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镇静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2-01-30 01:20:12张培根郭佳琳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急诊科丙泊酚

张培根 谢 蓉 郭佳琳

广东省增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增城 511300

咪达唑仑镇静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培根 谢 蓉 郭佳琳

广东省增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增城 511300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镇静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随机选择21例患者使用咪达唑仑镇静并与常规使用丙泊酚镇静的患者比较,记录其达到RSS-5以及恢复至RSS-2的时间以及患者的血压变化。 结果观察组达到RSS-5所用时间稍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急诊科使用咪达唑仑镇静行气管插管术,患者循环较为稳定,但起效时间相对较长,可以考虑在循环功能欠佳的患者中应用。

咪达唑仑;急诊;气管插管;丙泊酚

急诊科实施气管插管是除了麻醉科以外使用频率最多的科室,而且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患者病情急,常常是饱胃并且插管后一般需要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所以不能使用肌松药,在镇静剂的选择上要尽量减少药物对患者呼吸的一致,本研究主要使用咪达唑仑进行术前镇静,并与常规使用的丙泊酚进行对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需要行紧急气管插管术的患者4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 21例,其中,男 14例,女 7例,年龄 29~75岁,平均(50.0±2.5)岁,脑外伤或脑出血14例,中毒4例,创伤性休克3例;对照组21例,其中,男 13例,女 8例,年龄 31~76岁,平均(50.0±3.5)岁,脑外伤或脑出血16例,创伤性休克3例,中毒2例。两组患者姓别、年龄以及原发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患者情况,实施紧急气管插管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的气管插管ID号根据患者年龄,一般男性选择7.5号,女性选择7.0号,插管前,观察组使用咪达唑仑0.05~0.10 mg/kg,对照组使用丙泊酚1~2 mg/kg,两组患者均行静脉推入上述药物,并观察患者意识以及呼吸情况,一旦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可行气管插管术,同时记录插管时心电监护显示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

1.3 观察和评价标准

观察药物起效时间,即达到RSS-5所用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即达到RSS-2所用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维持镇静的效果,均使用RSS量表(Ramsay Sedation Scale)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RSS-5和RSS-2所用时间

观察组达到RSS-5所用时间稍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恢复至RSS-2所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RSS-5和RSS-2所用时间()

表1 两组患者RSS-5和RSS-2所用时间()

组别 RSS-5所用时间(s) RSS-2所用时间(min)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5.6±17.9 36.6±9.2 12.547 0.003 19.2±6.4 18.5±5.9 3.409 0.098

2.2 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

插管即刻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收缩压均值则低于正常范围,观察组插管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插管即刻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mm Hg)

表2 插管即刻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mm Hg)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117.7±9.1 89.6±5.8 19.683 0.000 75.9±8.7 61.4±3.5 7.521 0.006

3 讨论

在进行抢救性气管插管时可以采用选择性气管插管前镇静,如果患者不抵抗时可以不进行插管前镇静,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镇静药引起的呼吸暂停、血压下降,同时也减少了镇静所需的时间,更迅速地建立气管通道[2]。对于清醒的患者易紧张、焦虑,而且气管插管时窥喉和对气管的强烈刺激等均会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剧烈变化,咪达唑仑是临床常用的镇静药,剂量在0.05~0.10 mg/kg时可以产生满意的镇静作用,但同时会引起轻度呼吸抑制[3]。

本研究通过比较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实施镇静,观察药物起效时间,即达到RSS-5所用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亦即达到RSS-2所用时间,同时还通过心电监护记录患者循环的变化情况,发现咪达唑仑组相对于常规使用的丙泊酚而言,患者虽在达到RSS-5所需时间稍长,但其恢复至RSS-2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其循环更加稳定。急诊科的许多需要插管的患者,大多选择在清醒状态下实施,其容易引起患者强烈的不适和严重的心血管反应从而引起意外发生,咪达唑仑是具有镇静、遗忘等作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4]。现代麻醉学要求尽可能消除病人在手术和麻醉中的不良记忆,预防和减轻应激反应,而气管插管反应是由反射性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所致,喉镜在暴露30~40 s时最为强烈,可持续3~5 min[5-6],咪达唑仑是一种亲脂性物质,微溶于水,在pH=4的溶液中可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在体内生理性pH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产生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作用[5]。用药后患者保留较完整的如遇过度镇静,可迅速应用其拮抗剂氟马西尼,扭转苯二氮卓类的中枢镇静作用[6]。所以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急诊科使用咪达唑仑镇静行气管插管术,患者循环较为稳定,但起效时间相对较长,可以考虑在循环功能欠佳的患者中应用。

[1]赵剑斌,叶建亮.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ICU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0):32-34.

[2]聂祥碧,王曾庚,郭经华.ICU选择性气管插管前镇静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3):166-167.

[3]彭沛华,陈燕,曾毅.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插管患者镇静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2428-2429.

[4]石力,钟声宏,黄泽宗.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注射液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研究 [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0):50-51.

[5]马加海,徐礼鲜,张国良.咪达唑仑或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20-22.

[6]朱凤萍,张建忠,赵建平.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J].天津医药,2009,37(2):134-135.

[7]朱贤嫒,王书强,季长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852-7853.

[8]卢迎芬,李伟,卢开林.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47):99.

R614

B

1674-4721(2012)06(c)-0092-02

2012-03-28 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急诊科丙泊酚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43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