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苏寸草
(沈阳医学院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032)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模式,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有按照自然班进行分组教学,按照性别进行分组教学或是按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好自己选项后分组教学。这种单纯的同质分组教学往往使体育教师在情感上侧重于体育基础好的学生,而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直接导致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化,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学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此本文提出了高校体育课二十四式太极的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丰富和完善太极拳教学组织方法及其理论,促进高校太极拳教学质量的提高。
抽取沈阳医学院2010级武术选项课60名男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查阅相关资料,对合作学习进行综述性研究,并就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文献进行综合分析。
两班均采用实验前后成绩的对照,来检验该教学方法对学生期末成绩的影响。其中实验班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了保证各小组的公正性和均衡性,教师应在了解实验班学生的自然情况下,按照身体素质、协调性等因素将实验班平均分为五个小组(6人一组),尽可能使每组学生的搭配合理,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性。明确组内学生所承担的角色,每组选一位小组长负责组员课前、课中、课后及总结等教学过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首先示范并讲解动作,并检查学生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在学生开始分组练习之前,教师要指出所学太极拳动作的特点及练习技巧等。明确只有小组所有组员一起努力才能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在强调了这些导向成功的技能和行为后,学生开始进行小组的学习、练习活动。而对照班则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
设计相关问卷,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560份,回收率100%。
?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0世纪70年代由罗伯特·斯莱文首先提出合作学习的概念,90年代初流行于我国并得到发展。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它主要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采用某种合作程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协同活动,互相帮组,互相进步的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了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合作学习的设计要科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出一些一个人操作不方便,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才能操作的内容,而且具有创造性的、有吸引力的、开放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有趣味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教师针对某个技术进行应用分析和经验总结,采用的合作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形式的多样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形式十分多样、活泼,可以配对练习的合作;也可以在班内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可以多人小组合作;也可以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如:横向小组合作、纵向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在一定的限定下进行交流,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使学习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这样,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有效的加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
通过表1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期末成绩平均值分别为84.37和76.77,N为样本含量为58,标准差分别为6.26和8.74;前后测评的均值标准误差为1.14和1.54,差值95%置信区间为3.75和11.45之间,t=3.95,P<0.01,说明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比对照班期末成绩具有显著效果。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下,59分以下为不及格。实验班学生成绩为优秀7人,占23.33%;18人为良,占60%;4人为中,占13.33%;1人为下,占3.33%。而对照班学生成绩优秀为3人,占10%,5人为良,占16.67%;16人为中,占53.33%;6人为下,占20%;两班均无不及格学生。实验班总体水平良好,尤其优良水平以上的占83.33%,而对照班仅为26.67%。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以自学、讨论、交流、检测、评价为学习流程,有效地克服了“注入式”教学,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课堂活动的主角。合作学习把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的竞争。在合作活动中,评价的是小组的综合水平,每一位组员的表现直接关系着小组的荣誉,而不仅是个人的事,小组成员荣辱与共,这就产生了集体荣誉感和压力感,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勉励,积极配合。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比对照班要高。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地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份宽松、融洽、友善、和谐、积极、向上、竞争、进取、协调、合作的课堂气氛。
(1)在太极拳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运动实践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在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中,通过学生的异质、结构化分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孤独学习的过程,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支持、帮助与互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了人际关系交往,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熊文,耿雷,李荣芝.对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反思[J].体育学刊,2008⑴: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