在扶持,任参户牖,纵容谈讽。”《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使持节侍中太保领太尉公录尚书事大将军都督定相二州诸军事定州刺史临淮王墓志铭》:“常伯任隆,独坐务切,谈讽所归,绳准攸在。”
按:“谈讽”,谈议讽谏。《慧琳音义》卷四十一“谈话”注引顾野王曰:“谈,论也。”《集韵·送韵》:“讽,谏讽。”“谈讽”一词,亦偶见于《四库全书》所收之文献中,如《吾汶藁》卷六《祭文·祭姪成巳》:“经纶谈讽,履险如饴。”《大复集》卷三十二疏书共十一篇《应诏陈言治安疏》:“竺乾邪秽之教,不如文儒谈讽于前。”谈讽,《汉语大词典》未收载。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司空公兖州刺史张君墓志铭》:“妖寇作逆,蝟聚咸阳,相公尔日亲乞征讨,天子降敕诏王罢行。”
按:“妖寇”,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书·舜典》“寇贼奸宄”孔颖达疏:“寇者,众聚为之。”“妖寇”一词,后世史书频见,例如《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五十五:“妖寇构乱,侵扰邦畿,投袂致讨,志清王略。”《宋书》卷八本纪第八:“妖寇宋逸攻合肥,杀汝阴太守王穆之,郡县讨平之。”《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今军师屡败,妖寇未殄,若一旦不虞,则危祸立至。”《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六十二:“乃抗表曰:‘……窃惟大行皇帝,圣德驭宇,继体正君,犹边烽迭举,妖寇不灭,况今从佞臣之计,随亲戚之谈,举潘嫔之女以诳百姓,奉未言之儿而临四海,欲使海内安乂,愚臣所未闻也。……’”《北齐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七:“我太祖收宝鸡之瑞,握凤皇之书,体一德以匡朝,屈三分而事主,荡此妖寇,易如沃雪。”《元史》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自红巾妖寇倡乱之后,南北郡县多陷没,故大明从而取之。”例繁,不备举。“妖寇”一词,《汉语大词典》未收载。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李虎墓志》:“将恐山颓谷徙,海变桑田,刊此玄铭,其辞云尔。”
按:“玄铭”,指墓志铭。“玄”,《玉篇·玄部》:“玄,黑色也。”因古代墓志铭常用青黑色的碑石雕刻而成,故名。“玄铭”一词,唐代墓志用例更多,例如《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唐故郑州新郑县令刘君墓志铭》:“勒兹贞石,惧陵谷之贸迁;刊此玄铭,使德音之不朽。”《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成君吴夫人墓志铭》:“恐龟长筮短,谷阜陵颓,勒此玄铭,永标千古。”《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陪戎副尉刘君墓志铭》:“仍恐龟长筮短,陵谷贸迁,勒此玄铭,永标千古。”《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梓州玄武县丞王君墓志铭》:“仍恐龟长筮短,陵谷迁移,勒此玄铭,式标千古。”《唐代墓志汇编上·故大唐处士赵君墓志铭》:“恐光阴相袭,年代彫讹,庶勒玄铭,式旌泉壤。”《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张君墓志铭》:“仍恐龟长筮短,陵谷迁移,勒此玄铭,永鉴千古。”《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斛斯君墓志铭》:“仍恐居诸递运,陵谷迁移,爰勒玄铭,庶传不朽。”《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武骑尉贾君墓志铭》:“仍恐龟长筮短,陵谷迁移,勒此玄铭,永标千古。”《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洛州仇夫人墓志》:“将恐岸颓深谷,海变桑田,勒此玄铭,永鉴千古。”《唐代墓志汇编上·唐古任同州白水县令右任宛丘县令杨君墓志铭》:“仍恐龟长筮短,谷徙陵隤,勒此玄铭,表斯千古。”《唐代墓志汇编上·唐故王君墓志铭》:“虑碧海之变桑田,恐高岸之成深谷,勒镌翠石,拟制玄铭,万古传芳,千龄刊美。”《唐代墓志汇编上·大唐故兖州博城县丞杨公墓志铭》:“恐柳化崐墟,桑生渤澥,刻音徽于翠琰,纪年祀于玄铭。”例繁,不备举。“玄铭”一词,《汉语大词典》未立词目。
[1]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2]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
Explanation of Some Words Discovered in Tomb-inscriptions of Six Dynasties but Excluded from Dictionaries
LIU Zhi-sh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07,China)
The tomb inscriptions excavated from Wei,Jin,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contain large number of unique language corpuses.Nevertheless,many of the words discovered there are excluded by such encyclopedic dictionaries as Chinese Language Dictionary,Cihai and Ciyua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plain 10 of the words,in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ictionary compiling and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studies.
tomb inscriptions;words;Wei,Jin;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H13献标识码:
10.3969/j.issn.1674-8107.2012.05.016
1674-8107(2012)05-0094-04
(责任编辑:刘伙根,庄暨军)
2012-05-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墓志词汇研究”(项目编号:10BYY055)。
刘志生(1963-),男,湖南娄底人,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汉语史及碑刻文献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