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2012-01-27 01:24:21胡隽秋
中国煤炭 2012年1期
关键词:煤制煤化工新疆

胡隽秋

(新疆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能源所,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2)

当前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胡隽秋

(新疆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能源所,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2)

煤炭是新疆的优势资源。按照自治区确定的“优势优先”原则,做强做大煤化工及下游产业,成为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选择。但新疆现代煤化工刚起步,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对未来新疆煤化工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优势优先不等于盲目建设,率先跨越不能一哄而上,差别化政策不代表低水平建设。本文对新疆煤化工及下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煤化工率先实现跨越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煤化工 下游产业 问题 建议 新疆

煤炭是新疆的优势资源。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把加快新疆煤化工及下游产业,特别是推动现代煤化工发展提到一个重要高度——是新疆加速新型工业化最现实、最具比较优势、最有可能占领技术和市场制高点的主攻方向,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方面。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的部署下,新疆煤化工及下游产业将成为引领新疆新型工业化重点突破、早见成效的主力军,成为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排头兵。

1 煤化工成为新疆实现率先跨越的排头兵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2011年年初自治区制定的《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新党发〔2011〕1号),把做强做大煤化工及下游产业,作为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选择。按照新党发〔2011〕1号文提出的优势优先、抢占制高点的发展原则,新疆加快煤化工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优势产业率先跨越,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只有坚持优势优先,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实现煤化工产业率先跨越,新型工业化才能有大发展。

新疆现代煤化工虽然起步晚,但具有明显的资源和政策优势。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中央已经把新疆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建设的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将由目前的1亿t增加到2015年的4亿t以上。中央对新疆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放宽对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发展限制,支持和鼓励新疆煤炭资源就地深度转化。2011年11月自治区颁布的《煤炭资源有偿配置与勘查开发转化管理规定(暂行)》明确:用于煤电、煤化工等的煤炭开发项目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60%以上,为促进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十二五”新疆煤化工发展方向和重点

2.1 依托伊犁和准东煤炭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

新疆现代煤化工项目目前有:国家批复的广汇新能源120万t/a甲醇、80万t/a二甲醚项目正在建设;庆华55亿m3/a煤制天然气项目已获得批复并开工建设,第一条年产13亿m3/a煤制天然气生产线近期投产。大企业大集团实施的一大批煤化工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目前煤化工已成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根据自治区规划,“十二五”将重点依托伊犁和准东煤炭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提升传统煤化工,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积极推进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油等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链条,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七大产业链。经过5~10年的建设,新疆将建成一批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引进、培育、发展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力的大型煤电、煤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建成4个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以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及煤基多联产项目为核心,以清洁能源系列产品和合成材料为主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煤化工产业格局。

对焦炭、合成氨、甲醇、电石等传统煤化工产业,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优化原料路线,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同时,大力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总量控制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

到2015年,新疆将建成煤制尿素260万t/a、煤制二甲醚80万t/a、煤制天然气1000亿m3/a、煤制烯烃100万t/a、煤制乙二醇100万t/a的生产能力,新增煤焦化生产能力800万t/a。

2.2 加快煤化工下游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由于煤炭产业由地方主导,在原料供应有保障的条件下,煤化工上、中、下游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将为地方企业进入煤化工下游产品开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煤化工成本远低于石化产品,具有经济可行性,是新疆“十二五”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产业。发展煤化工下游产业对培育新疆煤化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快地方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吸纳就业,增强地方经济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煤化工下游产品的供求关系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市场前景广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煤化工下游产业主要是以煤制甲醇和煤制烯烃为基本原料的生产,产品应用范围广,市场需求旺盛,非常有利于新疆地方中小企业介入发展。自治区要加强对煤化工下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继续支持在疆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煤电煤化工,鼓励优势企业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企业带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3 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呈现结构性过剩,现代煤化工还处在示范阶段。而新疆现代煤化工刚起步,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尚未形成,面临一些企业和地方圈占资源、无序开发、产业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上下游不协调、生产经营粗放、涉煤类技工型人才短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对未来新疆煤化工发展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优势优先不等于盲目建设,率先跨越不能一哄而上,差别化政策不代表低水平建设。要实现新疆煤化工优势产业率先突破,必须按照中央和新疆自治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发改产业〔2011〕635号)和自治区《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新党发〔2011〕1号)精神和有关规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引导、规范发展。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要学习和借鉴山西、内蒙等省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少走弯路、规避风险,科学发展、有效突破,使新疆煤化工尽快成为加速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引擎和龙头。

