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刘鼎禄
(解放军广州疗养院,广东 广州510515)
电员针运动疗法融古代员针、现代脉冲电疗和三维运动于一体,是解放军总后勤部计划下的集体创作,由解放军152医院张炳然教授主要负责,已于2000年完成,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0多年来,电员针运动疗法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现综述如下。
通过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搜索2000~2010年电员针运动疗法相关文献共计36篇,纳入统计分析35篇,其中《颈腰痛杂志》12篇,《实用医药杂志》4篇,《人民军医》3篇,《中国针灸》3篇,《临床军医杂志》3篇,《河南外科学杂志》2篇,《中国社区医师》2篇,《沈阳军队医药》、《内蒙古中医药》、《中医正骨》、《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美容医学》、《中华实用医院杂志》各1篇;部队医院和卫生队26篇(其中152医院14篇,其他单位12篇),地方医院9篇;单位所在地河南17篇,广东、新疆各5篇,重庆、辽宁各2篇,北京、吉林、江苏、湖北、福建各1篇。
电员针器械:电员针是在古代员针的基础上复合了低频脉冲电而成的一种新型无创针具,为解放军152医院研制的专利产品,由针身、针体、脉冲发生器等组成,针身圆柱形,直径5cm,长20cm,内装脉冲发生器、电池,外设有电源开关、频率幅度调节旋钮、显示二极管及外电源插口,交直流两用;针体为同芯电极,芯极接脉冲电负极,外环极接脉冲电正极;其低频频率5~18Hz,峰值电压20~100V,波宽0.5ms。
操作程序:①辨证确定施治部位,并在施治部位抹导电液。②启动电员针电源,调频到10~12Hz,调幅至患者可耐受为度。③用分筋法、顺筋法、松筋法、点筋法或网眼法松解施治部位软组织。④三维连贯运动法松动施治部位相关关节。⑤牵伸弹拨患肌。
作用原理:电员针运动疗法实际上属于一种复合治疗法,兼有诸治疗因子的综合治疗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①针的作用。温经通络,化瘀止痛,调整阴阳。②低频电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镇痛消炎。③按摩作用。舒筋活络,通脉止痛,调畅气血。④运动作用。提高痛阈,促进血循环,松解粘连,解除静态残余张力,促进复位。
临床优点:①疗效确切。电员针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机制,能够减轻和消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甚至可减轻和消除神经根周围的粘连。②经济实用。一般治疗手段每疗程总费用至少百余元,而本法不足5元。③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尤其适宜于部队医院、卫生队及基层医院使用。④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一般学员经过1~3天的系统学习和训练,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便于推广普及。
我们对电员针运动疗法临床文献分为颈、肩、背、腰骶、四肢、综合及其他杂病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颈:张新宽等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47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愈32例,有效11例,无效4例[1]。张炳然等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122例颈椎病并进行了疗效观察,观察组优良率为85.2%,对照组为66.6%(P<0.05)[2]。林金波用电员针六步松法治疗斜方肌筋膜炎50例,痊愈40例(80%),好转9例(18%),无效1例(2%)[3]。胡文熙用电员针疏经法治疗颈椎病96例,观察组优良率分别为72.9%,对照组优良率为54.2%(P<0.05)[4]。徐希友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观察组优良率为64.4%,对照组为45.2%(P<0.01)[5]。郭彦军等运用电员针治疗颈性眩晕症46例,治愈29例(63.09%),好转15例(32.6%),无效2例(4.3%),总有效率95.79%[6]。
2.肩:林金波等运用电员针治疗粘连性肩关节炎50例,痊愈33例(66%),显效9例(18%),有效7例(14%),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7]。崔现杰运用电员针治疗偏瘫肩痛患者32例,临床治愈23例(71.9%),显效5例(15.6%),有效4例(12.5%)[8]。徐希友等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8例,观察组优良率为71.1%[9]。聂红卫等运用电员针疏经疗法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例,治愈46例(82.1%),好转7例(12.5%),有效3例(5.4%),总有效率100%[10]。
3.背:张巧玲等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胸椎关节紊乱33例,平均治疗7次。优25例,占75.8%,平均治疗7.5次;良5例,占15.2%,平均治疗6次;可2例,占6.0%,平均治疗5次;差1例,占3.0%,平均治疗4次。本组33例,随访31例,时间5个月~2.3年,平均1.5年。优者26例,占83.9%;良者3例,占9.7%;可者2例,占6.4%[11]。张存夫等运用电员针治疗胸椎骨质增生,平均治疗9次,治愈32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显效率73.1%,总有效率91.0%[12]。
4.腰骶:沈忠伟运用电员针与超短波治疗腰部软组织伤疗效比较,电员针组治愈、显效率高于超短波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电员针组平均治疗7.2次,超短波11.5次,前者较后者缩短4.3天,经过检验,P<0.01[13]。张新宽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1~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88例,临床治愈5 l例,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50例,临床治愈2 l例,显效9例,有效l 8例,无效2例,两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60.0%(P<0.05)[14]。张炳然等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骶髂关节病生物力学初析,治疗4~18次,平均治疗7.2次,结果痊愈32例,显效2例,好转2例,全部有效[15]。张炳然等运用电员针治疗退行性腰椎病,治疗5~22次,平均治疗11次,结果优35例,良8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7%[16]。马艳芳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治疗方法有脱水疗法、中药逐瘀消炎汤、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1~2个疗程,优38例,良17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总有效率96.9%[17]。赵世雄等运用电员针治疗、牵引治疗和中药熏蒸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结果治愈78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18]。杜支荣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平均治疗19.5次,优良率77.8%;对照组64例,平均治疗21.3次,优良率为56.3%(P<0.05)[19]。张新宽等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治疗组优良率为76%,对照组为60%(P<0.05),而突出物类型对疗效影响不明显[20]。
