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沈阳铁路局所属的通辽铁盛商贸 (集团) 有限公司等5家非运输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霍白、珠贺2条专用铁路传来喜讯:2011年煤炭运输6200万t,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
这2条联接通霍线和煤炭生产地、总长为532 km 的专用铁路,依托贺斯格乌拉、沙尔塔拉、伊图塔、额吉淖尔、乌尼特等大型煤炭物流仓储基地延伸物流产业链条,拓展运输增量空间,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沈阳铁路局非运输企业发展实业、增收创效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是沈阳铁路局在落实市场主体责任、促进铁路多元化经营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2011年,沈阳铁路局在实施多元化经营中硕果累累,全铁路局运输总收入完成 415 亿元,同比增加 55 亿元,增长15.3%;非运输企业收入完成 241 亿元,同比增加 43 亿元,增长 21.7%。这个成绩的背后,是沈阳铁路局大力推进多元化经营工作中的努力探索。
2011年3月份开始,沈阳铁路局将铁道部党组确定的8个方面思考课题分解为 13个课题,由铁路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找准了推进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和突破口,形成了全局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总体思路。
为保证多元化经营健康发展,该局首先选择了 12个单位进行“转机制、闯市场”试点。在各试点单位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沈阳铁路局统一制定了与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全口径核算相适应的财务会计管理、工效挂钩分配、相互服务清算和经营业绩考核等22个配套办法,并经职工代表团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下发。
做强做大客货核心业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整体效益最大化是沈阳铁路局多元化经营的首要目标。
根据沈阳铁路局管内各类资源的分布情况,他们在2012年再次调高了已实施的西部资源、中部港口、东部口岸3个战略的增量目标:沈阳铁路局启动了通霍线日均百列、年收入百亿的“双百工程”,并将目标锁定为增运 3 000万 t;加强铁水联运通道建设,加大集装箱直达班列的开行力度,确保港口增量;盯住东部口岸,确保延边地区煤炭增运 260万 t。
围绕客货核心业务,沈阳铁路局2012年开年以来 (截至 2012年2月20日),全铁路局运输收入完成 59.1 亿元,同比增加 2.94 亿元,增长5.2%。
沈阳铁路局在 2011年经营效益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又向更高的目标挺进:在不断完善经营模式的同时,蒙东专用铁路煤炭年发送量 7 200万 t、营业收入超过 30 亿元;创新粮食物流经营模式,以喇嘛甸粮库和新肇物流基地为龙头,沈阳铁道物流有限公司实现全年经营收入 20 亿元;打造物流经营管理新模式,拓展港前物流基地业务,使葫芦岛港前物流基地、长兴岛港中物流基地及大东港、锦州港物流基地年收入均超亿元。
2012年,沈阳铁路局全年多元化经营的目标是:总收入 910.6 亿元,同比增长31.6%。
(摘自《人民铁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