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鸣 贺海燕 刘莉英 吕梅芳 姜伟华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81例临床分析
孙晓鸣 贺海燕 刘莉英 吕梅芳 姜伟华
目的分析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效果。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1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来我院门诊治疗,治疗时随机选择两种常用的对症药物,81例每日服用3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第一组,79例每日服用3次利巴韦林颗粒为第二组,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药的退热作用和溃疡修复效果,对比治愈百分数和好转百分数以分析有效性。结果 第一组的退热作用较第二组理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的溃疡修复效果较第二组理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的治愈百分数和好转百分数较第二组高(P<0.01),差异性明显。结论 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无药物不适,效果满意,预后理想。
疱疹性咽峡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因主要为柯萨奇病毒[1],属于一种呼吸道感染病症,伴有流行性特点[2],具有好发年龄段,一般为学龄前小儿,病例主要集中于1~4岁,多发病于夏秋季节。在我国该病症的患儿较多,典型表征为急性发热[3],伴有咽痛、流涎等现象,疱疹并不集中,一般出现的部位有咽、颊、硬腭,在舌体和齿龈部位也存在病变,甚至可见溃疡。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1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来我院门诊治疗,治疗时随机选择两种常用的对症药物,81例每日服用3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效果分析见下文。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1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来我院门诊治疗,治疗时处于发病初期,表征为急性发热,伴有咽痛、流涎等现象,在咽、颊、硬腭等常见病变部位存在疱疹。治疗时随机选择两种常用的对症药物,81例每日服用3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第一组,79例每日服用3次利巴韦林颗粒为第二组。分组后无差异性资料:第一组33例女,48例男,8例(10.1%)<1周岁,63例(77.8%)>1周岁、<5周岁,10例(12.1%)>5周岁、<7周岁;第二组30例女,49例男,7例(8.9%)<1周岁,58例(73.4%)>1周岁、<5周岁,14例(17.7%)>5周岁、<7周岁。
1.2 方法 第一组每日服用3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江苏济川),小于5周岁每千克5ml(0.5支)/次;大于5周岁每千克10ml(1支)/次。第二组每日服用3次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每千克15mg/次。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药的退热作用和溃疡修复效果,对比治愈百分数和好转百分数以分析有效性。
1.3 效果评价 疱疹全部结痂、无发热现象为治愈,多数疱疹结痂、温度降低为好转;少量疱疹结痂、存在发热现象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χ2检验治愈百分数和好转百分数,秩和检验退热作用和溃疡修复效果,分析软件为SPSS 1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退热作用和溃疡修复效果比较 第一组的退热作用较第二组理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的溃疡修复效果较第二组理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退热作用和溃疡修复效果比较(例,%)
2.2 治愈百分数和好转百分数比较 第一组的治愈百分数和好转百分数较第二组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治愈百分数和好转百分数比较(例,%)
2.3 药物不适 第一组无药物不适,第二组2例患儿食欲不振,1例出现皮疹,2例伴有恶心、呕吐,出现药物不适的病例占6.3%。
可引发患儿产生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等,患儿多发病于夏秋季节,主要集中于1~4岁,由于病症特点为自限性所以无相关后遗症。临床治疗手段为对症用药,目前常应用的药物为利巴韦林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具有抗病毒作用,属于核苷类药物,为广谱合成制剂,可抑制多种病毒,其中不仅包括核苷酸为DNA的病毒,也包括核苷酸为RNA的病毒,不过尚无实验证实此药对柯萨奇病毒等的作用,因此治疗机理还未明确提出。该药的治疗作用一般,本文中第二组58.2%温度降至正常,35.5%略有下降,6.3%无变化;42.4%溃疡完全修复,45.5%部分修复,12.1%无变化;治愈百分数为36.7%,好转百分数为48.1%。此药伴有多种药物不适,如头痛、皮疹、消化系统异常反应等。本文第二组2例患儿食欲不振,1例出现皮疹,2例伴有恶心、呕吐,出现药物不适的病例占6.3%。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属于一种纯中药提取液[4],原材料中有祛火除湿的黄芩、凉血散热的板蓝根、活血消炎的苦地丁和消肿解毒的蒲公英,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且清热效果理想,泄表邪[5]、消淤肿、散湿热,可根治病症。大量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2],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谷甾醇等甾醇类物质可发挥抗炎杀菌、抑制病毒的功效;而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豆甾醇等物质也可发挥杀菌、抑制病毒的功效;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芩甙可发挥抗过敏、消炎散热的功效;苦地丁中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可发挥消炎杀菌、止痛的功效。因此,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抗病毒作用明显,且能够快速退热、修复溃疡。本文第一组76.5%温度降至正常,23.5%略有下降;66.2%溃疡完全修复,33.8%部分修复;治愈百分数为50.6%,好转百分数为49.4%。分析数据证实,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高效的用药方案。
[1] 赵新国,孙丰.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9):71-73.
[2] Kung CM,Huang LM,Lee CN.Differences in replication capacity between enterovirus71isolates obtained from patientswith encephalitis and those obtained from patientswith herpangina in Taiwan.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2009,1(5):107-111.
[3] 陆红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中国医药科学,2011,1(8):64-66.
[4] 温春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55-57.
[5] 李育红.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35例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生,2011,39(7):48-50.
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孙晓鸣);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新区医院儿科(贺海燕 刘莉英 吕梅芳),内科(姜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