3.1 加强宏观调控,严防煤化工项目一哄而上

当前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较快,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新疆煤化工虽然有国家差别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但面临水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敏感性强、资金风险和尚未掌握现代煤化工核心技术等制约因素,需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发展煤化工必须要以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为前提,而不能为了GDP不顾代价地获取单一产品和简单比价上的利润。

“十二五”新疆现代煤化工要依托准东、伊犁两大煤炭基地建设,其他地区不宜布点。要认真执行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发展,防止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和为圈占资源的煤化工项目上马。为此,政府要一定要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宏观调控;行业要加强管理,进行政策引导;企业要科学谋划,做好效益和风险评估。新建项目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条件、工艺技术路线的先进性等因素,特别要核算煤炭资源完全成本,分析煤炭的全过程转化效率,评价全生命周期能效,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并对产品市场及竞争力做出分析,不能急于规划、盲目布局、低水平建设,以免出现一些内地省市煤化工项目建成后无法开工或开工率低、生产装置闲置等情况。

3.2 坚持规划先行、环保优先,严格行业准入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在规划框架内强化项目管理,做到可管可控。按照2011年11月自治区发布的《煤炭资源有偿配置与勘查开发转化管理规定(暂行)》要求,对煤炭资源和煤化工项目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调配、整装勘查、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未经规划的资源和煤化工项目不得开发建设。新开展的煤化工项目必须要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自治区煤炭行业专项规划以及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产业政策及规定。同时,项目方要编制项目整体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前期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资源的需求、投资计划,自立项至达到生产能力的分年计划进度表和环境保护措施等。

坚持环保优先,做到环境保护工作的优先介入、优先核定、优先把关。认真贯彻201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积极推动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严格项目环境评价审核和节能审查,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提条件。强化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在资源、水和生态条件不具备的区域,严禁上煤化工项目。政府要加强管控,遏制住一些地方和企业攫取利润的原始冲动。新建煤化工项目要坚持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对主要污染物排放超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要暂停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

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发改产业〔2011〕635号)规定,煤炭供应要优先满足群众生活和发电需要,严禁挤占生活、生态和农业用水发展煤化工,对取水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煤化工项目新增取水;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等规定的煤化工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不得发放贷款,不得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严格防止财政资金流向产能过剩的煤化工项目。

3.3 坚持基地化、一体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

现代煤化工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及运行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基地化、一体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十二五”新疆煤化工发展要依托伊犁、准东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立足现有企业改扩建和适度新建为原则,按照煤炭开采加工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合理配置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现代煤化工要依托基地和园区,集中布局相关企业(项目),充分、高效、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一体化的利益机制。同时,要采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形成一流的煤化工基地,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

3.4 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煤化工

煤化工属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新疆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煤化工产业要以科技为支撑,走高效率、低排放、清洁加工转化利用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要鼓励和引导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依法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解决好转化途径、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配套、水资源利用及后续产业发展等问题。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为重点,探索将煤化工与建材、材料、发电、废热利用(包括种植、养殖等)等不同产业的工艺技术集成联产,形成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系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探索通过焦化、气化、液化等组成的化工产品链,与发电、供热、污水处理、建材等项目集成优化,形成循环经济型的煤炭能源化工。要树立一批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同时,一定要学习和借鉴山西“潞安煤油循环模式”、“西山洗中煤发电循环模式”、“晋煤绿色循环模式”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建成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科学体系,实现上下游和关联企业间资源、产品的循环利用与转化,形成“吃干榨净循环化、产业产品洁净化、矿区发展生态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3.5 加快低碳技术应用,落实节能减排责任

在布局煤化工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水资源、生态条件。新党发〔2011〕1号《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要求:新上煤化工项目要有碳捕获或低碳技术应用规划。因此,今后新建煤化工项目必须考虑二氧化碳的利用和处理。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和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我国面临减排的巨大压力,低碳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煤炭虽然从开采、加工到利用全程存在污染和排放,但全过程又都有降低碳排放的可能,如通过提高煤气化的效率、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设备的效率、回收没有利用的余热、合理配备布置工艺流程等。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路线,采用新的工艺,让化工产品向低碳化发展。

将来我国有可能对高耗能行业实行碳封顶,限制最高排碳量,或者开展碳交易。因此,煤化工行业必须超前谋划,全力推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全过程的资源利用率。一方面要加速开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尽量使二氧化碳资源化;一方面要尽量提高碳捕获与封存等二氧化碳处理技术的水平,降低成本,使其尽早工业化。同时,要落实节能减排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碳排放。

