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分析

2012-01-24 07:05:08余鹏张可帅祁国英姜军郭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8期
关键词:工具性开颅血肿

余鹏 张可帅 祁国英 姜军 郭港

目前的临床上,有很多治疗高血压闹出血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清除血肿的方法疗效确切。笔者比较了微创血肿清除以及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67例患者中,男37例,女30例,平均(75.4±3.1)岁,高血压平均病程(108.7±13.6)个月。实验组64例患者中,男36例,女28例,平均(76.1±4.5)岁,高血压平均病程(107.8±14.0)个月。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实验组手术方法:实验组患者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将血肿的中心设为靶点,选择穿刺点的时候注意将脑皮层及头皮的重要血管避开。在每次抽吸血肿后间隔一段时间再继续抽吸,第一次抽吸血肿的总量要在40%到60%之间。对照组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根据CT检查结果显示的血肿位置,切口位置选择在距离血肿表面最近的头皮部位,切口为直切口,长度大约为5 cm,深度直达骨膜,进入颅内后行血肿清除术,当局部脑压明显降低时停止操作,在血肿腔内放置引流管。

1.3 疗效评价 功能等级评价标准(ADL分级法)[1]:I级:同时具备基本的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Ⅱ级:基本具备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不具备完全的独立工具性日常生活;III级:不完全具备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不具备完全的独立工具性日常生活;Ⅳ级:基本及工具性的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能独立完成;Ⅴ级:完全不具备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工具性的日常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为16.0的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检验方法为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比较 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结果为实验组患者ADL分级在Ⅰ-Ⅱ的患者比例为61.2%,对照组的患者比例为43.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存活率比较 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存活率,结果为实验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存活率为92.5%,对照组的存活率为82.8%。实验组的死亡率为7.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7.2%。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高血压脑出血就是高血压病的一个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以后,除了血肿的压迫损伤之外,血肿凝结以及液化分解过程所产生的血红蛋白降解物、凝血酶及补体等均是继发性的损伤,也是十分重要的脑出血致病机理。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预防脑出血再次发生及控制脑水肿、血压,并不能清除血肿,也就不能解除脑组织受压,手术清除血肿挽救了很多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命[2]。本实验对67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了微创血肿清除术,同时与小骨窗开颅手术做比较,结果无论是术后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存活率,微创血肿清除术均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说明其临床疗效有着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完全彻底的将血肿清除掉,这样可能会对处于“半暗区”的丘脑及内囊血供造成附加的损害。总之,微创血肿清除术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好,可以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推广此种血肿清除的方法。

[1] 李满强,朱春雷,黄秀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亚太传统医药,2011,7(5):111-112.

[2] 陶喜潮,栾国平.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22例.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11):687-688.

猜你喜欢
工具性开颅血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14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20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