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效良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中兴建安公司,山东 枣庄 277000)
保持机电设备的良好运行状况,是煤矿开采业的重点,它有利于煤矿开采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煤矿机电管理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一定的管理系统,既定的管理规章制度也没有被严格的执行,因此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目前地方煤矿的机电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要从基础工作做起,用经济杠杆为手段,以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性为中心,扎实地搞好管理工作,保证矿井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地运行。
煤矿由于机电设备的各种原因造成的事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事故调查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机电事故概率表
2.1 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的腐蚀情况相对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实际操作效能,没有定期的进行一定程度的防腐工作,日积月累,使得腐蚀严重简单的处理已不能奏效。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大部分的煤矿业都实行倒班的工作制度,所谓倒班制度只是工作人员的轮班,但是机电设备必须进行二十四小时的不间断作业以保证进度,这就使得定期的停运检查维修工作无法进行,不能及时的发现设备的隐藏故障,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屡见不鲜。
2.2 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煤矿作业的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对于机电设备的正确操作树立正确的思想。在传统的煤矿开采的基础上,人们普遍重视经济利益的获取,忽视了安全。必须重新树立作业思想——“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只有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调动全员的安全作业。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违章操作要进行严厉的处分,以儆效尤。要加强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皮带机工、刮板输送机工的技术培训,随抽随答,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机车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警铃和尾车指示灯。
2.3 由于我国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刚刚起步,意识刚刚提升,因此相关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培养力度还有所欠缺。普遍的现状是特种作业总量足,缺乏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特种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低,业务掌握不熟练,对于机器的熟练程度不够,不能保证设备按照规章制度正常运行,而且对于突发的事故不能及时的妥善处理,整体的团队人员技术良莠不齐,是煤矿机电设备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2.4 地方煤矿受资金制约,普遍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备品备件数量有限的现象。由于煤矿开采的作业强度大,设备的数量又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因此就出现了超负荷的工作,使得机电设备的出现故障的频率提高,进而加大了维修和维护的资金。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待遇低,使得相关的专业型技术人才纷纷离开煤矿业,这更加大了机电设备的负荷,机电设备处在过量使用而不维修的尴尬境地。
2.5 由于相关的技术人才的短缺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导致煤矿业通常存在着代岗人员。这类待岗人员上岗之前的短期培训不能使其相应的业务能力提高,仍旧不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由于工资低,管理不严格,使得代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能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认真检测,增强了不安全事故的潜在威胁。
2.6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有些煤矿设备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技术水平比较高端,因此操作人员也必须具有比价高的素质和学历,才能正确的操作设备,最大程度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而且长时间的固定人员的操作可以加大对设备的熟悉程度,能够及时的反映设备的异常状况。但是现存的一种风气是,个别的没有专业知识的领导,通过人情安排没有相关技术水准的工作人员对技术型设备进行操作。这些人情上岗的工作人员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技术水平也不能达到标准,不能及时的发现机电设备的异常状况,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导致事故状态扩大,另外不正规的操作还能加大机电设备的耗损,降低其使用寿命,给企业增加经济负担。
3.1 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
管理计划工作复杂而全面,必须要在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行,要实际的考察煤矿业的其他部门,管理计划涵盖的范围比较广,表现在:一、机器设备运行的具体数据的记录、故障的处理记录、数据记录的分类和存档,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为以后的事故处理提供参考,并便于及时的搜索和分析;二、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规划,设备的定期维修资金,重大事故的预留资金,主要是资金的合理调配,以便可以保证设备的维修的正常运行,同时要结合设备的使用年限,对需要更新的老化机器的引进资金要保证充足;三、对于相关的设备管理负责人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业务考核,并明确具体的工作范围,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
3.2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章程进行运作
规章制度是一切机电设备运作的基本行为准则,只有严格的按照规定操作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的机电设备管理现状是对于已经存在的规章制度比较忽略,规章制度成为了一纸空文,照章办事的行为不多。3.3其它方面3.3.1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严格的执行,避免任何超出规章制度范围之外的不合理操作。
3.3.2 提高检测和维修的意识,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对于有需要的设备还需要重点检查和维修。
3.3.3 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优胜劣汰,提高设备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3.3.4 通过资金的划拨,引进符合标准的高端的可靠性的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总之,机电设备管理质量的提高,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的忽略都会有损整体的效能的发挥。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按照规章制度,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手段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煤矿业必须集中部分资金用于机电设备的引进,同时也用于相关的专业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适当的借鉴国外的优秀成功案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煤矿业开采情况,进而真正的提高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质量。
[1]荀仰平.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06).
[2]何小冬.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问题及检修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