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5例疗效观察

2012-01-26 07:13:42李战炜
当代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肺病动脉血呼吸衰竭

李战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5例疗效观察

李战炜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两年来收治的3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治疗后24h的心率、呼吸频率和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H、PaO2则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易出现呼吸衰竭,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无创正压通气(NIPPV)指通过面罩、鼻面罩或其他连接装置进行的正压通气,可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应用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2年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1]。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60~85岁,平均71.8岁;病程6~20年,平均9.7年。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和pH值下降。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应用激素及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通气模式均采用以自主呼吸触发为主。呼吸机参数设置:自主呼吸与定时模式,呼吸频率15~20次/min,吸气压力10cmH2O,呼气压力4.0cmH2O。呼吸机通气时间每天1~2次,每次3~5h,连续3~5d,并由专人调整呼吸机。根据氧合情况调节呼吸末正压。早期应持续使用呼吸机,待病情好转后可降低压力支持水平,减少通气时间,直到完全撤机。在入院时及治疗后24h分别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HR R pH PaO2 PaCO2(次/min)(次/min) (mmHg) (mmHg)治疗前 113±12 28±5 7.28±0.08 57.35±4.64 76.26±5.48治疗后 92±9* 19±3* 7.36±0.09* 80.14±6.52* 51.31±4.76*

2 结果

患者治疗后24h的心率、呼吸频率和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H、PaO2则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呼吸肌疲劳,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气道阻力增高、呼吸中枢驱动增加、肺动态过度充气和形成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及呼吸肌疲劳等[2]。临床上的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而对那些重症患者往往需要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这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创伤,患者及其家属难以接受,其并发症也较多。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抢救慢性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无创通气是指不采用人工气道可将机械通气输送入肺的方法和技术,具有无创、方便、符合生理要求等优点,已逐渐被COPD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是无创正压通气(NIPPV),其通过管道、鼻(面)罩与患者相连,通过患者的吸气触发,吸气时给予一定的压力,从而使患者吸气省力,呼气时提供较低正压以防止肺泡萎缩,从而改善通气,增加氧合,有利于改善缺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纠正呼吸衰竭,进而缓解呼吸肌疲劳。此外,NIPPV具有无创伤、使用方便、可早期使用、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可以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本组35例患者经NIPPV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H、PaO2则明显升高,这表明NIPPV在纠正pH值、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方面的疗效肯定,与文献报道一致[3-4]。

总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周建国,王融江,王艳平,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2):14-16.

[3] 段玲.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2):33-34.

[4] 高远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9-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2.1.037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李战炜)

猜你喜欢
肺病动脉血呼吸衰竭
勘误声明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22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7期)2017-11-22 07:33:12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