5.四肢:张炳然等运用电员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36例,平均治疗10次,优21例,良9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3.3%;采用超短波加红外线治疗35例,平均治疗23次,优7例,良13例,可14例,差1例,优良率57%,观察组的疗效和疗程明显优于对照组[21]。陈育林等运用电员针疗法配合超短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68例,治愈47例(69.12%),显效13例(19.12%),有效7例(10.29%),无效1例(1.47%),总有效率98.53%[22]。郭彦军等运用电员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6例,结果优12例(75%),良4例(25%),差0例,总有效率100%[23]。武琪等运用电员针治疗前臂伸肌腱周围炎24例,优20例(83.33%),良4例(16.67%),总有效率100%[24]。姜新运用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网球肘48例,治疗效果:治疗次数最少5次,最多8次,显效18例(37.5%),有效28例(58.3%),无效2例(4.2%),总有效率为95.8%[25]。
6.综合:广州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吴伟康等为探讨新型针具电员针的镇痛机理,将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8例,电员针组(D组)8例,雌雄各半,对比两组处理前后皮肤痛阈及血浆内啡肽含量(EP)的变化。皮肤痛阈测定采用钾离子透入法,血浆β-内啡肽含量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实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经电员针处理后D组皮肤痛阈和血浆EP含量均显著上升,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和P<0.01),皮肤痛阈的变化与血浆E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电员针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电员针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EP的释放有关[26]。程超等运用电员针治疗颈、肩、腰、膝痛38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疼痛缓解,轻度疼痛24例中显效9例(37.5%),有效14例(58.3%),无效1例(4.2%);中度疼痛14例中显效5例(35.7%),有效7例(50.0%),无效2例(14.3%)。总有效率92.1%。皮肤痛阈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8例仅作电员针治疗,疗后痛阈上升,另20例在电员针治疗同时被动运动局部,疗后痛阈上升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罗永宽等运用电员针六步松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489例,男213例,女276例;其中斜方肌筋膜炎66例,肩胛提肌筋膜炎41例,菱形肌筋膜炎33例,骶棘肌筋膜炎62例,腰大肌筋膜炎44例,肱骨外上髁炎34例,臀肌筋膜炎42例,髂肌筋膜炎37例,伸膝肌筋膜炎50例,屈膝肌筋膜炎46例,腓肠肌筋膜炎34例。结果本组489例,平均治疗(21±5)次,治愈324例,显效87例,有效6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7.3%[28]。张新宽等运用电员针三步松法治疗慢性软组织伤973例,973例软组织损伤均为神经鞘软组织炎症,包括三角肌筋膜炎127例,肱二头肌筋膜炎176例,网球肘134例,斜方肌筋膜炎148例,竖脊肌筋膜炎168例,股四头肌筋膜炎105例,腓肠肌筋膜炎l 15例。经采用三步松治疗,治愈820例(84.28%),好转125例(12.85%),无效28例(2.88%),各种软组织炎症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与传统针灸100例与超短波114例进行对照,三步松法比其他疗法疗程短,治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上官红运用电员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软组织病316例,优247例,良48例,可16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98.4%[30]。
7.其他:和运志等运用电员针配合运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6例,电员针组46例,痊愈32例(69.6%),显效7例(15.2%),好转6例(13.0%),无效1例(2.2%)。电针组32例,痊愈32例(46.9%),显效7例(12.5%),好转6例(25.0%),无效1例(15.6%)。电员针组的痊愈加显效率与电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王文兰运用电员针疏经法治疗脑性眩晕38例,显效34例(89.5%),好转3例(7.9%),无效1例(2.6%),有效率为97.4%[32]。孙礼彬运用电员针治疗脱发36例,平均治疗4~6次,治愈率77.8%,总有效率97%[33]。陈育林运用电员针加按摩治疗视神经萎缩20例,结果在第1疗程中20例病例患者视力由原来的0.05~0.08提升为0.08~0.2,显效率100%;在第2疗程中,显效10例(50%),有效8例(40%),无效2例[34]。
电员针运动疗法融古代员针、现代脉冲电疗和三维运动于一体,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确切,10多年来治疗范围不断拓展,现已由运动系统疾病发展到其他相关学科,如神经麻痹、脑性眩晕、视神经萎缩、脱发等。不足在于推广普及力度不够,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体系单位部队占75%(其中152医院理疗科占40%,其他部队单位占35%),地方单位仅占25%。区域分布来看河南17篇,占47.22%;广东、新疆各5篇,占13.89%;重庆、辽宁各2篇,占5.56%;北京、吉林、江苏、湖北、福建各1篇,占2.28%。
电员针运动疗法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它将古代员针、中医推拿、脉冲电疗、三维运动疗法有机结合于一体,可以带电下进行三维推拿、点拔、指针、刮痧和拍打,这种治疗理念是一种创新。电员针不但继承、发展和创新了传统中医器械,而且依据电员针现有理论,可以进一步开发电梅花针、电杵针、电刮痧板、电拔罐仪、电拍打仪等一系列中医器械,丰富传统中医疗法内容,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遗憾的是目前电员针应用技术的研发及推广还处在起步阶段,掌握和应用的人还有限,创新发展还有待时日,我辈将用所学所知,完成张老心愿。
[1]张新宽,方家洗.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电员针疗法研究.中医正骨,2000,12(6):25-26.
