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新品种闽茄5号的选育

2012-02-24 09:24:00
中国蔬菜 2012年24期
关键词:农友黄萎病抗病性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111)

1 选育过程

母本06-29 是2002年7月引进广东茄子品种华育2号,经过连续6 代自交分离纯化、田间性状鉴定、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良自交系,中晚熟,长势较强,果实长筒形,单果质量约230 g,果实纵径30~35 cm,横径约6 cm,果皮深紫红色,果肉白色,较抗绵疫病、褐纹病、黄萎病。父本06-13 是2002年7月引进台湾茄子品种农友704,经过连续6 代自交分离纯化而成的优良自交系,晚熟,长势强,分枝性好,果实线形,单果质量约90 g,果实纵径30~40 cm,横径约2.5 cm,果皮紫红色,果肉白色,较抗绵疫病、褐纹病。

2008年春季配制组合96个;经过2008年秋季试种,筛选出6个较好的组合;2009年秋季以农友704 为对照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0801(06-29×06-13)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也较好,命名为闽茄5号。2011年11月通过福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现已在福建省福州、南平、宁德等地累计推广种植800 hm2。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09~2010年在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9年7月16日播种,2010年7月18日播种,每小区3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农友704 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闽茄5号整齐度好,长势强,果形直长,产量高,商品性好,2009年每667 m2产量为4 013 kg,比对照农友704增产7.88%;2010年每667 m2产量为3 830 kg,比对照增产8.1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表1)。

2.1.2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010~2011年在福建长乐、闽侯、南平、龙岩、古田5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高山地区3月25日播种,平原地区7月16日播种,小区面积9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闽茄5号稳定性好,生长势强,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4 009 kg,比对照农友704 增产7.36%,各试验点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表2)。

2011年在福建建瓯、古田、连江、永泰、长乐进行生产试验,试验面积2~3 hm2。闽茄5号5个试验点平均每667 m2产量3 896 kg,比对照农友704 增产8.16%(表3),各试验点均表现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

表1 闽茄5号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表2 闽茄5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表3 闽茄5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 抗病性

2010年秋长乐市农业局植保站在长乐市金峰镇示范点对茄子主要病害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闽茄5号黄萎病、绵疫病病情指数分别为8.6 和5.6,对照农友704 病情指数分别为11.2 和5.8,闽茄5号表现出较好的抗黄萎病能力,在抗绵疫病方面与对照差异不大。

2.3 品质

2011年7月10 日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测定,闽茄5号果实粗纤维含量5.0 g·kg-1,水分93.2%,VC 52.1 mg·kg-1,还原糖26.8 g·kg-1,蔗糖6.6 g·kg-1,蛋白质9.4 g·kg-1;对照农友704 果实粗纤维含量10.0 g·kg-1,水分92.4%,VC 55.4 mg·kg-1,还原糖26.7 g·kg-1,蔗糖5.6 g·kg-1,蛋白质10.2 g·kg-1。

3 品种特征特性

闽茄5号属中晚熟类型,生长势强,株高108.6 cm,开展度85.8 cm,始花节位10~11节,果实横径3.6 cm,纵径34.3 cm,果形直,果皮深紫红色,果肉白色,平均单果质量165 g,每667 m2产量4 000 kg 左右,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表明较对照农友704 抗黄萎病,每667 m2产量4 000 kg 左右,适宜福建地区种植。

猜你喜欢
农友黄萎病抗病性
作客农友家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党旗颂
晚晴(2019年11期)2019-12-13 07:16:48
台湾农友704紫长茄中高海拔露地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利国利民 为致富插上金翅膀
——访河南省太康县农友福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贤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中国食用菌(2016年4期)2016-01-25 09:15:28
深翻对长期连作棉田黄萎病防治效果的调查分析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
食品科学(2013年22期)2013-03-11 18:29:40
一氧化氮参与水杨酸诱导的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性反应
食品科学(2013年8期)2013-03-11 18:21:34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