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用于肠外瘘的护理

2012-01-25 12:49:03方立公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肠液内管瘘口

方立公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中医院,河南 新乡 453400)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死亡,以往对于肠外瘘的处理措施多采用再次手术引流,但再次手术会带来新的创伤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加[1]。肠外瘘发生后有效及时引流漏出物是控制感染及促进肠外瘘愈合的重要环节[2]。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我科对22例并发肠外瘘的患者进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3~65岁,平均45.8岁;肠外瘘的具体类型包括胃瘘3例,小肠瘘14例,结肠瘘5例。

1.2 方法

距瘘口2cm左右处放置多孔腹腔双套引流管并固定于腹壁,负压吸引器接通内管后,滴水管连接输液管,生理盐水通过输液管冲洗,滴速同时可以瘘出液的性质及量做适当调整,后可打开负压开关并将负压调整至10~20kPa。

1.3 结果

本组患者肠液得到及时引出后未发生肠液漏入腹腔引起感染,同时避免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腐蚀及皮肤的刺激,本组17例患者瘘口自愈,4例患者瘘口达到稳定状态后经手术治愈,1例患者瘘口未愈,并发MODS,主动放弃治疗。

2 护 理

2.1 正确固定双套管

双套管的外管用胶布固定于腹壁,内管与滴水管用胶布固定在一起,为避免内管滑脱而留有一定的活动度。外接的引流管固定于床边,长度应适宜,以防患者翻身、活动移动管道致管道脱落。

2.2 注意保持双套管的有效负压

我们的经验是一般负压为10~20kPa就能顺利吸引出引流物,引流物稍粘稠时需调大负压。但负压的调整需注意的是负压过大易导致吸引管阻塞及造成周围组织损伤或出血;负压过小可致引流不畅甚至无效。

2.3 冲洗速度的调节

一般双套管24h冲洗液总量为3000~5000mL(滴速50滴/min左右),滴入过快会导致液体来不及渗出,增加腹腔内感染的机会,而过慢会导致出血及引流不畅。

2.4 保持引流管通畅及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与性质的变化

经常巡视检查管道,及时清除内管的堵塞物及溢出的肠液,使管道保持通畅,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及时补充冲洗液,为使管道得到随时冲洗,应保持冲洗液的连续性;要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力;要经常巡视与观察,保持引流管的引流量及导管位置是否正常。

2.5 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引流周围敷料潮湿时及时更换,用氧化锌软膏涂抹防止引流液对皮肤损害[3];瘘口周围皮肤已经溃烂的处理措施为完全敞开,不加包扎,有肠液漏时尽快吸尽,使用红外线灯保持其干燥。

3 讨 论

肠外瘘多是由于手术并发症及腹部创伤的结果,患者可因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治疗技术的改进,该病导致的病死率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其他外科疾患[4]。早期诊断对于肠外瘘的处理极为重要,患者诊断明确后行早期引流已经成为了公认的原则,通过有效的早期引流、控制感染及促进肠外瘘愈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愈合[5]。肠外瘘发生后,可导致腹腔或盆腔感染,充分引流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肠外瘘液量大且多粘稠,单腔被动引流具有诸多不足,而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变被动引流为主动引流,若给予合适的负压,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且不易发生引流管堵塞,引流量大,故引流更充分有效[6]。本组病例表明,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能有效及时的清除漏出的肠液,防止了腹腔内感染及全身感染的发生,且肠外瘘周围的皮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1] 靳根峰,王肇或.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0):622.

[2] Paluszkiewicz P,Dudek W,Daulatzai N,et al.T-tube duodenocholangiostomy for the management of duodenal fistulae[J].World J Surg,2010,34(4):791-796.

[3] Martïnez A,Ferron G,Le Gal M,et al.Management of ileocutaneous fistulae using TNP after surgery for abdominal malignancy[J].J Wound Care,2009,18(7):282-288.

[4] Baharestani M,Amjad I,Bookout K,et al.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ediatric wounds: clinical review and experience[J].Int Wound J,2009,6(Suppl 1):1-26.

[5] Jones EG,Harbit M,Anderson R.Management of an ileostomy and mucous fistula located in a dehisced wound in a patient with morbid obesity[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3,30(6):351-356.

[6] Wright A,Wright M.Bedside management of an abdominal wound containing an enteroatmospheric fistula: a case report[J].Ostomy Wound Manage,2011,57(1):28-32.

猜你喜欢
肠液内管瘘口
套管换热器稳定性设计计算的探讨
化肥设计(2022年2期)2022-04-28 09:23:52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28
DSA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学实践(2018年2期)2018-03-08 11:01:24
生长猪空肠液中主要消化酶活性与饲粮养分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烟草专卖内管委派制对县级局内部监管的思考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5:45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34
口服洗肠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模拟鸭肠液中消化酶的批次来源与活性贡献对饲料原料消化能力的影响
内管人员动态工作档案管理系统初探
中国商论(2012年18期)2012-08-15 0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