[2]张炳然,张新宽,姜宗先,等.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122例疗效观察.颈腰痛杂志,2001,22(4):321-322.
[3]林金波.电员针六步松法治疗斜方肌筋膜炎50例.颈腰痛杂志,2003,24(4):213.
[4]胡文熙.电员针疏经法治疗颈椎病96例.内蒙古中医药,2005,24(1):32.
[5]徐希友.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颈腰痛杂志,2006,27(2):142.
[6]郭彦军,刘立明,王小刚.电员针治疗颈性眩晕症46例.人民军医,2005,48(3):167-168.
[7]林金波,林梓盛.电员针治疗粘连性肩关节炎50例.颈腰痛杂志,2005,26(4):303-304.
[8]崔现杰.电员针治疗偏瘫肩痛.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2):65.
[9]徐希友,蔡成林,袁明清.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8例.沈阳部队医药,2008,21(6):409-410.
[10]聂红卫,郭彦军,郭丁选.电员针疏经疗法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例.临床军医杂志,2005,33(4):488.
[11]张巧玲,朱兆祥.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胸椎关节紊乱33例.颈腰痛杂志,2002,23(3):237-238.
[12]张存夫,黄春霞,周翔.电员针治疗胸椎骨质增生的效果.实用医药杂志,2003,20(11):831.
[13]沈忠伟.电员针与超短波治疗腰部软组织疗效比较.颈腰痛杂志,2000,21(2):107.
[14]张新宽.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人民军医,2001,44(4):233-234.
[15]张炳然,王子勇,王志军.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骶髂关节病生物力学初探.颈腰痛杂志,2001,22(1):67-68.
[16]张炳然,张新宽,姜宗先,等.电员针治疗退行性腰椎病生物力学初探.颈腰痛杂志,2001,22(2):152.
[17]马艳芳,张新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7):1519.
[18]赵世雄,赵伟,魏权华.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颈腰痛杂志,2006,27(3):220-221.
[19]杜支荣.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颈腰痛杂志,2006,27(3):169.
[20]张新宽,王秋凤.电员针配合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3973.
[21]张炳然,姜宗先,吕文中,等.电员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颈腰痛杂志,2002,23(4):330-331.
[22]陈育林,张乔红.电员针疗法配合超短波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68例.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23):144-145.
[23]郭彦军,王波,成华.电员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6例.临床军医杂志,2004,32(1):128.
[24]武琪,郭彦军,邓运典.电员针治疗前臂伸肌腱周围炎24例.临床军医杂志,2004,32(2):119.
[25]姜新.电员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网球肘48例.中国针灸,2008,28(1):29.
[26]吴伟康,罗汉川,程超,等.电员针镇痛机理的初探.颈腰痛杂志,2000,21(4):265-267.
[27]程超,吴伟康,梁天文,等.电员针治疗颈、肩、腰、膝痛38例.人民军医,2001,44(2):110.
[28]罗永宽,张存夫,周翔,等.电员针六步松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实用医药杂志,2004,21(1):50.
[29]张新宽,付英杰,张炳然.电员针三步松法治疗慢性软组织伤973例.实用医药杂志,2009,26(5):29.
[30]上官红.电员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软组织病316例.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10(1):62-63.
[31]和运志,裴明远,张炳然,等.电员针配合运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6例.实用医药杂志,2002,19(8):602-603.
[32]王文兰.电员针疏经法治疗脑性眩晕38例.中国针灸,2003,23(2):73.
[33]孙礼彬.电员针治疗脱发36例临床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03,12(4):359.
[34]陈育林.电员针加按摩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