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7日,安徽省黄山市2012年财政监督工作会议在黄山区召开。市县两级财政局分管领导、财政监督机构负责人和部分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财政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借鉴学习了部分市县先进经验材料,系统介绍了市县两级2011年度财政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和近期工作概况,并全面部署了2012年度全市财政监督工作计划和亟需开展的工作,研究探讨了财政预算绩效监督、内部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还系统讨论学习了财政部5月1日出台的《财政部门监督检查》(财政部令第69号)内容和宣传实施方案,通报表彰了2011年度全市财政监督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先进区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部门监督办法》,该市财政局会同市纪委赴有关乡镇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督促检查《财政部门监督办法》的贯彻落实。
一是科学选题,抓好结合。重点围绕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提升乡镇基层财政绩效、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组织开展调研。注重把贯彻落实《办法》与“阳光村务工程”常态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结合起来。
二是关注典型,抓好提升。结合正在开展的乡镇财务管理示范点建设活动,选择休宁县东临溪镇等地作为全市贯彻落实《办法》的典型示范单位,现场调研督查指导,注重做好经验总结,提炼有益做法和鲜活经验在全市予以推广。
三是准确研判,抓好谋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准确研判分析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强化风险环节和管理难点的措施跟进,制定出台《黄山市2012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将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项目等资金使用情况列入年度财政督查计划安排,适时组织力量开展督查。
(刘一雄 胡 俊 文 良)
为全面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保证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专款专用,湖南省芷江县制定了移民后扶资金管理制度,将移民后扶资金及时、准确地拨付到移民户手中。
一是强化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账务监管。在移民专项资金的账务管理上,该县财政局、移民局、经管局、乡镇政府及县信用联社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县财政局在银行开设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专户,建立移民资金专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实行独立核算;县移民局按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类别建立移民资金台账,清楚地反映移民的户籍地址、出生年月,每年享受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金额等;县经管局乡镇经管站以组为单位建立移民项目扶持资金账务,由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负责资金的审批。县财政局对县移民局、乡镇经管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就账务处理、科目设置、资金发放程序作统一安排。
二是强化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发放监管。对移民直补资金采取“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对项目扶持资金拨付实行分级审核拨款,各乡镇以组为单位向县移民局报项目扶持计划;县移民局对各乡镇上报的项目扶持计划及资金数额进行审核,由县财政局将经县领导审批的扶持资金拨付到乡镇经管站账上;乡镇经管站以组为单位建立移民项目扶持资金专账。扶持资金的使用接受全组村民的监督,县、乡、村对移民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行全程跟踪检查,严厉禁止直接造表发放现金。
三是强化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监督检查。该县就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出台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及《关于规范移民扶持资金拨付程序和时间的通知》,规范移民资金的拨付程序,明确各级移民资金管理机构的责任、义务,加快了移民后扶资金的拨付时间,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为确保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及时、安全、准确地使用,促进库区的繁荣发展与社会稳定,县财政局联同县移民局对项目扶持的实施效果进行抽查,加强对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监督检查,督促移民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蒋 勋)
4月6日,湖北省枣阳市南城办事处“廉政食堂”建成,至此,该市18个乡镇、办事处已全部建立了公务接待“廉政食堂”。这是该市转变干部作风,提倡厉行节约,狠杀利用公款大吃大喝之风的又一剂猛药。
公务接待费用超标、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一直是令基层干部最头疼、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事。枣阳市规定乡镇、办事处来客接待一律在内部“廉政食堂”用餐,早餐10元,早、晚餐不超过30元,每桌陪同人员不超过3人。以此推算,平均每桌来客用餐费与在外酒店相比要节约60%以上,一个乡镇、办事处每年可节约招待费开支20万元以上。“廉政食堂”的开办,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招待费,而且节省了各级干部的时间和精力,能腾出更多时间为民办实事。此外,中午在“廉政食堂”就餐不饮酒,树立了财政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为保证“廉政食堂”真正发挥作用,该市纪委和“治庸问责”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会检查“廉政食堂”使用情况。文件还规定,今后所有乡镇、办事处在外就餐发票一律不予审计、报销。
(赵界友 仇志涛)
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把管好用活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作为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农村干部工作活力,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抓实抓好。
一是围绕“算好钱”,健全经费核定机制。首先,编制村级部门预算,科学确定经费基数。按照行政村人口、地理、集体经济等因素,分类确定村运转经费补助数额和支出标准。
二是围绕“管好钱”,健全经费管理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村干部报酬管理办法》、《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村级运转经费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围绕“用好钱”,健全经费发放机制。按照村干部报酬及村级运转经费年初预算,每季度由乡镇提出申请,由财政局审批,国库直接把资金拨付到各乡镇“村级资金专户”。其中,村干部个人报酬全部实行“一折通”发放。
(吴建国 靳久红)
今年以来,河南省延津县为进一步巩固 “小金库”治理成果,从源头上不断探索根治 “小金库”的有效途径,从“思、度、预、改、查”五个方面,建立健全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思”,即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前的原则,从思想上远离“小金库”;“度”,即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该县实际,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预防“小金库”;“预”,即细化预算编制。完善水电费、会议费等单项定额标准,优化公用经费分类分档,进一步推进绩效预算管理,从预算上杜绝 “小金库”;“改”,即深化制度改革。通过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资金支付方式,减少财政资金使用上的“跑、冒、滴、漏”,从改革上铲除“小金库”;“查”即开展监督检查。建立完善定期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力度,强化阳光操作和社会舆论监督,从检查上严打“小金库”。
(姜全领)
近日,河北省沙河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国有资产处置的组织领导、报批程序、报批材料、收入管理、责任追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力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
《意见》规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处置工作,实施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完善和加强对本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国有资产处置的报批要针对处置数额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批时要分“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四种情况提交相应材料。对处置收入要看其资产性质情况实行上缴国库、“收支两条线”管理或专户管理。《意见》还对相关责任追究进行了详细规定。
此外,该市还组织各乡镇办财政所所长和市直各单位财务科长召开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乡镇办和市直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和保护好国有资产,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规定各单位都要建立固定资产账册、国有资产台账,要有专人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同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具体办法。财政局将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办、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问题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高志远 范海兴)★