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要进村到人

2012-03-24 14:17:01
环球时报 2012-03-24
关键词:进村县里贫困县

郑风田

最近,国家级贫困县名单进行了11年来的首次调整,部分县脱贫“摘帽”,这一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我认为,中国的扶贫成就巨大,但扶贫机制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尤其是“区域扶贫”的方式不够精准,应当改进为“扶贫进村”甚至“扶贫到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世界银行就认为,最近20年脱贫的世界人口一半以上都来自中国,中国成就巨大,希望中国到全球推广经验,林毅夫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就和此有关。中国的脱贫对世界是巨大贡献,但中国扶贫的机制一直饱受质疑,因为这种成就在某些方面是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县域经济发展甚至资源价格上涨的结果,是整个国家的发展带动了扶贫工作。例如,虽然中国是一个“有钱大家花”的社会,但总共2000多个县里有500多个县属于“扶贫县”,再加上省一级的贫困县,这么多的贫困县就不正常。前不久,还出现过湖南某县庆贺保住贫困县帽子的新闻,这种以贫为荣的做法说明,中国偏重按县划分的扶贫政策应该有所调整了。

我认为,以扶贫县作为标准缺乏精准性,县里的城乡、各乡之间差别很大,资金拨到县里,怎么让资金落实到真正的贫困人群手里是个大问题。例如一个县里有某个乡发现煤矿后很快富起来甚至带动整个县脱贫摘帽,但没有煤的某些乡村却是赤贫。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我认为现在应提倡“扶贫进村”甚至“扶贫到人”,通过精准扶贫,绕开各种搭便车和滥竽充数的人,将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去。

国外的扶贫在这方面和我国有很大不同,我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很大,农村偏远地区尤其贫困,而发达国家的地方差距和城乡差距很小。加上偏远地区人口很少,发达国家的扶贫机制一般是个人扶贫,制定某种基准线,低于这个线就可以享受上学、退税、就业等各方面优惠政策。例如在美国,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每个月能拿到食物券,能够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美国有20%的人口在享受这个待遇。

其实,收入低的人群在我国大城市和偏远农村都有,应针对这种情况精准地进行政策投放,而现在的情况是资金可能被贫困县里的富裕人群享受到,北上广的一些穷人则可能享受不到扶贫补助。因此,按区域划分会因为同一区域内收入差别大而缺乏成效,按收入确定扶贫人群就能出现成效。这种按收入划分的个人扶贫类似我国当前的最低生活保障,应借鉴美国等国的食物券制度,至少把贫困人口的温饱解决。

在调整区域扶贫政策方面,则应提倡提高贫困地区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医生、技术人员的福利和薪水,使他们愿意去贫困地区工作或留在当地。提高这些对后代有帮助的行业人员的工资,而非一味地投入资金和项目,才能真正惠及当地百姓。▲(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进村县里贫困县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32
县里办大学:产业升级与货币产业政策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三部门出招:保障『快递进村』目标实现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 07:43:50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中国报道(2018年11期)2018-12-22 07:04:22
周鸿祎:做产品要悄悄地进村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16
阅读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