3.6 坚持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推动央企和地方企业共同发展

现代煤化工(上游)属于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外部配套支持条件较多,政策和建设门槛高,对企业综合实力的要求也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由大企业、大集团主导开发建设,必须要在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划和部署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而煤化工的下游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好,非常有利于中小企业进入。煤化工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和中小企业、央企和地方企业共同发展,是提高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地方经济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十二五”自治区要继续支持大企业和、大集团在疆发展,充分发挥大企业和大集团、优强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对新疆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竞相发展格局。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1〕27号),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要全力扶持新疆天业、中泰化学、美克化工、广汇能源、天利高新、蓝山屯河、国际实业等地方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3.7 科学配置要素资源,加强工作协调

煤化工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只有通过企业强强联合,科学配置资源,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实现优势互补和优势集聚,才能推进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建议建立煤炭企业和煤化工企业联合机制,科学配置资源、资金、技术和水资源等,尽量做到煤化工用煤不与发电、民用等其它产业相竞争。要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发改产业〔2011〕635号)和自治区2011年11月出台的《煤炭资源有偿配置与勘查开发转化管理规定(暂行)》文件精神,加强对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统筹协调。加强运行监测,做好煤炭的产运需平衡,确保重点企业煤炭需求。积极推进竞价上网和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的直接交易试点,努力形成新疆电价优势。进一步加大铁路运输协调力度,争取铁道部的支持,缓解出疆物资铁路运输紧张局面。

积极建立完善与地方财税、土地、环保、安全生产、质监、金融等部门政策协同机制,强化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在对口支援、产业合作、产业转移工作中,积极向新疆推荐、输送符合新疆重点发展方向的煤化工及关联项目,严禁将落后生产能力向新疆转移。

3.8 重视对煤化工项目不同阶段的跟踪分析和评估

对新疆煤化工产业,首先要明确不同阶段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技术路线和发展步骤,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再配套实施细则,指导其发展。对于规划中的项目,要紧紧围绕市场,以生态和效益为中心,做好环保和生产预测研究工作。对拟建的煤化工项目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效益、风险和竞争力分析。对于一些重大项目,建议自治区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成技术决策、技术把关等专家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持。适时组织业内专家对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市场及竞争力、经济效益、工艺技术选择、设备选型、配套设施、环境影响、风险与制约条件等逐项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估,推介有前景、先进可靠的催化合成、分离、生物化工、节能与环保、材料与大型工业装备制造等技术,从而规避风险,加快成果转化,实现政府预期的重大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对于具备条件的建设项目,抓紧开工建设,以抢得先机,并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同时,加快建立下游产业的行业引导机制和标准规范。

3.9 稳步推进现代煤化工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技术集成与煤化工联产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技术集成示范包括煤炭焦化与焦炉煤气发电或制取甲醇联产,煤气化-合成氨、合成甲醇与热电联产等。通过集成优化,使能量流、物质流、火用流梯级利用。煤基热电化多联产这一集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系统,优于生产单一产品的煤化工发展路线。煤炭开采洗选,通过焦化、气化、液化等组成的化工产品链,与发电、供热、污水处理、建材等集成优化,就可以形成循环经济型的煤炭能源化工,全面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新疆可在具备煤资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等条件的伊犁、准东地区,适当布局以煤气化为基础的煤化工多联产系统示范工程,如煤基甲醇-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煤基多联产IGCC系统)加二氧化碳捕集系统(CCS)等,试点能源-化工-环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1] 胡隽秋.新疆煤炭工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展望[J].中国煤炭,2011(4)

Xinjiang coal chemical industry:current problems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Hu Junqiu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Division,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of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Urumuqi,Xinjiang 830002,China)

Coal is the advantage resource of Xinjiang.According to the"superiority priority"principle,strengthe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its downstream industries become the choice to build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has Xinjia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ing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But the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Xinjiang has just started and it also faces a series of problems.We must maintain a clear mind about coal chemical industry'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the advantage of priority is not equal to the blind construction,span type development does not mean jump on the bandwagon,and differential policy does not mean low level construc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its downstream industry's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focus.Analysis the problems in coal chemical industry,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coal chemical industry,downstream industry,problems,suggestions,xinjiang

TD-9

A

胡隽秋(1958-),女,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能源与交通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张大鹏)

猜你喜欢
煤制煤化工新疆
控制液相加氢提高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研究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2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38
煤制聚丙烯需谨慎发展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16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资(2019年44期)2019-12-03 03:11:04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14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对“煤化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
我国新增煤制乙二醇生产能力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