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2012-04-10 08:35:08刘晓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4期
关键词:平车颈椎脊柱

刘晓雪 韩 冰

刘晓雪:女,本科,护师

脊柱外科患者,转运过程中如有不正当的体位、躯体活动都可能会引起脊柱的活动,造成脊髓损伤、内固定移位等发生而加重病情[1]。因此,脊柱外科患者在院内转运中对正确的体位和搬运方法提出很高的要求,并且重点在于预防压迫神经、低血压眩晕及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做好住院脊柱外科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回顾了在2011年1~12月期间的938 例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现对患者转运的护理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12月,我科室938 例患者院内转运1971 次,男490 例,女448 例。年龄13~82 岁,颈椎手术284 例,胸椎手术149 例,腰椎手术50 5 例。其中骨折患者4 8 3 例,占51.49%,截瘫患者11 例,占1.17%。留置尿管517 例,带手术引流管1017 例,静脉通路938 例。

2 护理措施

2.1 转运前的护理措施

2.1.1 病情评估 转运之前,充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疾病部位、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道情况、骨折患者的固定牵引情况、能否下地活动、患者体力、采用何种转运方式(平车/轮椅/拐杖)以及根据患者病情预计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潜在性安全隐患等。根据评估内容决定患者是否转运及院内转运的时机,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2.1.2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脊椎骨折尤其是颈椎损伤的患者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神经损伤、跌倒、呼吸心跳骤停等意外情况,患者家属对于院内转运感到担心、焦虑、不安等情绪。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转运的目的、转运方式,解释院内转运的必要性,告知医护工作者为转运作充分准备工作,以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家属同意。

2.1.3 与检查科室沟通 医护人员在转运前与检查科室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告知患者的姓名、病情程度、需要的物品及设备等,以便对方科室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时间延误及意外情况发生。

2.1.4 转运前患者准备 对高风险的危重患者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送安全的重要措施[2]。颈椎损伤、截瘫患者在实施院内转运前进行患者准备,改善生命体征及心肺功能,能够有效降低转运过程中并发症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1)确保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的患者,使用氧气枕、氧气瓶储存足够的氧气;需要吸痰的患者,在转运前应充分吸痰;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的患者,予充分湿化后吸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本科室患者气管插管者统一使用“工”字型胶布固定[3]。本组患者无1 例发生转运途中管路脱出的现象。(2)引流管路的护理。有手术引流管和尿管的患者,检查各管路连接是否紧密,观察引流管中的液量和性质。引流液过多者给予放空引流袋,并给予暂时夹闭和妥善固定,避免其受压,防止引流液逆流和管路脱落。(3)转运前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及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以便与转运过程中的病情变化进行对照。(4)保留静脉通路,固定好留置针,保持输液通畅,防止针头脱出,而使药液外渗。

2.1.5 抢救器械、药物的准备 根据病情评估的内容,针对患者病情准备药物、抢救器械。检查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是否齐备。抢救器械包括:(1)氧气的准备。氧气枕在充盈情况下压力为1.6~2.0 kPa,最大流量达3~4 L/min,但峰值流量只能维持2~3 min,在不加压的情况下应给氧气枕一定的外力[4],氧气瓶可以保持恒定的流量及较长的使用时间。所以本科室一般使用氧气瓶,在转运患者前要将氧气瓶充满。氧气枕虽然携带方便,但流量不易控制。(2)吸痰用物的准备。准备好吸痰管、便携式吸痰器、压舌板、生理盐水、无菌手套等。(3)简易呼吸器。检测简易呼吸器各部件是否完整及是否能正常使用[5]。(4)其他用物的准备。手电筒、口咽通气道、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用物、消毒用具、无菌气管切开纱布、绷带等。

2.1.6 抢救药品准备 包括: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地西泮、可拉明、阿托品、多巴胺、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

