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柚黄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12-01-23 15:26:10曹炎成陈健民李红叶
浙江柑橘 2012年1期
关键词:胡柚甲环唑苯醚

曹炎成陈健民李红叶

( 1.浙江省龙游县农业局324400; 2.衢州市农业局特产站; 3.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胡柚黄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曹炎成1陈健民2李红叶3

( 1.浙江省龙游县农业局324400; 2.衢州市农业局特产站; 3.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柑橘是龙游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县现有柑橘面积6000hm2,年总产量达80000 t多,其中胡柚面积433.3hm2,产量5400 t多。黄斑病是龙游县近几年胡柚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尤其在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胡柚园严重发病,导致胡柚冬春季大量落叶。如塔石镇泉塘下村有胡柚面积33hm2多,常年产量1500 t多,因黄斑病为害造成减产幅度达46.66%。据调查,2007年冬春胡柚落叶率达80%以上,2008年冬春落叶率35%~40%,2009年冬春落叶率达70%~80%,2010年 4月调查,黄斑病为害后落叶率达77.77%,病情指数达71.67%,严重园几乎95%~100%的春梢老叶都有病斑,对树势与产量影响较大。为控制黄斑病的发生为害,筛选黄斑病防治的有效药剂,于2010年 5月至11月进行了胡柚黄斑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种类及其浓度,生产厂家见表1。

1.2 供试果园

塔石镇泉塘下村王阿奶户的胡柚园。供试胡柚176株,10年生枳砧胡柚,土质属紫砂土,行株距为 4m× 3.8 m,667 m2栽44株,试验园内肥力水平一致,其它管理措施同当地其它橘园。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 7个处理,即表 1的每个药剂为 1个处理另加 1个空白对照。试验按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每小区 3株橘树,每处理 4次重复,设 7个处理共28个小区,果园东西两边设保护行。根据橘园虫情,喷药时分别加杀蚧剂(20%杀扑噻乳油1000倍)和杀螨剂(56%尼尔诺乳油1500倍或 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以防治介壳虫和螨类虫害,采取树冠叶面喷雾。

1.4 喷药时间和方法

全年共喷 4次药,喷药时间: 5月下旬春梢基本老熟后( 5月23日)第一次喷药; 6月下旬( 6月23日)喷第二次; 8月下旬( 8月28日)喷第三次;10月上旬(10月 7日)第四次喷药。试验喷药前做好标记及病情调查,用稼宝NB背负式喷雾器喷雾,每处理喷药液量25kg。

1.5 试验调查

调查方法在树冠东、南、西、北、中随机取当年生枝条 5个,每个枝条调查叶片10~20张叶片,调查防治前后春梢、秋梢叶片的发病情况。每次喷药前调查好各小区病情发生情况,11月 6日最后一次调查果实发病情况。根据病情分级标准计算病情指数,处理区与对照区病情指数比较计算防效,统计各处理对胡柚黄斑病的防治效果。

病情分级标准: 0级:叶、果无病斑; 1级:叶上有 1~10个小病斑、果上病斑面积 5%以下; 2级:叶上有10~19个病斑; 3级:叶上有20~29个病斑; 4级:叶上有30~39个病班;5级:叶上有40个以上病斑。防效计算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药剂防治对春梢黄斑病的防效

从表 2看出, 5月20日,防治前各处理胡柚新春梢黄斑病病情指数平均为 1.44,2009年春梢老叶的黄斑病病情指数平均为48.15,经Duncar新复极差法统计分析,各处理间胡柚新春梢和2009年春梢老叶的病情指数差异均不显著。 6月23日,药后一个月各处理的防效经统计分析,均达不到 0.05的显著水平,说明此前胡柚黄斑病叶片症状均未表现。到 8月28日第二次喷药 2个多月后新春梢叶片开始表现黄斑病症状,防治效果也开始有差异。

2.2 各处理对胡柚新春梢叶片黄斑病的防效

第二次喷药 2个多月后(8月28日),以50%多菌灵.锰锌WP600倍的防效最好达80.77%;其次为80%代森锰锌WP 600倍防效为57.61%;而为10%苯醚甲环唑WG3000倍防效为44.83%,处理 1、 2间差异不显著,处理 1极显著地高于处理 3、 5、 6,处理 2显著高于处理 5、 6。其他处理 3、 5、 6防效较差,差异不显著。因此,中期使用 5%晴菌唑EC1000倍、0.3%多抗霉素AS1000倍和80%戊唑醇WP10000倍效果不明显,三者间差异不显著。中期使用以50%多菌灵·锰锌WP600倍为宜,选择具有预防和治疗的药剂为好。

第三次药后40 d(10月 6日),此期高温多湿,为胡柚黄斑病盛发期。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差异拉大,以处理 1和处理 4的防效最好,即50%多菌灵.锰锌WP600倍和10%苯醚甲环唑WG3000倍防效分别为87.81%和85.33%;而80%代森锰锌WP 600倍防效下降为40.45%。可见在黄斑病盛发期预防性药剂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处理 5、 3、 6防效分别为44.66%、19.11%和15.38%,以80%戊唑醇WP10000倍为最差。

第四次防治后一个月(11月 6日)调查,各处理的总体防效与上一次相近,但处理间药效差异等级分化更明显,仍以50%多菌灵.锰锌WP600倍最好,防效达88.79%;其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3000倍,防效为83.70%;再次为 0.3%多抗霉素AS1000倍,防效为49.27%;80%戊唑醇WP10000倍防效为44.88%,居各处理中间水平;80%代森锰锌WP 600倍和 5%晴菌唑EC1000倍防效为39.61%和38.26%,两者差异不显著,表现后期随着温度的下降药效降低。

试验调查看出,胡柚黄斑病的症状表现期在 8月中旬,此期平均气温已达30℃以上,其中 8月上旬最高气温持续35℃以上,到 9月中旬防治不好的橘园开始产生落叶,此时气候条件对黄斑病发生有利。

2.3 对柑橘安全性

在供试药剂浓度范围内,各处理对柑橘叶片、嫩梢和幼果无药害现象,对柑橘安全性好。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全年 4次施药防治时,50%多菌灵·锰锌WP600倍最好,防效达88.79%,其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3000倍,防效为83.70%,两者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他药剂。从本试验结果看,胡柚黄斑病的防治前期(症状出现前)应用预防性的杀菌剂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到胡柚黄斑病盛发期则需要采用兼有治疗作用的药剂。50%多菌灵·锰锌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具有预防、治疗的双重效果,可以在防治胡柚黄斑病上推广应用。症状出现前的施药必要性,即全年使用次数和施药时期有待进一步研究。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资助。

2011-12-26

猜你喜欢
胡柚甲环唑苯醚
苯醚甲环唑复配型杀虫剂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醚菌酯及其开发
浙江化工(2019年6期)2019-06-28 01:05:46
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胡柚在枝头“终身”已定下
绿色中国(2018年24期)2018-05-20 02:33:36
常山胡柚
绿色中国(2018年24期)2018-05-20 02:33:36
常山胡柚营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前景
浙江柑橘(2016年4期)2016-03-11 20:12:57
常山胡柚青(干)果销售及其对产业的促进作用
浙江柑橘(2011年3期)2011-08-15 00: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