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勤
河南省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夏邑 476400
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郭学勤
河南省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夏邑 476400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及血浆比黏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治疗脑卒中较单纯常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脑心通胶囊;脑卒中;后遗症;中成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过量,同时体力活动的减少,使得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1]。步长脑心通胶囊是本院近几年来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最常用的中药制剂,长期口服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本文笔者运用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治疗脑卒中患者100例,并与单纯常规治疗的10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凝视麻痹、面瘫、言语障碍、肢体瘫痪、步行障碍等。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 43~81 岁,平均(56.31±4.96)岁;病情程度(参照全国统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分型,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轻型39例,中型35例,重型 26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2~80岁,平均(53.41±5.36)岁;病情程度:轻型 36 例,中型 37 例,重型 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辛伐他汀20 mg,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研制和生产)口服,3粒/次,3次/d;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监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即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的变化。
脑卒中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5年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评分[2]。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病残程度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病残程度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或增加,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值及血浆比黏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中成药脑心通胶囊由黄芪、丹参、当归、川芎、乳香、没药、全蝎、地龙、水蛭等成分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3]。有研究发现,黄芪、丹参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保护血管弹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保持血液运行通畅的作用、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减轻缺血组织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的缺血性损害,并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4-6];水蛭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本组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其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常规治疗,且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有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 0.05,#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P < 0.05
组别 时间血浆比黏度(mPa·s) 血浆纤维蛋白原(g/L) 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mPa·s)高切 低切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73±1.34 5.31±1.06*△5.36±1.23 5.02±1.34*9.37±1.36 8.72±2.03#▲9.31±1.86 9.26±1.25*1.71±0.36 1.46±0.32#▲1.59±0.36 1.45±0.78*3.16±0.10 2.78±1.03*△3.57±0.91 3.25±0.73*45.96±6.23 42.15±1.32#△44.37±5.82 42.69±1.58*
[1]黎杏群.神经科病名家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2.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1997,17(3):313.
[3]曹艳.步长脑心通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98.
[4]姚立群,姚丹丹,王玉秀.步长脑心痛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2):126.
[5]曾建.强脑心通胶囊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中风后遗症110例[C].中国第三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高级论坛论文集,2009.
[6]方正龙,袁灿兴,颜乾麟,许得盛.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56.
R743
B
1674-4721(2012)06(c)-0089-02
2012-04-05 本文编辑: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