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治凌 陈 倩 高 莹
付治凌:女,大专,主管护师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因具有感染性、遗传毒性或药物毒性,含有锋利物易刺伤人体而导致感染等特点[1],如果管理不善,将导致疾病传播,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为了解宝鸡市厂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我们对10 所厂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查宝鸡市区内10 所厂矿医院(一级医院)。
1.2 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从业人员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暂存点的设置、警示标识和管理制度、消毒设施、移交登记本;抽查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临床科室医疗废物分类存放等。
1.3 依据 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依据进行调查。
2.1 厂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结果 8 所厂矿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不合理,距离生活区或水源太近;存放设施简陋、达不到相关规定要求,且有2 所医院属于露天摆放,2 所医院无专门从业人员管理医疗垃圾。4 所医院未给从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悬挂管理制度。5 所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点未设置警示标识。2 所医院无消毒设施和移交登记本。1 所医院未分类存放医疗垃圾。
2.2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分类相关知识(分类特征、常见分组及处置方法等)的抽查中,共抽查196 名,能准确回答的88 名(44.90%),较为准确回答的59 名(30.10%),回答不准确的49 名(25%)。
3.1 原因分析 造成医院医疗废物存放处置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数厂矿医院从企业母体剥离出来,实行社会化经营。经济收入成为医院管理层考虑的首要问题,而对医疗垃圾的管理不够重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部分医院由于经费不足,在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方面的经费投入较少,使得医疗废物的处置、存放设施较为简单,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的防护,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着一定差距。第三,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医院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工作流程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医疗废物存放点选址不合理(如离生活区、水源太近等)。
3.2 改进措施 (1)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尤其是医务人员要认识到医疗废物是头号危险废弃物,其危害如同病毒一样,无论流向哪个环节,对周围环境都是一种直接威胁。据文献报道,我国医院每张床位平均每天产生1 kg 医疗废物,在这些废弃物中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患者治疗、生活产生的废物,又有毒性强的试剂[2]。本次调查10 所厂矿医院拥有近千张床位,每天产生近千公斤的医疗废物,管理不当或处理不力将是一个严重的潜在危险[3]。因此,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处理技术、个人防护、消毒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2)加大经费投入,做好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医院要合理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远离生活区或水源,设置危险、禁烟火、防水标识等。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医疗废物用房,有条件的医院要设置医疗废物存放间和消毒间,实行专人管理。医院必须给从业人员配备防护服、橡胶手套和长围裙、长筒靴、防护眼镜及防护口罩等,做好个人防护;每次处理完医疗废物后,个人防护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晾干,以备再用。(3)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回收处理。各种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现已在医院各科室得到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医疗废物量快速增长,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有文献报道,使用后立即投入消毒剂中浸泡的注射器和输液器的细菌总数每个检品≤20 cfu/ml,明显少于未经消毒的每个检品≤5000 cfu/ml[4]。所以使用后必须进行消毒毁形,按要求分类放置;实行专人领发,按数回收,避免流入社会污染环境。设置锐器收集盒收集锐器,使用规范的包装袋、周转箱(桶),并有明显警示标识,防止发生锐器损伤。(4)建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由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由业务院长、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及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5]。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制定由院长—科室主任—医务人员—患者及陪护的分级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工作流程,各司其职。医务科、护理部分别负责医疗、护理系统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总务科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移交等工作;院感办负责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及督查工作。
医疗废物管理是否规范反映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它需要各部门的齐心协力,更需要每个工作人员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参与[6]。因此,医院要发动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医疗废物问题,防止医源性感染。
[1]阳头容.县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5:103-104.
[2]吴小玲,朱 晶,杜超英,等.护理工作中非医疗废物的处理在医院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66-1267.
[3]王海青.基层医院医疗垃圾管理的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1):71-73.
[4]庞颜坤,吕宗荣,孙天福,等.医疗塑料废弃物处理利用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65.
[5]牛家兰.医疗废物研究管理进展[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2:4-6.
[6]刘素球,聂玉兰,韩永毅,等.门诊公共区域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5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