2.2 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

2.2.1 搬运患者 (1)过床易的使用[6]。将平车移至病床并安排位置,调至相同高度,将过床易平放于患者身体下方,管路固定稳妥,患者双手放于胸前,平推患者同时观察管路的情况。(2)三人分别托住患者的肩颈部、腰臀部和下肢,同时托起患者,平稳的搬动过床。颈椎疾患的患者搬运时需一人在头前用两手托患者下颌略施牵引,避免脊柱扭曲转动,其他三人平托躯体。搬动要点是使手术局部相对固定:如胸腰椎损伤患者,保持肩关节和髋关节位于同一水平;颈椎损伤患者,保持头部和肩部相对固定。在搬运前后均要询问患者的四肢感觉和肌力有无变化。同时引流袋应低于身体平面,防止液体逆流,妥善固定各条引流管,防止管道的扭曲和脱落,同时观察引流管中的液量以及性质。勿使患者头、手、足露于车外,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2.2.2 安全舒适的体位 保证患者取安全舒适的体位,患者腰下垫一薄枕,使脊柱背伸。转运时保持头在前,上下坡时保持患者头部高位,并拉起床档,尽可能避免剧烈震荡,防止患者坠落。有颈椎损伤者需牵引或颈托固定,颈椎屈曲型骨折者保持颈部过伸位,伸展型骨折者保持颈部中立位[7],头部及枕部垫枕垫,两侧用沙袋固定,使牵引方向与脊柱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保持有效牵引;医师护士各一名站在患者的头侧,一手扶床,以便观察病情,另一名护士站在床尾,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平车撞击门、墙等物。

2.2.3 轮椅及拐杖的使用 对于病情较轻,可以下床活动的患者,可以不使用平车院内转运。若患者体力较好,可以拄拐活动,护士指导拐杖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陪伴患者,行走速度宜缓,防止与走廊其他人碰撞,并随时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停下休息,量力而行。若患者体力较差,可以使用轮椅,扶患者从床转移到轮椅时,一定要固定好轮椅,防止轮椅移动而使患者跌倒。

2.2.4 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 病情较重需使用平车转运的患者,在转运途中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医护人员站在患者靠近头端位置,便于观察其面色、瞳孔、呼吸的变化;保护各种引流管避免脱管、堵管,防止扭曲、受压等;确保静脉通路通畅。在转运途中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心搏骤停,应立即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科室的医护人员协助。本组患者转运途中无1 例发生引流管脱落等意外情况。

2.3 检查时的护理 到达检查科室后,与相关医护人员认真交接班,查看患者。病情稳定者,一起将患者搬至检查床,理顺各管道;病情不稳定者,可暂时不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过床。过床时仍使用过床易。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发现异常,要及时终止检查并抢救。检查结束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患者移至转运车。

2.4 做好病房交接班 返回病房后,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包括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适和异常情况,目前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引流管位置等,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3 结 果

本组患者无1 例出现低血压跌倒,转运途中无1 例发生引流管脱落等意外情况,无1 例发生因神经压迫、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跌倒。

4 小 结

在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院内转运,如从急诊科转运到病房、病房患者的术前、术后转运,到各辅助科室进行检查,以及各病区间患者的运送等。国内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9.6%[8]。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院内转运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安全的院内转运,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手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对于脊柱外科尤其是颈椎损伤的患者,脊椎结构的不稳定,很容易损伤脊髓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脊柱外科术前、术后的患者,对于院内转运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转运前的正确评估,确定适当的转运时机及转运方式是安全转运的基础。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器械、药品的充分准备,是安全转运的重要保障。转运途中随时病情观察,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可以降低患者转运期间的风险性。脊柱外科的患者,在转运期间,其正确、安全、舒适的体位,能够有效减少脊髓损伤。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疾患部位的相对固定,防止脊柱的扭曲、转动。由于脊柱压迫、直立性低血压引起患者行走时跌倒,发生率较高,因此预防和保护非常必要。

[1]陈碧珠,黄芳平,林婵兰,等.236 例脊柱外科病人的体位护理[J].现代医院,2005,5(6):83-84.

[2]贺银丽,扈学琴.急危重症病人院内转送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2007,1:75-76.

[3]王 希,徐伟丽.1 例黄热病疫苗引发的嗜内脏损害反应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46-847.

[4]陈妙霞,谢 巧,陆慕真.院内转送急性颅脑外伤病人中存在问题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0,7(1):16.

[5]韩素琴,杨丽霞,陈晓红,等.简易呼吸器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7):669-670.

[6]钟小云,黄艺仪,黄婉兰.患者过床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4,11:57-58.

[7]赵凤娥,赵淑芳,林慧芳,等.提高颈椎骨折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的相关流程改进与应用[J].河北医学,2010,16(6):703-705.

[8]邓惠萍.急诊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7):804.

猜你喜欢
平车颈椎脊柱
颈椎不能承受之重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2-29 09:11:26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0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34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轨道电动平车的维修工作内容和管理模式探讨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40t低地板平车研制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保守治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